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在中國流行最廣泛的佛經.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和舍利佛的一段對話.
在佛學界,對心經的評價是很高的.認為心經是佛經的總括,讀懂了心經,讀佛經就入門了.
佛法中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們瞭解萬事本無其永恆的體現,一切皆將壞散,教我們不要對萬物起執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結果有些人談空卻又戀空,其實戀取世事和戀空並無分別,同樣是執取而不放。戀空的人棄絕一切以求一個空字,最後還是有一個「空」的意念無法除去。
殊不知萬事萬物本空,棄與不棄都是空的,有棄絕的念頭便已不空,愛空的念頭已是「有」了。說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礙而相同的。執著於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執著於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還有句話曰「耽靜反為靜縛」,不知大家聽過沒。也是同樣的道理。靜並不是教人躲到安靜的地方,不聽不想,那樣等於用一個靜字將自己束縛住,動彈不得,又有什麼好呢?
真正的靜是心靜而非形靜,是在最忙碌的時候,仍能保持一種靜的心境,不被外物牽動得心煩氣躁。我很欣賞這句話,同時也在參悟此種心境。覺得在塵囂之中保持著心的靜境,豈不比那些寂靜中虛度時日,或是身在寂靜心不寂靜的人更有意韻嗎?
『色'是指有形質的一切萬物。此萬物為因緣所生,並非本來實有,因此其當體是空。此謂之『色即是空'。
樓主採納下,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典籍《般若菠蘿蜜多心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義理。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簡單的說,色是指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象,而這些現象是人們虛妄產生的幻覺。空,是事物的本質。
3樓:匿名使用者
色既是空 經的《般若心經》是"色既是空"的真正出處,佛經雲:"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意思無非是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出自佛教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5樓:一起撩神劇
你好,出自:
《般 若 心 經》
[唐]玄奘法師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希望幫得到你o(∩_∩)o哈哈~
6樓:睢鳩琦珍
《波若波羅密多心經》
7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色既是空的意思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於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佛法中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們瞭解萬事本無其永恆的體現,一切皆將壞散,教我們不要對萬物起執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結果有些人談空卻又戀空,其實戀取世事和戀空並無分別,同樣是執取而不放。戀空的人棄絕一切以求一個空字,最後還是有一個...
人活著 為的是什麼有時人,呆呆地望著天空,就是想不
想 要弄清人活著是為什麼,首先應弄明白人是什麼。人不過是茫茫宇宙中一個小小的地球上的生物中的一種罷了,是宇宙的物質際會而成的一種特殊的物質形態。只不過這種物質構成有了生命,有了較高階的思想,人類和其他物質有一樣的特徵,產生 滅亡 轉化等。他的意義就是體現了宇宙之中物質的轉化和存在。他不可能影響宇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