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姓和氏,二者有何關聯,什麼是姓和氏,二者有何關聯

時間 2022-09-10 06:20:03

1樓: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為了把各個氏族區分開來,「姓」即應運而生了。「姓,人所生也」(《說文》),姓字從女從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緣關係,清楚地說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也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係人群的標記。

這一時期,實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因而姓還起著「別婚姻」的作用。我國最早從女而成的原姓十幾個,如姚、姜、姬、姒等,它們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圖騰。

由於人口不斷地繁殖,一個氏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姓、氏則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標記。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氏以別貴賤」,氏成為貴族男子的專稱。

命氏之法主要有: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卿大夫以所賜的采邑為氏,有的以職官為氏,有的以居住地為氏。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近親結婚會產生不良後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因而在貴族女子稱謂中則著之以姓,因為「姓」可表明她出生於某個氏族,起到「別婚姻」的重要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整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姓氏制度也出現混亂,姓氏逐漸混同。到兩漢時,姓已基本確立,與現在通用的姓大體相仿了。然而,由於各種因素的作用,古人改姓之事常有發生。

姓和氏在現代基本是一個相同的概念,而在遠古之時則有著嚴格的區分。在那時,以女子為傳承中心的宗族稱姓,以男子為傳承中心的宗族稱氏。正如《通志·氏族略》所言:

「三代以前……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當遠古的先民們人人都有了姓和氏之後,太昊伏羲氏就開始規範「制嫁娶」。《路史》注引《古史考》曰:

「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約,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據《通志》記載,太昊時規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我國現行的姓氏,是在遠古姓氏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隨著母系社會的分化和瓦解,隨著氏族社會的鞏固和發展,遠古姓的概念逐步被削弱,被淡化,被遺忘。從黃帝以後到西周初始近一千多年的時期內,姓已逐步變得可有可無,氏乃是一個人的主要稱謂符號。

現今的姓氏,多數確立於春秋至秦漢時期,有的則更晚一些。在這一時期,姓和氏之間的遠古概念和差別已經逐步消失,人們乾脆把姓氏合一,「姓」開始成為姓氏的總稱,亦即現代姓的真正含義。

秦漢以前,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起源於母系社會,用來表示母系的血統;「氏」起源與父系社會,為同姓衍生的分支,本來為同姓各部落的名稱,後來則專指部落的首領。國家產生以後,不少封國和官職也成了氏的名稱。

在古代,封國和官職可能世襲,氏也就隨之可以世襲了。一旦封國和官職失去後,氏就開始演變成家庭的標誌。所以這時只有貴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隸是沒有姓氏的。

一般女子稱「姓」是用來「別婚姻」,男子稱「氏」則用來「明貴賤」,兩者的作用不一樣。

姓氏大量產生的時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春秋時期。周代制度規定,周天子的嫡長子將來繼承王位,稱為太子,其餘的兒子統稱王子,王子的兒子稱王孫,王子和王孫統稱王族子弟。諸侯的兒子除了太子外均稱公子,公子的兒子稱公孫,公子和公孫統稱公族子弟。

王族和公族可以封國為氏。公孫的子孫不屬於公族,他們以其祖父的名或字為氏,也可以其他方式命氏,主要有:

(1)以受封的邑名為氏。(2)以所居的地名為氏。 (3)以官名為氏。(4)以技藝為氏。 (5)以祖先的諡號為氏。

這樣,大量不同的氏就由此產生了,其數量遠遠超過姓的數量。

在這一時期,「姓」是固定不變的,而「氏」卻時常變化。因此往往出現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雖不同,氏卻相同的現象,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這些變化往往反映了貴族的地位和職權的變更。

如戰國中期的商鞅,他原本是衛國公孫後代,所以又叫衛鞅和公孫鞅,秦國封他為商君後,他又稱為商鞅。

戰國時期,隨著奴隸制宗法制度的崩潰,舊有姓氏體系也逐漸混亂,出現了姓氏合一的傾向。到了秦漢時期,我國的姓氏體系基本上確立了下來,姓和氏完全融合不分,並且不再是貴族的專利,平民也能有姓氏了。秦漢以後,新的姓氏產生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為避禍而改姓; (2)為避帝王的名諱而該姓;

