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內經》及《難經》上說:一吸走脈三寸,一呼又走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脈走六寸。
一晝夜,人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走五十度。 每二百七十息時,脈走三十六丈二尺。 一晝夜,脈共走八百一十丈。
漏水下百刻,陰陽走二十五度。 我們看了這些寸、度、丈、息,沒有人不糊塗,更不知道這種度量衡是什麼標準。 暫且置之不理,再來看一看西方的科學計算,這也許是我們能夠了解的。
每分鐘每人平均呼吸十八次。 普通人脈搏的跳動,每分鐘平均七十五次。 二十四小時呼吸二萬五千九百二十次。
太陽經過二萬五千九百二十年,完成一次週期輪轉。我們先把中西兩方面作一個比較來看。 《內經》觀點:
二十四小時呼吸二萬七千次。 西方觀點:二十四小時呼吸二萬五千九百二十次。
相差約一千次,也許男女有別,或者今古人體力也有差別,那麼這個相差數字等於並不存在。
2樓:匿名使用者
漏刻是我國最古老的測時裝置。漏,是漏水的壺,藉助水漏出的多少來計量時間的流逝,是守時裝置;刻,是帶有刻度的標尺,用來標明漏水所反映的具體時間,是報時裝置。將漏和刻結合起來,就產生了測時裝置——漏刻。
據梁代的《漏刻經》稱,漏刻起源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先有漏後有刻,即起初以漏多少壺來計量時間,這樣十分麻煩且計時難以準確,於是節制漏水速度並在壺壁上刻有標誌的漏壺就出現了。
漏水下到一百刻---就是一晝夜
古代一刻為多久?一個時辰有多少刻?
3樓:jjyy的小明
古代一刻是指古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一刻即為14.4分鐘,至 清 初定為九十六刻,一刻即為15分鐘。
有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當於8刻。
擴充套件資料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
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宋 蘇軾 《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今來所創置鈐轄司前一閘,雖每遇潮上,閉得一兩時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閘者,自須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閉閘。」 清 孔尚任《桃花扇·媚座》:
「晝短夜長,差了三個時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個時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金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沒一個時辰兒不掛念,沒一個夜兒不夢見。」《西遊記》第四九回:
「這等幹,只是忒費事,耽擱了時辰了。」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二三章:「這就叫:
不是不報,時辰不到。」
4樓:蝶在弦上舞
中國古代一個時辰為8刻,一刻為14.4分鐘,約15分鐘。
古代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
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2分舊**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刻制古代一晝夜劃為十二時辰,又劃為一百刻。
一刻約15分鐘。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具體劃分為: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醜(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關於午時三刻古代除了用日晷計時外,還以漏刻計時。這種計時方法分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因而古代語言中就有「刻」的說法。
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子時是夜裡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那麼午時應該在中午的十一點到一點之間,午時三刻該在十一點44分左右。
拓展資料:
時辰是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宋代蘇軾 《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今來所創置鈐轄司前一閘,雖每遇潮上,閉得一兩時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閘者,自須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閉閘。」
清代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晝短夜長,差了三個時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個時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金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沒一個時辰兒不掛念,沒一個夜兒不夢見。」《西遊記》第四九回:
「這等幹,只是忒費事,耽擱了時辰了。」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二三章:「這就叫:
不是不報,時辰不到。」
古代的更是按時間算的:19:00-21:
00為一更,21:00-23:00為二更,23:
00-01:00為三更01:00-03:
00為四更,03:00-05:00為五更。
5樓:富克納斯包裝製品廠
一個時辰有八刻。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
2分舊**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
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刻制古代一晝夜劃為十二時辰,又劃為一百刻。
一刻約15分鐘。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
具體劃分如下:
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醜(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關於午時三刻古代除了用日晷計時外,還以漏刻計時。這種計時方法分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因而古代語言中就有「刻」的說法。
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子時是夜裡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那麼午時應該在中午的十一點到一點之間,午時三刻該在十一點44分左右。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至清初定為九十六刻。按100刻計算,一刻為14.4分鐘,按清朝96刻算,一刻為15分鐘。
一天12個時辰,一百刻即為8.3刻,96刻即為8刻。
一刻詞語釋義
(1).表示時間。古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至 清 初定為九十六刻。今用鐘錶計時,一刻為十五分鐘。
【出處】:《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夜漏未盡一刻,以火發書。」
【示例】: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及期,帝候日於庭,謂 淳風 曰:
『吾放汝與妻子別。』對以尚早一刻,指表影曰:『至此蝕矣。
』如言而蝕,不差毫髮。」 老舍 《離婚》十:「兩位小天使在東屋玩了有一刻來鍾。
」釋義:(2).指短暫的時間,猶片刻
【出處】:唐 白居易 《短歌行》:「曈曈太陽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示例】:清 鄭燮 《揚州》詩:「繁華一刻人偏戀,嗚咽千年水不流。」 茅盾 《子夜》十:「 杜竹齋 的臉色卻一刻比一刻蒼白。」
7樓: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 43.
2分舊**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
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刻制古代一晝夜劃為十二個時辰,又劃為一百刻。
一刻約15分鐘。
8樓:匿名使用者
一刻就是十五分 一個時辰就是四刻
9樓:紫筠軒主
十四分二十四秒,一天一百刻。
10樓:蘇泠
如果按現在的演算法,銅壺滴漏一刻14分24秒,一個時辰(兩個小時)7.142857刻(比實際的兩個小時少十七分鐘),一個小時3.571428刻(比實際的一個小時少八分半)。
所以用著用著就不準了,一朝要改好多次曆法,改朝換代更要改曆法。但是事實上每個時辰並不是都兩小時的,而是分陰陽有一(陰時)有三(陽時)的。陰時(小時)一個時辰四刻,陽時(大時)則分為初幾刻(四),正幾刻(四),下(或後)幾刻(四)一共十二刻(按今天的標準足足差出了半個多小時,大概26分鐘來)。
這樣一算一天要差三個半小時,月火水木金土日七曜下來差不多正好少一天。
百發百中什麼意思,百發百中是什麼意思
星願下的期盼 百發百中的意思是形容射箭或射擊非常準,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辦事成功,決不落空。其中有以下出處 1 戰國策 西周策 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2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原來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
地漏水封是什麼意思
篤楚 地漏水封高度國家標準為50mm,但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水封地漏水封高度只有10 20mm,防臭效果極差傳統水封式地漏為鐘罩式結構,即用一個扣碗 鐘罩 扣在下水管口上,營造出一個 u 型存水彎,從而達到密封的目的,所以叫做 水封 它存在以下問題 1 異味汙染 2 害蟲 病菌蔓延3 自清能力差,容易...
魯迅刻早字,魯迅刻早字 是什麼意思?
楊柳依春風 魯迅自幼聰穎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在那裡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現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裡。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裡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