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頭木偶戲的組成成分,杖頭木偶戲的分類

時間 2022-06-09 14:40:02

1樓:勞資

內操縱杖頭木偶由頭、命杆、肩牌、手、手杆、內衣和外衣組成。

傳統的木偶頭用木材雕刻成形,頭骨挖空,裝有機關,使嘴、眼活動。命杆用圓木或竹竿製作,與木偶頭固定連線。各地區杖頭木偶命杆長短不同。

山西、陝西、江蘇等地木偶的命杆與木偶身軀等高。湖南、廣東等地則有兩種長短不同的命杆:長的稱為「長頸」或「長把」,短的稱為「短頸」或「抓頸」。

這幾種命杆各有其長處與侷限性,因此產生了不同的表演方法和流派。

手杆用質地堅硬的木棍或箭竹製成,與木偶手連線,其結合部位各地區不盡相同。如陝西手杆連線在木偶的手腕處,湖南手杆連線在木偶手腕至肘部3寸處,其連線角度也不一致,但基本上是90度至95度。

內操縱杖頭木偶的手杆是放在木偶衣服裡面的,它限制了木偶胸部塑造的隨意性。因此採用固定肩板或在木偶後頸懸掛肩牌的方法。架衣代身,以便展現木偶的身軀。

長期以來,為適應木偶角色動作的需要,傳統的內操縱木偶,產生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結構。如陝西丑角木偶,其橢圓形肩板下,裝有v形操縱把,命杆通過肩板脖腔圓孔握在表演者手中,即表演者可以同時握住肩板操縱把和命杆,另一隻手操縱手杆進行表演,也可以放下手杆,一手持肩板操縱把,一手持命杆進行表演,使木偶作出伸頭探腦、縮脖端肩,甚至木偶頭可作360度的轉動等,做出某些只有木偶才能表演的滑稽動作。

內操縱杖頭木偶,大都用來表演傳統戲曲劇目,寬袍大袖的古代服飾,能容下3根杆,在木偶衣服內自由活動。由於傳導直接,操縱靈活,不僅擅於表演甩須抖髯、耍帽翅、翻跟頭等粗獷的動作,也能把女性輕盈的步履、婀娜的舞姿等細膩動作表演得栩栩如生,脈脈含情。

木偶藝術家創造出許多新的結構裝置,如外操縱杖頭結構木偶及已經普遍運用的彎把裝置和紙偶頭工藝等。

外操縱彎把式杖頭木偶,由偶頭、彎把式命杆、胸腔、手、手杆、胳膊、內衣和外衣組成。命杆下端的彎把外形便於表演者託舉,可以減輕手的疲勞度,食指和拇指操縱轉動裝置,可使木偶頭自由轉向,做出低頭、仰臉、左右歪頭的仿生動作。

彎把式命杆組合的杖頭木偶,是用經過雕塑、翻模具、裱糊、脫胎等工藝製成的紙質偶頭。這種偶頭重量輕,便於在命杆上控制;紙壁薄,頭內空間大,可以容納較多的機關裝置,使木偶做出嘴的開合、眼的睜閉轉動及眉毛、耳朵、鼻子的動作,大大豐富了木偶的表演動作。

外操縱彎把式杖頭木偶,由於手杆放在木偶衣服外面,木偶胸部可以形成一個腔,胸腔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塑造,木偶的頭、胸、臂可以成為一個整體。同時可以在胸腔內安置機關,使木偶能做出腹部起伏,胯部扭動等動作,使木偶的形體動作更加自由靈活,增強表現力。

杖頭木偶的雙手是用木材雕刻製成,現今也採用塑料或樹脂製作。根據人物需要雕刻成不同姿勢的手型,還可以製成拿放道具的活動手。

傳統的杖頭木偶偶體本身沒有腳,需要有腳的動作時,另配腿,稱「打腳」外操縱杖頭木偶保留了傳統的打腳,並給以發展,可以打單腳也可以打雙腳,為了形象的完整,有的將木偶雙腿與胸腔下端連線固定,另做一條與腿部顏色質地相同的布筒用於遮蔽表演者的手臂。這種腿部的處理方法成為「掛腳」或者「三條腿」。

外操縱彎把式杖頭木偶的產生,豐富了木偶表演動作,使木偶造型更加完美。

2樓:元気夢月

中國的木偶有好多種,比如杖頭木偶,還有鐵枝木偶等,先介紹杖頭木偶,它被古人稱為杖頭傀儡,他有命杆,肩牌,手,手杆,和衣服組成

杖頭木偶戲的分類

杖頭木偶戲的戲劇特點

3樓:逆夏佝

杖頭木偶戲以演唱古代的歷史題材、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主,如《武松打虎》、《薛丁山》、《岳飛傳》等。2023年後,開始移植、改編、創作了反映現代內容的木偶戲,如《石敢當》、《南海長城》等,其表現形式是自作木偶、器具、道具,單人操作木偶進行演唱表演,將故事進行即興式的發揮表演,現已將這種「爆肚戲」變成劇本化的表演。先打鑼鼓後演唱、表演。

唱腔用「囉」字或「哪」字拉腔、收腔。唱詞可用二句頭、三句、四句頭或不等句;可押韻或不押韻;可七言句或非七言句。無特定腔調,可自我發揮或創新。

如溫健仁自創溫派新腔——「五合腔」(即單、對、插、接、合五種);可兼用粵劇小曲、白欖、木魚、龍舟等唱腔。單人演奏擊樂配合臺上表演。設木偶表演棚作表演戲臺無佈景,用布幕作背景。

