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要怎麼讀

時間 2022-09-03 20:15:02

1樓:匿名使用者

1.讀書的關鍵是把握作者的邏輯脈絡,分為三層:  -1-事理邏輯與推理  -2-作者安排各個觀點順序的意圖  -3-作者寫這本書的深層次意圖  通常比較重要的書,我會在第二次讀的時候考察後兩者.

至於第一點,如果邏輯脈絡複雜,則要階段性的梳理,畫畫圖,這也構成了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讀書的順序應當是順應邏輯的構建的.  2.

速度儘量提高。讀書慢是閱讀量提高的最主要障礙,很多人沒能讀完一本書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讀得太慢了,因為人的耐心有限,時間拉得越長,就越難以看完;而分次閱讀每次要回憶上一回的內容,增加了成本。讀書只讀經典的前提是你的速度要快,能迅速的知道一本書是不是經典.

如何提高速度:  -1-讀書之前,事先根據書本題目構想一下內容,想象著如果我要闡述這個題目,我該怎麼闡述。然後再對比書的目錄,根據相同與差異進行選擇性閱讀,當然,如果差異得太離譜,建議重頭讀起。

-2-讀你不懂的,那些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自己懂得了的,就可以不必細讀了,即使是數學的各種公式推理與演變,從左邊到公式右邊,只要我有種確信感,都會直接略過,就更不必說社科性的"更大,更快,更好"一類的推論結論了.  -3-資訊密度高vs資訊密度低,經典vs雜蕪  這裡的關鍵是要先確定一本書是資訊密度低還是資訊密度高,資訊密度與讀者自身的資訊存量有關,如果一本書對你而言資訊密度比較高,且是經典(眾人說好),那麼這是最應該花你的精華時間來讀(長時間段,工作效率高的時間),資訊密度低且經典,花精華時間來讀,迅速翻閱,在感興趣的地方仔細閱讀,資訊密度高且雜蕪,一般的雜誌與網路論壇即是如此,可花非精華時間,只讀其中一兩篇,資訊密度低且雜蕪(再差的東西都可能出現讓你眼睛一亮的理念)你應該花你最不寶貴的時間段來閱讀這些,且最好是用無目的性的閱讀,或許能夠有所收穫。]

2樓:琳琳

有一個朋友,是個天生的批評家,不論讀什麼書,問他對書的評價,總是不屑一顧地說,寫的什麼啊,然後就是諸如膚淺、荒謬、胡說八道之類的評語,反正我還從來沒見過他對哪本書一點點好的稱許。我問他,既然書都這麼糟,你何必還要讀,讀完了還惹得自己生氣。他倒振振有辭地說,不讀怎麼知道這麼糟,不讀怎麼知道自己水平這麼高。

很有一番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架勢。大概各人有各人的讀書方法吧,朋友的愛批評也無可厚非,況且,現在確實許多快餐式的書籍經不起細品。

近日讀《讀書這麼好的事》,有個哲學家熊十力教人讀書的故事。國民黨陸軍少將徐復觀去重慶拜見熊十力,請教應該讀什麼書,熊十力叫他回去讀《讀通鑑論》,徐說已經讀過了,熊十力讓他再讀。不久後,徐再去,告之《讀通鑑論》讀完了,熊十力問他有什麼心得,徐覺得自己讀得很認真,便得意地說了書裡很多他不同意的地方。

還沒說完,熊十力就生氣地罵道:「像你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得到什麼 讀書是要先看出它的好處,再批評它的壞處,這才像吃東西一樣,經過消化而攝取了營養。譬如《讀通鑑論》,這一段該是多麼有意義;又如那一段,理解得多麼深刻。

這些你記得嗎?你這樣讀書,真是太沒有出息!」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書時不要存心詰難作者。」每讀一本書都是一次吸收營養的機會,如果總是看不到書裡的可取之處,自己的水平學識又怎麼能夠提高呢?

用批判的態度讀書,本身是正確的,不正確的是對批判的態度的曲解,以為批判的態度就是全盤否定,於是吹毛求疵,於是雞蛋裡挑骨頭,於是甚至實在批不出來時,就對作者的身世經歷尋根究底,妄圖找出可以批評的蛛絲馬跡。可能,這也是某些書評評著評著就脫離了書本身,成了人身批評的原因了吧。

能通過正規途徑出版的書,再次,也終究有可取之處的吧。讀書的動機應該是獲取知識,最有效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再去其糟粕,這樣讀書,收穫多,樂趣也多。

3樓:解脫

請問你看的是什麼書?]

讀死書與讀活書閱讀答案,人讀書,可以把死書讀活,書讀人,可以把活書讀死是什麼意思

尐藝 參 1 所謂讀 死 書,是說要認真地照著書本去讀,先求準,後求懂,然後再求用。讀 活 書,是指讀書要側重聯絡實際,活學活用。也可用原文回答 2 可用原文第 自然段中句子 我看與其鼓勵他們現在讀 死 書 後讀 活 書 也可以概括為 先讀 死 書,後讀 活 書 3 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加以強化和論證...

《論語》這樣的書應該怎麼讀,《論語》的「論」字為什麼要讀二聲?

于丹說 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的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簡直太哲理了。比如對於她的 論語 心得,我們別無選擇,不讀都不行。居家,于丹正在電視裡聲情並茂地揣摩孔子的思想 上班,公司統一購置的 于丹 論語 心得 就在案頭脈脈含情 在路上,于丹說 也是直灌耳鼓。這樣一來...

我家兒子讀不進去書怎麼辦,讀不進去書 怎麼辦

多抽點時間陪陪他,瞭解原因,這是一個迴圈問題,考得不好就會怕老師,怕老師就會沒有學習的興趣,沒有學習的興趣就不會成績好啊。多鼓勵鼓勵他,給他樹立信心,假日的時候多給他一點時間休息玩一玩,別給它太大的壓力。他今年才7歲。學習真的是說不準的。不用找心理醫生,這樣會給他帶來陰影的,這個年紀的孩子很敏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