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苦苦的掙扎
沒有《靜心經》,但是有《太上老君清靜心經》和《清靜經》。《太上老君清靜心經》較為難懂,《清靜經》較為流暢易明。
《清靜經》全文如下: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憂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腦;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葛公曰:吾得真道者,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
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異為天宮。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們。
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2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靜心經莫嘆天之晴好,不畏日之灼滔。步輕輕欲何往,踏人間之正道。炎光無遮,片雲飄飄。
將休將休,前林茂茂。休矣休矣,陰陰翳道。解衣而松懷,迎風之西東。
有清風以盈袖,落星花於懷中。願坐休於樹下,瞰天鶴之飛衝。飲葉下之凝露,啖青果之甜津。
心靜心靜,涼風輕輕。閉目以滋神,感萬籟皆寂靜。且忘人間之灼色,獨窺心中之明清。
拒萬物於身外,攬天下於胸心。且罷且罷,汗息暑清。既懷心中之茂林,何懼炎之益精。
3樓:匿名使用者
《靜心咒》
有形者,生於無形,無能生有,有歸於無。是以,凡所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能見諸相非相,當知虛非真虛。 有生之氣,有形之狀,盡是幻也,造物之所始,陰陽之所變者,謂之生,謂之死。
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幻,了悟有無,參透虛實。自然遨遊天地宇宙,無所阻礙,是謂大幻之道也。
《清靜經》全文是什麼??
4樓:光頭小寶貝
這是文章中的一段話,很啟發我們。當夫妻雙方辛苦一天回家後,如果互相關心,尋求幫助,不僅會讓家庭氣氛和諧,更重要的是,對於修道來說,這是陰陽平衡。這不是「自煉不煉」,所以,我們也可以在生活中提煉自己的工作,也可以通過借東西來提煉自己的內心。
5樓:瘋狂的綠帽子
意義很大,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心很浮躁,《清靜經》這本著作就是讓現代人學會放鬆自己,不要什麼都壓的那麼緊迫。
6樓:小潘學姐唔
清靜經顧名思義對於當代人而言是有提醒之意,就是遇到煩心事不要慌,要不急不躁,想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可以找個清靜的小角落平靜下來。
靜心咒全文
清靜經全文多少字
7樓:汐裡三
《清靜經》五百八十字左右。篇幅雖短,卻是道士們日常誦習的重要功課之一。
編入《早壇功課經》之中。全真道士領受初真戒時,也必須誦習此經。因此,《清靜經》在後來的道教中,被視為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經典。
由於一般人思維的侷限性,所說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並無法深入剖析道的全貌,故無法反映道的本質。正因為「道」本身是難以言說,所以在《清靜經》裡寫道:「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也就是說,這個「道」字雖然抽象,但老子還是先把這個終極真理叫作『道』。」道,是「一」之上,不可言說者,為體。 德,是道所衍生的萬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規律,為用,而生生不息即是道體的作用,道存在於天地之間的生命意義。
《清靜經》有杜光庭、王道淵、侯善淵、王元暉、白玉蟾、無名氏、李道純以及默然子等多種注本,均收入《正統道藏》。
《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把《清靜經》放在眾經之首,每日持誦,可知該經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上乘經典。每每朗誦此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
佛教靜心經道家靜心經
8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的《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不錯的,然後可以聽聽心經,鄺美雲,齊豫,黃慧音版的都行。
9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佛教《楞嚴經》《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個人認為觀音心經比較好點,
太上老君清靜心經的介紹
求太上老君清靜經原文全文不要註解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原文全文不要註解 濫竽充數的滾蛋!真實為高
11樓:若寒
太上老君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默朝上帝,一紀飛昇,智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綿綿不絕,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氣盈,不凋不殘,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聖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得丹則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道家靜心咒如何使用,道家《靜心咒》全文的意思是什麼?
無憂到神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老君曰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執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 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古詩十九首全文是什么,古詩十九首全文是什麼?
古詩十九首全文?古詩十九首 原文 20 求 古詩十九首 全文。古詩十九首是什麼?古詩十九首 組詩名,五言詩,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為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 古詩 中選錄十九首編入 昭明文選 又稱 文選 而成。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儒家的哲學意境。古詩十九首 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
求葛覃全文正確讀音,《葛覃》全文的正確讀音是什麼?
巴黎不快樂 施此字 念yi,意思為伸展 兩個傻蛋喜相逢 樓上的誤人子弟,居然還是認證過的?葛作植物,讀ge2 施為蔓延生長,讀yi4 害同曷,作 何 讀he2 薄前後均讀bo2 詩經 周南 葛覃 zh t nx y y zh n w iy q q 葛之 覃 兮,施於中 谷,維 葉萋萋。hu n 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