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亞生平

時間 2022-09-18 08:30:06

1樓:**之窗

朱光亞,2023年12月25日出生於湖北宜昌。  2023年夏天,朱光亞順利進入西南聯大。2023年抗日戰爭勝利時,他從物理系畢業後留校任助教。

2023年,吳大猷教授赴美國研究、講學,可帶兩名研究生隨行,他選了李政道和朱光亞。2023年9月,朱光亞進入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2023年秋,他通過了博士學位答辯。

2023年春,他從美國回到祖國。  2023年,朱光亞參與籌建近代物理研究室(2023年劃歸北京大學),擔負起為中國培養第一批原子能專業人才的重任。這批畢業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都已成為我國核事業發展的骨幹力量。

兩年後,朱光亞被調到核工業部原子能研究所任室副主任,參與由原蘇聯援建的研究反應堆的建設和啟動工作,並從事中子物理和反應堆物理研究,發表了《研究性重水反應堆的物理引數的測定》等研究**。隨後,他領導設計、建成了輕水零功率裝置並開展堆物理實驗,跨出了我國自行設計、建造核反應堆的第一步。  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被迫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核事業。

朱光亞被任命為我國核**研製的科學技術領導人,當時他年僅35歲。  在原子彈研製的關鍵時刻,朱光亞出任4個技術委員會之一的中子點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主任委員彭桓武、委員何澤慧等一起指導了幾種不同點火中子源的研製與選擇,並協同冷試驗委員會研究確定點火中子綜合可靠性的檢驗方法等關鍵課題的攻關。由於他善於在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和意見基礎上作出正確的科學判斷,使這些課題都能在較短時間內順利解決。

朱光亞主持起草的《原子彈裝置國家試驗專案與準備工作的初步建議與原子彈裝置塔上**試驗大綱》提出了將核**試驗分兩步走。這個大綱在第一顆原子彈研究及試驗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世紀60年代中期朱光亞就認識到,將核試驗轉入地下,無論從減少放射性汙染的角度,還是從更深入地研究核****過程規律的角度,都是很有必要的。

他還非常重視貫徹「一次試驗,多方收效」的方針,主張在一次試驗中儘可能多安排一些診斷專案,多解決幾個科學技術問題。正是這些做法,使我國能依靠較少次核試驗,取得更多的核爆過程的規律性認識,對加快核**的發展步伐起了關鍵作用。  2023年,朱光亞從原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調任國防科委副主任。

他在繼續負責核**技術研究與發展的同時,還參與組織了中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30萬千瓦核電站的籌建、核燃料加工技術和放射性同位素應用等專案的研究開發。  2023年,國防科委和國防工辦合併為國防科工委,朱光亞先後出任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擔負起了全面領導和組織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的重任。  20世紀80年代中期,作為***高技術協調指導小組成員,朱光亞還參與了中國跟蹤世界高技術發展的重要計劃——「863」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並負責其中兩個研究領域的指導工作。

20世紀80年代末,朱光亞開始參與有關軍控問題的研究與對外學術交流。  2023年,朱光亞被選舉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他還先後當選為中國核學會第一屆、第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三屆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2023年3月,全國政協八屆二次會議選舉朱光亞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後被選為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2023年6月,中國工程院成立,朱光亞被推選為第一批中國工程院院士,並當選為第一任中國工程院院長。  朱光亞20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當選為中共第

九、第十屆候補**委員,中共第十一屆至第十四屆**委員。他還是第三屆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先後兼任***學位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傑出青年**評選委員會主任。

現任中國科協名譽主席。

2樓:殤

3樓:匿名使用者

朱光亞(2023年12月25日-2023年2月26日),湖北武漢人,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長,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曾任第

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第

九、十屆**候補委員,第十

一、十二、十

三、十四屆**委員。

2023年考入國立**大學(南京大學)物理系,2023年夏轉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2023年畢業。獲美國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後於2023年春回國。回國後,朱光亞擔任北京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2023年1月,全國院校調整,調往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任教授。2023年,參與籌建近代物理研究室(2023年劃歸北京大學),擔負起為中國培養第一批原子能專業人才的重任。 2023年後從事核反應堆的研究工作,與鄧稼先等負責並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

2023年被增補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同年中國工程院成立,朱光亞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長。2023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23年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23年12月,為表彰朱光亞對中國科技事業特別是原子能科技事業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中國國家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0388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朱光亞星」。

長篇大論就不給你複製了,我覺得這些已經就很明確了。

一生就做一件事這課中朱光亞的兩嗓子分別指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一生就做一件事這課中朱光亞的兩嗓子分別是指:一嗓子喊在大洋彼岸。2023年3月18日,52名中國留美學生髮表《致全美中國留學生‍的一封公開信》。

