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現代化的內容

時間 2022-06-20 12:00:02

1樓:不走過

法律文化:指一個民族或l國家在長期的共同生活過程中所認同的、相對穩定的、與法和法律現象有關的制度、意識和傳統學說的總體。包括法律意思、法律制度、法律實踐,是法的制度、法的實施、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等活動中所積累起來的經驗、智慧和知識,是人民從事各種法律活動的行為模式、傳統和習慣。

法律文化現代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現代化發展。

——中國特色表明了法律文化的民族屬性和國家屬性。它是由中國的文化傳統、現實、國情和法制實踐所決定的。中國法律文化的發展是由中華民族這一古老而偉大的民族進行的。

民族首先是一個生物學概念。民族是源出於共同的祖先因而具有親緣關係和某些相似生理特徵(如相同的膚色、毛髮)的群體。而民族性體現的更是一個文化性的概念。

民族是在一共同的地域,由共同的語言、風俗習慣、歷史傳統、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精神信仰等文化紐帶維繫的群體。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經過長期的歷史積累而形成的文化傳統強有力地影咽看當代甲四^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影響著當代中國人對法律的情感、期待、評價、追求及其制定、執行和遵守法律的活動。因而,中國的法律文化必然會打下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民族個性的深刻烙印,顯示出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和個性。

中國的法律i化傳統是在中國這個國情特殊而又複雜的國度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自然條件中,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制度、人口、民族結構、歷史文化發展等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都有著相當大的差異。這些特殊的國情也使得我們不能夠、也無法去照抄照搬別國的經驗或制度。

這就要求我們不是將引進的外來經驗和制度主動適應國情並使之本土化,就是現實、國情和社會實踐使外來的經驗和制度在中國進行轉化或變形。當然,我們強調中國的法律文化有中國特色,既不是主張片面追求「特色」,事事標新立異,更不是反對吸收世界各國的先進的文明成果,而是強調中國的法律文化的構建目標要立足中國的文化傳統、現實國情,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經驗和模式。在如何理解中國特色與國際化趨勢兩者的關係問題上,一方面,正像很多人所強調的那樣,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隨著世界各國交往的日益密切、日益頻繁,國際化、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增強,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在很多方面逐漸趨同;另一方面,我們同樣要看到,在更多的方面,世界變得更加多樣化,國際化的趨勢並沒有使世界變得簡單和枯燥,而是使世界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和五光十色。

——社會主義表徵了法律文化的本質屬性和發展方向。它是由中國的社會性質和根本制度所決定的。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的發展是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發展,當代中國所要建立的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這是由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所決定的。

既然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制度,那麼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不僅應當是能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制度相媲美的法律制度,更應當是人類歷史上最優秀、最先進的法律制度,而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也應當是人類法律文化史上最優秀、最先進的法律文化。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不應當僅僅停留在理論的或理想的層面上,而應當轉化為制度上與現實中可以真實感受到的比較優越和優越性。這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應當更具有民主性與人民性。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應當真實地、充分地體現人民的意志,社會主義法治應當是依照人民意志治理國家,而社會主義法律文化也應當是為廣大人民所接受並以人民群眾為創造主體的、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意志的法律文化。第二,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應當更充分地保護人權,不僅要保護政治的權利和自由,也要保護經濟的、社會的權利和自由;不僅要保護普遍的個人的人權,也要保護特殊的群體的人權,特別是那些在社會中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的群體的人權。

因此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應當是一種高揚人權至上的法律文化。第三,社會主義制度應當更有效地制約國家權力,更有效地剷除腐敗行為。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應當是能夠更有效地引導、教育和弘揚社會的主流,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先進性。

更有效地規避和剷除文化毒瘤、社會醜惡現象,使之得到社會主義的改造。第四,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根本使 命應當是為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服務,為最終消滅剝削 消除兩級分化和實現共同富裕服務。

2樓:匿名使用者

法律文化指的是一定的國家、地區或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並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具有相當穩定性的對法律意識、法律制度、法律實施等法律活動所持的立場和方法。它對人們的法律活動起著潛在的指引作用。

00由於經濟及社會結構或社會發展水平的不同,也由於歷史傳統的差異,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國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屬性。因而根據不同的標準可將法律文化作不同的分類,如:傳統法律文化和現代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文化和東方法律文化,等等。

然而,法律文化的演變史表明:無論哪種法律文化,歷史傳統既是新型法律文化的孕育基礎,又決定著新型法律文化的形式上或技術上的特點;佔統治地位的經濟構成在其存續的歷史階段則總是努力要求並積極促進與其相適應的法律文化的建立和根植;而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並代表社會經濟結構發展方向的經濟構成又決定著法律文化的發展趨勢。在人類歷史上,正是由於經濟結構的不斷演化,決定著必須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文化也或早或遲的隨之發生變化。