(3)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時,少數民族的部落名稱演變成漢姓;

(4)當某一姓氏的字有幾種不同的寫法時,往往演變成幾種不同的姓氏。

大約到宋代時,中國的姓氏已與現代幾無二致了。

希望能幫到你

2樓:匿名使用者

姓是表示族群。氏表示這個族群的分支。

比如,屈原,是楚王后代,姓羋,屈是氏。

3樓:匿名使用者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

秦漢以前,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起源於母系社會,用來表示母系的血統;「氏」起源與父系社會,為同姓衍生的分支,本來為同姓各部落的名稱,後來則專指部落的首領。國家產生以後,不少封國和官職也成了氏的名稱。

在古代,封國和官職可能世襲,氏也就隨之可以世襲了。一旦封國和官職失去後,氏就開始演變成家庭的標誌。所以這時只有貴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隸是沒有姓氏的。

一般女子稱「姓」是用來「別婚姻」,男子稱「氏」則用來「明貴賤」,兩者的作用不一樣。

現今的姓氏,多數確立於春秋至秦漢時期,有的則更晚一些。在這一時期,姓和氏之間的遠古概念和差別已經逐步消失,人們乾脆把姓氏合一,「姓」開始成為姓氏的總稱,亦即現代姓的真正含義。

姓和氏的區別是什麼?

4樓:禰的生活小幫手

姓與氏的區別:

1、具體含義不同。姓是區別血緣的,是宗族的根本族號,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統,是源於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緣關係的族屬所共有的符號標誌。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標記,氏是源於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開氏始祖的符號標誌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的稱呼。

2、使用區別。所屬姓是同定的,氏名**較多樣,如以邑為氏,以諡為氏,以官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為氏,也可以族長的官職為氏,當時也經常出現命氏、別族等情況。在這種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幾個氏,如晉卿士會,以士為氏,是承其祖氏,士氏初當是以官為氏,但士會由於食採於隨、範;

3、專業化區別。姓是統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層次區別,雖有氏為分支,但沒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卻可以是多層次的。一個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來的若干小氏。

從史料看,這在商代比較明顯,卜文所要論述的商代晚期青銅器銘文中的所謂「複合氏名」即顯示了此種多層次的氏的存在形式。多層次的氏組織隨著血緣關係與其作用範圍的減弱而漸漸不再盛行,漸向單層次發展。但較大的氏組織內仍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未必皆另立新氏;

4、古代使用區別。女子不論出嫁與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與父同氏,出嫁後屬夫氏,所以可以夫氏為稱,但亦可以仍以父氏為稱。

此從周代青銅器銘文資料可知,如:父為其女制媵器,在銘文中稱其女名為「夫氏加女姓」,如輔伯鼎銘。

5樓:墨陌老師

只有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才有比較明顯的區別,在秦漢以後,中國的姓和氏已經混合在了一起,就連太史公的《史記》中對於姓氏的記載也是混淆的,在民間人們或是以「姓」為姓,或是以「氏」為姓,兩者可以說是合二為一了。至於它們在先秦時期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起源不同

據考證,姓的起源要遠早於氏。姓**於我國上古時期的母系氏族社會,那時候人們因為血緣關係連線在一起組成一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人們為了區分不同部落的人所以就以圖騰為姓,再加上當時人們都跟隨母姓,所以我們可以看見最早的那批名字都帶有女字旁。

氏其實是從姓裡面慢慢演變出來的,部落的人變多之後,為了方便管理,就會要有一部分人搬出去。所以這些部落也就慢慢地有了一些支脈,而這些支脈為了相互區分所以就創造出了氏。

2、作用不同

古人在很早之前就知道近親結婚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在《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就出現過這樣一句話:「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所以早期的姓有防止近親之間結婚的作用。

