新文化運動是,新文化運動是什麼?

時間 2022-02-25 22:30:46

1樓:匿名使用者

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

2樓:

c文化啟蒙運動

其他都是不正確的,這是一箇中學生的選擇題,有政治傾向問題,不要胡扯!

新文化運動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新文化運動是2023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後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2023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誌》)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舊稱"德先生"與"賽先生")。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由於新文化運動全面反封,將中國所有的古典文化都歸歸於需要"反"的行列,因此新文化運動也是中國古典文化走向沒落的開端。

4樓:k良許

提倡白話文。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新文化運動中有人提倡白話文,有人也主張不變更,主張古文。

在北大一場辯論賽中,有位女同學提問給胡適,說古文比白話文表達的意思更為簡潔。那個女同學說了一句無能為力,緊接著,她向胡適表達認為在古文中這種表達最為簡潔。結果胡適只是說了三個字,即幹不了來表達。

結果,現場全場鼓掌。

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在舊民主主義和新民主主義交替時期,由陳獨秀,李大釗等文人發展的一系列運動,還有《新青年》的出版等

6樓:匿名使用者

「新文化」由涓涓細流匯成洪波巨浪,都經歷了一個相當的「運動」過程。「新文化」在全國各地傳播的程序既不一致,新文化人對「新文化」的內涵亦未形成統一的看法。後來史家們卻一致認同陳獨秀「擁護德、賽兩先生」的主張,也贊同「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大主題思想

7樓:匿名使用者

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闢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什麼是"新文化運動

8樓:龍湖之東

《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是主要陣地

三提三反 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

李大釗發表文章讚頌十月革命

9樓:1979沉默的羔羊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由一部分激進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發起的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其主要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建立一個真正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新文化運動從一開始就以2023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為起點和中心陣地,以民主和科學(「德先生」和「賽先生」)兩面旗幟,向封建主義了猛烈的進攻。

新文化運動是指

10樓:匿名使用者

新文化運動釋義:

指我國2023年五四運動前後的文化革命運動。

11樓:冷侃娛文

首先在於其指導思想新.新文化運動興起於20世紀初的中國,是在資產階級的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相繼失敗的情況興起的.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認為中國要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必須徹底批判中國的封建思想和倫理觀念,他們用歐洲啟蒙運動所宣傳的民主、平等思想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對傳統的封建思想進行了猛烈地抨擊.

12樓:矯往過正

新文化運動是新思想在中國點燃的革命火種,是中國走向光明、富強之路的起點。

13樓:依然未央

指我國2023年五四運動前後的文化革命運動

14樓:高效教育

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

15樓:果實課堂

新文化運動經過及內容

新文化運動是指?

16樓:蔓蔓

你把胡適放在前面,我很不認同

17樓:速聖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2023年到2023年。

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2023年到20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化運動視為一場對政治、社會學術思想與文學藝術各方面影響重大的啟蒙。

"五四"新文化運動是提倡科學、民主,提倡白話文,反對封建,反對文言文。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有什麼

18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和意義分別是什麼

19樓:杜卡迪等等

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早期新文化運動在五四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重要影響。有學者認為,首先,早期新文化運動宣傳了民主與科學思想,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其次,早期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逐漸形成一種改造國民性的思潮,而這一新思潮激發了民族主義,推動了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

最後,早期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中國教育的改革,為五四愛國運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培養了一批領導者和骨幹分子。

在近代中國價值觀重建中,新文化運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學者認為,「民主」「科學」「平等」「社會主義」等新文化運動所宣傳的新價值觀成為當代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資源。

20樓:匿名使用者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一: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二: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提倡民主與科學,使中國知識分子受到了一場民主與科學的洗禮,促進了我國自然科學的發展.三:

新文化運動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使得中國人找到了拯救國家、拯救社會的新的道路.四: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起到了宣傳動員作用.

21樓:匿名使用者

1、性質: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闢了道路。 「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更是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及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思想運動,使舊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轉變為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

2、意義: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闢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

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3、新文化運動是2023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後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2023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誌》)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舊稱「德先生」與「賽先生」)。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22樓:喜西希爾

新文化運動性質: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

意義: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

事件:新文化運動是2023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後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2023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誌》)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舊稱「德先生」與「賽先生」)。

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23樓:嘟嘟嘟你到哪

性質是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愛國運動,意義是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為後面的革命運動做了鋪墊。

24樓:米果

性質是: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什麼是新文化運動?

25樓:易書科技

「五四」運動前後一場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運動。其發難者是胡適,他於2023年1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同年2月,陳獨秀髮表了《文學革命論》,提出了文學革命「三大主義」,對封建主義舊文學從形式到內容作了徹底否定,正式樹起了文學革命大旗。

他們的理論和主張很快得到激進民主主義者錢玄同、劉半農等人的積極響應。魯迅的第一篇白話文**《狂人日記》,以及隨之發表的《孔乙己》、《藥》,最初顯示了文學革命實績。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開創了新的一代詩風。

文學革命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真正偉大的革命,它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文學和文言文的統治地位,建立起以白話文為其形式的新文學,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26樓:龍湖之東

《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是主要陣地

三提三反 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

李大釗發表文章讚頌十月革命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是什麼?

27樓:翟運海

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也使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而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更是啟發了中國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同時新文化運動也促進了文化的普及和繁榮。

28樓:熱情的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呢,促進了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

29樓:怕風吹走就快走

促進了文化的普及繁榮,還有動搖了封建思想的地位,

30樓:曙光

一,動搖了封建思想,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二,使民主,科學精神得到發揚

三,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四,出盡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五,促進文化的繁榮

六,對民族文化片面的否定是其侷限性

31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思想上的啟蒙和解放。

32樓:ss長春

大力宣傳了民主和科學啟發了人民的理智和民主主義覺醒開啟了思想解放的潮流,為中國先進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準備了適宜的土壤,為以五四運動為開端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創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條件

33樓:匿名使用者

看上面蠻全的就不說了

34樓:匿名使用者

高舉科學與明主的標誌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

酸酸可愛多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是民主和科學。民主 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科學 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資產階級宣揚民主,反對封建 把鬥爭矛頭直指封建 的理論支柱儒家思想 宣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愚昧。這一口號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但這...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什麼?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和侷限性表現在什麼

1 前期實質 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2 前期內容 思想革命 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 和愚昧 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文學革命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3 後期內容 宣傳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五四以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1...

新文化運動的起因和條件,新文化運動的起因和條件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五四運動 周策縱 裡面有詳細的新文化運動的分析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辛亥革命以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並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辛亥革命以後,北洋軍閥繼續用封建思想來禁錮人們的頭腦,以維持他們的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