法律文化的這種具有進步意義的演化過程就是所謂的法律文化的現代化。

00法律文化對法律實踐的潛在指引作用,使得歷來欲追求某種法律價值的人都極其重視發展與這種法律價值相適應的法律文化。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目標的確立,培植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文化,亦即解決我國法律文化的現代化問題早已提上日程。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是一種以人格實質平等和獨立為基礎的社會秩序,因而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文化只能是一種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個人權利為本位,以合符社會活動規律的法律制度為行為規範為基本內容的法律文化。這是一種不同於我國目前已有的法律文化而亟需發展的新型法律文化。

00當前,我國社會的法律文化正處於我國傳統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文化、前蘇聯法律文化等的相互衝擊與交融之中,但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的巨大變化以及社會發展方向的獨特性,使得這幾種法律文化都難以單獨或者僅簡單融合而成為我國目前法律文化現代化的價值導向。就我國傳統法律文化而言,由於它是建立在早熟的政治與倫理制約下的農業文明基礎上的,因而它雖具有重視人際關係的和諧等積極意義,但其消極之處更為明顯,如鼓吹等級特權、宗法制度、三綱五常等,而忽視個人的獨立存在以及私人利益;輕視法律的作用而推崇道德的教化,即所謂的「德主刑輔」,「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甚至直接將道德法律化等等。與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前蘇聯法律文化以及受其影響的我國建國後、改革開放前所形成的法律文化在我國改革開放前的制度層面上居於統治地位,然而由於其自身固有的缺陷使之不能完全適應當代中國的需要。

而當代的西方法律文化則由於其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基礎,強調個人權利本位的主導思想而被我國相當一部分人所認同,並在法律制度中已有所體現。但是,由於民族文化以及歷史傳統的差別,更由於社會發展目標的不同和社會經濟結構的差異,這類法律文化終難被我國全盤接受。

00既然所有的法律文化都無法單獨成為我國法律文化現代化的價值導向,我國法律文化的現代化就註定是一個長期的融合超越過程。這一過程並不僅是一項法律或文化工作,而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能否實現應然的結果以及實際的結果狀況,取決於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及其方向。

這種努力體現為,就巨集觀方面來說,取決於是否存在一個寬鬆的學術環境和寬容的學術態度;就微觀方面而言,則取決於是否存在一個正確的指導法律文化建設的思想方針。從法律文化的演變歷史及其發展趨勢來看,這一思想方針只能是:立足傳統,放眼世界,面向21世紀。

其中,立足傳統指的是我國法律文化的現代化必須以我國的傳統法律文化為基礎。傳統法律文化雖然在制度層面上已經終結了整體的統治地位,但在大多數中國人心中還是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制度易移,觀念難植」,如果認識不到傳統法律文化的存在及其影響,那麼,從國外移植過來的將只會是一些法律條文和法學觀點,很難為我們所接受。所謂放眼世界,則是指要把我國法律文化放在世界法律文化的整體中去觀察和研究,注意從外國法律文化的現代化過程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在這方面,既要反對主張「全盤西化」的民族虛無主義,又要防止排斥一切外來法律文化的傾向。

而面向21世紀,指的是法律文化的建設要有長遠的設想,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完善,不斷更新。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中國法律文化的現代化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既面向世界,又立足本國;既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又繼承優秀的歷史傳統,從而創造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充滿活力的、不斷髮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

政治現代化的含義,政治現代化的含義

崔玉書 政治現代化的含義,就是無論是在本質上,還在表面上,在理論上,在理論的方式和方向上,它都是西方的結果,是西方的表現,是西方的翻版。 現代化就是全面小康之後的又一個新目標,因為我國還沒達到全面小康,而早已.都市化。隨著現代化的發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都隨之發生變化。官僚政治逐漸. 艾德 穆勒 學者...

什麼是農村現代化,什麼是「現代化」?

泜水布衣 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 是將大部分農民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還是將農民固定在農村,改善農村的各項生存條件?2 現在所提倡的各種農業專業合作社在促進農村現代化中的可行性,為什麼國家禁止發展農村的農協之類的專業合作社,3 現代化程序中,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根基的農村的傳統文化如何儲存,如何揚...

宗教對現代化的影響,宗教對現代化的影響

辨證法在佛教徒那裡已經達到比較精緻的程度。卡爾 馬克斯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蓋教有輔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並行不悖。孫中山 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