姓在古代代表的就是不同的血緣。

氏的作用比姓要複雜得多,最早的時候它是用來區分各個分出去的支脈。到了後來氏則變成了可以用來區分貴賤,顧炎武的《原姓》中寫道「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這就說明氏是隨著家族地位的改變而改變的,一般來說在先秦時期只有貴族才能夠擁有氏,而那些平民只能是有名無氏。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在母系氏族就有了姓。那時的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隨母親的姓。

進入父系社會以後,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母族沿用下來,「氏」是有功勳名望的男子依氏族所在的地名、圖騰而獲得。國家產生後,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

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627年,唐吏部尚書高士廉,把民間的「姓」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氏族志》,頒佈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

北宋編《百家姓》,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個。但實際遠不止此數。有人統計,中國姓氏有5662個(不包括元、清兩朝移居中原的蒙、清兩族之姓和邊疆少數民族的姓氏),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

現在,中國常見的姓氏300個左右。

7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兩個單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組成的,意為人所生,因生而為姓。秦國刻石《詛楚文》中,始見姓字為「女」字和「生」字的組合字,這一字形最終被漢代人許慎定形,成為會意字。

氏字的出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在其名著《說文通訓定聲》中,釋「氏」字本意為木本,是植物之根,為象形字,後來被轉註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會職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的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較早,形成後也較為穩定;氏起源較晚並不斷髮生變化。

《國語》載:「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享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為氏。

」總之,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區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說。氏用以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而貧賤者有名無氏。

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分野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成為不可分割的同一屬姓了。所以,清初學者顧炎武在《田知錄》中說:

「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

姓產生於原始氏族社會。若干民族組成一個原始部落,部落內各氏族又獨立存在,同時,各氏族之間又有著密切的婚姻聯絡,姓就作為識別和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記符號應運而生。中國最早的姓都帶有「女」字,如姬、姜、媯、姒等,可以推斷早在母系氏族時期,姓已經形成,是由母權制社會中婦女的地位所決定的,其作用就是便於通婚與鑑別子孫後代的歸屬。

同姓內部禁止婚配,異姓氏族之間可以通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姓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形成。黃帝時已有「胙土命氏」。隨著氏族制度的解體和階級社會、國家制度的形成,出現了賞賜封贈土地以命氏的習慣。

繼而,氏之源起,形成濫觴,出現以各種形式得氏的現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屬性分野,實質上已不太明顯。

什麼是點陣圖?什麼是向量圖?二者有何區別

點陣圖,亦稱為點陣影象或繪製影象,是由稱作畫素 元素 的單個點組成的。這些點可以進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構成圖樣。當放大點陣圖時,可以看見賴以構成整個影象的無數單個方塊。擴大點陣圖尺寸的效果是增大單個畫素,從而使線條和形狀顯得參差不齊。然而,如果從稍遠的位置 它,點陣圖影象的顏色和形狀又顯得是連續的。...

什麼是抽樣平均誤差和抽樣極限誤差 二者有何關係 寫出二者的計算公式

茲斬鞘 抽樣平均誤差 樣本數是有限的。抽樣極限誤差 樣本數是無限的。平均誤差指各個樣點值的誤差平均值,反映了誤差水平大小。極限誤差指最大和最小樣點值的誤差,反映了樣本的離散度,即離平均值多遠。抽樣平均誤差是誤差的平均值也就是把誤差全部相加除以個數。抽樣極限誤差是誤差的兩個極限之間的差距也就是最大值減...

到底是「前仆後繼」還是「前赴後繼」?二者有何區別

這兩個成語都有。解釋 前仆後繼 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緊跟上去,形容鬥爭的英勇壯烈。前赴後繼 前面的衝上去了,後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鬥,奮勇衝殺向前。區別 前仆後繼不要寫成前赴後來繼,兩者意思雖源然相近,但有區別。前仆後繼是形容英勇壯烈,強調 壯烈 前赴後繼主要是指連續不斷,強調 奮勇 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