這封信的主要牽頭人,便是朱光亞;朱光亞的另「一嗓子」,不是喊出來的,而是「炸」出來的!他的一生主要做了一件事,為科研事業奮鬥了一生。

中國兩彈一星人物生平簡介

5樓:大愚若智

23位「兩彈一星」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的生平簡介:

王淦昌(2023年5月28日~2023年12月10日):核物理學家,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國核**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

趙九章(2023年10月15日~2023年10月26日):浙江吳興人,地球物理學家和氣象學家。是中國地球物理和空間物 理的開拓者,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組織者和奠基人之一。

郭永懷(2023年4月4日~1968.12月5日):空氣動力學家,生於山東省榮成縣。他是中國大陸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學、應用數學和航空事業方面有卓越貢獻

錢學森(2023年12月11日~ 2023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漢族,202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中將軍銜,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父」,「導彈之王」,2023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錢三強(2023年10月16日~2023年6月28日):原子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組織領導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王大珩(2023年2月26日~2023年7月21日):光學專家,生於江蘇吳縣。中國光學界的主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 導者。開拓和推動了中國國防光學工程事業。

彭桓武(2023年10月6日~2023年2月28日):理論物理學家,生於吉林長春。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獲博士學位。曾參與並領導了中國的原子彈、氫彈的研製計劃。

任新民(2023年12月5日~2023年2月12日):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安徽寧國人,中國導彈與航天事業開創人之一,曾任衛星工程總設計師。

陳芳允(2023年4月3日~2023年4月29日):無線電電子學家,浙江黃岩人。2023年至2023年,提出方案並參與研製出原子彈**測試儀器,併為人造衛星上天作出了貢獻。

黃緯祿(2023年12月18日~ 2023年11月23日):安徽省蕪湖人,自動控制和導彈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曾任中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系統的總設計師。

屠守鍔(2023年12月5日~2023年12月15日):浙江湖州人,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曾任地空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遠端洲際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

吳自良(2023年12月25日~2023年5月24日):材料學家,生於浙江浦江縣。2023年獲美國卡內基理工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在分離鈾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錢驥(2023年12月27日~2023年8月28日):江蘇金壇人。地球物理與空間物理學家、氣象學家、航天專家。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程開甲(2023年8月3日~ ):江蘇吳江人,核**技術專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開拓者之

一、核**試驗事業的創始人之一,核試驗總體技術的設計者。

楊嘉墀(2023年7月~2023年6月11日):江蘇省吳江縣人,中國航天科技專家和自動控制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 基者。領導和參加了衛星總體及自動控制系統研製。

王希季(2023年~ ):衛星和衛星返回技術專家,生於昆明,白族。在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任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

姚桐斌(2023年9月3日~2023年6月8日):江蘇省無錫人,導彈和航天材料與工藝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材料、工藝技術研究所的主要建立者、領導者。

陳能寬(2023年~2023年5月27日):材料科學與工程專家,生於湖南慈利縣。2023年以後從事原子彈、氫彈及核**的發展研製。

鄧稼先(2023年6月25日~2023年7月29日):安徽懷寧人,理論物理學家,核物理學家。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

朱光亞(2023年12月25日~ 2023年2月27日):核物理學家,湖北武漢人。2023年後從事核反應堆的研究工作。2023年中國工程院成立,朱光亞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長。

于敏(2023年8月16日~ ):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2023年底開始從事核**理論研究,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熱核**物理中一系列關鍵問題。

2023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孫家棟(2023年~ ):遼寧復縣人,長期領導中國人造衛星事業,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上世紀60年代,孫家棟受命為衛星計劃技術總負責人。

周光召(2023年5月15日~ ):湖南長沙人,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核**的理論研究工作,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季羨林的生平簡介,季羨林生平簡介

苦澀童年 季羨林,字希逋,曾用名齊奘,1911年8月6日生於山東省清平縣 現改臨清市 的一個小村莊 官莊。該縣在山東西部幾乎是最窮的縣,官莊村在窮縣中的窮村,季羨林的家在全村中幾乎是最窮。季羨林出生後,家境仍然異常艱苦,一年吃白麵的次數有限,平常只能吃紅高粱麵餅子 沒有錢買鹽,把鹽鹼地上的土掃起來,...

蘇軾生平簡介,蘇軾的生平經歷

蘇軾畫像蘇軾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 東坡居士 世人稱其為 蘇東坡 漢族,眉州 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 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 書畫家 詞人 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

席慕容生平簡介 ,席慕蓉生平簡介?

手機使用者 席慕容,抄著名詩人 散襲 文家 畫家。一位來自察哈爾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後隨家落居臺灣。她於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詩集 七里香 在臺灣颳起一陣旋風,其銷售成績也十分驚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 成長的痕跡 表現她另一種創作的形式,延續新詩溫柔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