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瞧不上眼的長城,為何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符號呢

時間 2022-03-16 15:25:02

1樓:職場達人肥乎乎

因為長城是從秦始皇時期一直到現在,所以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2樓:樓上老易

他瞧不上,不代表別人瞧不上,畢竟是耗費了那麼多人力物力財力才修出來的東西。

3樓:

因為長城的建造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從建造開始,其代表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勤勞還有國家的強盛,因此當時代表我國的形象。

4樓:kk職場經驗談

長城是偉大的建築,全是人力修建,一塊一塊石塊堆建而成,也是中華人民智慧的象徵。

5樓:那就

長城它是一個很大的工程,用了很多的材料和人力最後才建築而成,這讓很多人為之自豪

6樓:職場小銘

300多年前,坐穩江山的康熙皇帝對於前朝大修長城的舉動嗤之以鼻,「本朝不設邊防,以蒙古部落為之屏藩耳。」就這麼一句話,長城在康熙皇帝眼裡可是國力衰弱的表現,大清朝可不用靠長城解決防禦問題。於是,長城在清代就近乎於廢墟

7樓:啊洋

因為長城他是真的非常的巨集大壯闊,歷史非常的悠久,對於現代來說也是一項艱難的工程,更別提是在物資匱乏的古代

8樓:高中陳老師

因為長城在後期對於國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能保護我們殺敵,是一道很好的天然屏障。

9樓:面試答疑木樨

因為在康熙的那個時候,國家是非常的強大的,他們不需要長城來保護自己。

長城象徵什麼????

10樓:杜卡迪等等

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長城以其「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裡」久遠廣闊的時空跨度,被讚譽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巨集偉壯觀的人工建築奇蹟。長城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深遠巨大的影響,也積澱和凝聚了極為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鮮明地體現出構築者的思想感情、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熔鑄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 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臺、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

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 字塔,羅馬的鬥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11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

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2023年3月4日,長城被***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2023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

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12樓:匿名使用者

象徵著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的結晶。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勞動人民的堅強、智慧。

長城的象徵意義

14樓:百度使用者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偉大工程,而且不是由一個朝代建造完成,耗時,耗材,耗力都是相當巨大的。所以代表了堅韌的精神。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是古人類 智慧的結晶 是歷史偉大壯舉的體現 是人類史上建築奇蹟的表現。

16樓:百度使用者

會斤斤計較斤斤計較經濟

長城對於中國的意義

17樓:薩摩耶好醜

一、邊帶發展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

二、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三、軍事意義

四、文化意義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長城對於世界瞭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長城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歷代的中華文人名士及國際人士,許多中國的文人墨客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美術、**等文藝作品。

五、象徵意義

萬里長城自構築的那天起,就成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徵,2000多年來,任何人都沒有能從認識上割裂萬里長城,因而也就無法割裂中華民族 。長城對中國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誌,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

18樓:龔心怡

中國長城到底有何作用?西方學者一語道破:秦始皇將歐洲害慘了

19樓:人間地獄之神

長城之於中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是民族的象徵,提到長城你就會想起中國,它是中國人民智慧的集大成,是中國的建築史上的驕傲,也是中國製度的警鐘。

20樓:我愛看小書

這有多少字啊?好長啊

長城對中華民族意味著什麼?

21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是人類社會現存最為巨集偉的文化遺產之一,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明。在中國,長城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標誌性建築,有著智慧、堅忍、肯奮鬥、敢犧牲、堅不可摧、戮力同心的精神內涵。是涉及軍事、交通、建築、地質、氣象、農業、藝術等領域的珍貴遺存,它像一部民族文明史的百科全書,值得全面深入研究。

正因為如此,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著名長城學家羅哲文先生曾在為一本長城研究專著所作的序言中這樣寫道:"巍然屹立在中國大地上的長城,作為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今天,歷史已賦予長城以全新的意義,透過新世紀的曙光,我們看到了更加巨集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感到了更加博大雄深的長城文化?

長城,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你歡呼雀躍,激動不已,血熱中腸。然而,在改革開放已20多年的今天,我們認真研習歷史,回顧在**一系列英明政策指引下取得的豐碩成果並面對新世紀的偉大征程時,我們還會逐漸揭開長城古老而神祕的面紗,從以往許多情緒化的社會評判規範中解放出來,給長城一個公允的評價。

歷史上,世界許多國家都修建過長城一類的建築,而為什麼只有中國長城堪稱人類最巨集大的文化遺產?這是因為她是建造歷時最長、佔地面積最大、建築工程量最浩繁的建築奇蹟。中國長城始建於2023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初是各諸侯國在各自領地上修建的軍事防禦工程,一般小國的長城只有幾百裡,一些大國的也不過

二、三千里。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後,拆除了六國互防長城,並"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史記¡蒙恬傳》)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萬里長城,它是在原秦國、趙國及燕國的北方長城的基礎上擴充修築的,目的和作用是防禦匈奴和東胡等奴隸主的率眾南掠。