杖頭木偶戲的分佈範圍

4樓:

杖頭木偶戲在中國分佈較為廣泛,從內蒙古到海南島,從江浙到川陝,到處都有杖頭木偶的演出活動。各地的杖頭木偶高度差距很大,一般身高2尺到3尺。河北吳橋扁擔戲用的小杖頭木偶,身高約8寸,而四川南充儀隴的大杖頭木偶身高竟達4尺5寸,與真人高度近似。

僅在四川省內就有大木偶、二木偶、京(精)木偶三種大小懸殊的杖頭木偶。

表演操縱 杖頭木偶是由表演者操縱一根命杆和兩根手杆進行表演的。命杆亦稱「主杆」,上端與木偶頭相連線;手杆也叫做「手機」、「側杆」、「手挑子」,與木偶的雙手相連。有的地區稱杖頭木偶為「三根杆」或「託偶」。

手杆放在木偶服裝裡邊的,叫做「內操縱杖頭木偶」,手杆放在衣服外的,叫做「外操縱杖頭木偶。」中國的傳統杖頭木偶多為內操縱式。

杖頭木偶的意思

5樓:民生通夏老師

杖頭木偶的意思為木棍舉託操縱木偶、做出各種造型動作的一種木偶戲。比喻受人操縱的人。

拼音: [ zhàng tóu mù ǒu ]例句:傳統木偶分杖頭木偶、提線木偶、布袋木偶等幾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杖頭木偶的近義詞為傀儡。

傀儡 [ kuǐ lěi ]

1、木偶戲裡的木頭人。

2、比喻受人操縱的人或組織(多用於政治方面):~政權。

例句:你千萬不要做言聽計從的傀儡,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

近義詞:奴僕、懦夫、木偶、俘虜

杖頭木偶戲的解說詞

6樓:楊好巨蟹座

杖頭木偶戲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戲劇,起源清朝同治年間由北流木偶藝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將其傳入桂平市,並發展六代木偶藝人,有李派和溫派之分。曾覆蓋全市各鄉鎮,演出場地多設於各鄉鎮文化站。杖頭木偶戲以演唱古代的歷史題材、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主,如《武松打虎》、《薛丁山》、《岳飛傳》等。

木偶戲是什麼樣的

7樓:尉繚子

木偶戲又稱木偶布袋戲,在宋朝又稱作傀儡嬰戲,相當於最早的電視節目.可惜蒙古入侵後一時曾失傳,後來在明朝又恢復了,由於明亡後常被白蓮教演反清復明的內容,又被滿清禁止了.現在的的布袋戲大多是從日本傳回的.

木偶布袋戲並不僅僅有幾百年的歷史,它的歷史至少有上千年,是一種國粹,可惜現在只在臺灣和閩南流傳.

8樓:匿名使用者

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根據木偶的結構和演員操縱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又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提線木偶在木偶的重要關節部位如頭、背、腹、手臂、手掌、腳趾等,各綴絲線,演員拉動絲線以操縱木偶的動作,又稱線偶或線戲,也叫懸絲木偶。

託棍木偶,又稱杖頭木偶,在木偶頭部及雙手部位各裝操縱桿,頭部為主杆,雙手為側杆,演員操縱時左手持主杆,右手持側杆,舉起木偶操縱其動作。手套木偶,又稱掌中木偶、布袋戲等,偶人身高0.27米或0.

40米,頭部中空,頸下縫合布內袋連綴四肢,外著服裝,演員的手掌伸入布內袋作為偶人軀幹,五指分別撐起頭部及左右臂,相互協調操縱偶人作各種動作,偶人雙腳可用另一手撥動,或任其自然擺動。

木偶戲的由來是什麼,木偶戲代表作有哪些

木偶戲源於何時,說法不一。現在有人根據唐代 木人賦 提供的材料,把木偶戲的起源推到公元前八百多年的西周。雖無定論,但歷史悠久是無可置疑的。掌中木偶,俗稱 布袋戲 是木偶戲的一種。相傳晉江布袋戲興起於明代,據出生於東石潘徑村掌中木偶世家的名老藝人李伯芬說,他的祖上於清嘉慶三年 1798 就創辦布袋戲班...

偶戲的種類有什麼,提線木偶戲的種類

九五是寵兒 1 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古稱 懸絲傀儡 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傳統戲劇形式。福建閩南人稱它為 嘉禮 2 漳州布袋木偶戲 中國傳統的木偶戲,可分木偶的傀儡戲和皮偶的皮影戲兩種不同的表演型態,布袋戲屬於傀儡戲的一種。3 木偶戲 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

提線木偶戲的種類,偶戲的種類有什麼

主要是四大種類 杖頭木偶 遍佈中國大地的南北東西。各地木偶的高差距很大,從27釐米至人高不等。杖頭木偶由表演者操縱一根命杆 與頭相連 和兩根手杆 與手相連 進行表演,有的為3根杆或 託偶 依手杆位置有內 外操縱之分。內操縱 者多演傳統戲曲劇目,寬袍大袖,便於表演戲曲程式,動作靈活,栩栩如生。提線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