自秦朝修築第一條萬里長城後,漢族統治者建立的漢朝、隋朝和明朝,以及其他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統治者建立的北魏、北齊、北周及遼、金各朝,都曾大規模地修築或增建過長城,其中尤以漢朝和明朝的長城規模巨集大。漢朝的長城,亭障、烽燧長達兩萬裡,明朝長城則至今仍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長城的巨集偉風貌與中國長城防禦工程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平。據長城專家作過的統計,中國各朝代修築長城的總長度當在10萬里以上,若用修築長城的磚石土來修築一道高5公尺、厚1公尺的大牆,那麼這道大牆可環繞地球十幾圈,如果加上各種關城、衛、所、烽火臺、城堡、墩臺、營城等等的工程量,這道大牆可環繞地球幾十圈。

????如此偉大的古代工程,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然而她的偉大,不僅在於工程量的巨大,還在於它嚴密的軍事防禦佈局;"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科學設防;烽火相望、頃刻千里的通訊報警聯絡系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各種不同建築材料、多樣結構和藝術的營造方法;以及億萬人民付出的艱鉅勞動和無數犧牲。 綿亙萬里的長城沿線,遺存著極其豐富多彩的珍貴文物,不僅是瞭解中國古代軍事科學、交通往來、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而且也是探索中國北方農業、牧業、氣象、水文、**等的重要依據,並孕育了一座瑰麗的長城藝術寶庫,千百年來,長城成為千古詠唱的主題,昇華為一條連結著中華各民族的精神紐帶,向今人和後人講述著中國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的歷史。

巍然屹立在中國大地上的長城已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炎黃子孫的驕傲,成為世人嚮往的遊覽觀光勝地。

長城的修建,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那巨大的磚石經過燒製從遠方運來,再依山涉險運上山,堆建構築,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物質條件極其貧乏的條件下,用最簡單的工具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確實顯示了我們先民的智慧和力量。毫無疑問,長城,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

從這個意義上講,把長城作為一個文化的紀念碑,作為文物來保護,並適當修復,供中外遊客參觀遊覽是十分有益的。

但是,縱觀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我們還會感到,長城的歷史作用和價值,在其修築的當時就有許多的侷限。中華民族的歷史,應該是56個民族的歷史,而長城歷來是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手段。歷史上修築長城次數最多、工程量最大的明朝,正是對北方和西北方少數民族敵意最深,也是最保守、最無能的王朝。

恰恰是由於長城的修建,固定了農牧業的界限,限制了民族間的交流和融合,阻滯了經濟的發展。更不用說那磚石之下墊著歷代服役工匠的白骨,迸濺著各兄弟民族間互相廝殺的斑斑血跡了。單就軍事作用而言,長城也並沒有實現中原統治者所設計的防禦目的,一旦中原王朝失去軍事實力,長城就形同虛設。

明朝後期,清軍出入長城已如入無人之境。到了近代,雖長城依舊在,但手持洋槍洋炮的洋鬼子們照樣轟開了大清帝國閉關自守的大門。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明,燦爛的文化,一切驕傲與自豪都於事無補。

當時,長城也像被抽掉了筋骨的長龍,僵臥在貧窮多難的大地上,「徒為後人觀」矣!

最早重新審視長城價值的人應該是康熙皇帝。他的祖輩是破長城進入北京城的。一個國家要靠什麼來防衛呢?

康熙曾多次去過長城,頭腦中時常有這樣的思考。2023年,古北口總兵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轄的那帶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康熙經深思熟慮,提出了不同意見。

他的上諭是這樣寫的: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士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

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 也正是康熙的明智,使我國歷史上持續兩千多年修築長城的工程畫上了句號。

從審美的角度,從人類智慧的角度,從民族剛毅不屈的角度,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品評長城,無論怎樣都是不過分的,但修築長城的初衷畢竟是封閉、保守的。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諸多變化、以往諸多情緒化的社會評判已經得到糾正的情況下,重新審視和品評長城的價值與寓意,對於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匡正民族精神,將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中華民族形成了怎樣的偉大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歷經劫難卻仍然生生不息,不斷地向前發展.回顧歷史,原因就在於中華民族有著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恆久的價值追求,也就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宛如一條精神長河,從遠古時代發源一路至今,一脈相承,並不斷豐富和昇華.不可否認,正是這種民族精神賦予了中華民族頑強旺盛的生命力,同時一代代...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A愛國主義B開拓創新

手機使用者 a試題分析 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 愛好和平 勤勞 勇敢 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點評 這一個點學生總感覺能記得住,可讓學生真正落實的時候,出錯特別多,一般是寫不全或把順序寫錯。我給學生做測試時學生在這一點上得分率很低,應引起注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

團結,和平共處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再中國是一個大和民族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包括?多先題 溫柔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包括?a b c d e 標籤 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民族精神 a.團結統一 b.和睦友好 c.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