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你若成糞
送別(廣泛版本)
詞: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望!
李叔同的送別詩全文
2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李叔同《送別》詩全文。
送別一一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回,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李叔同送別歌為誰寫的?
3樓:生活小能手
李叔同送別歌是為許幻園寫的。
2023年冬天,大雪紛飛,舊上海一片淒涼的景象。許幻園決定攜妻兒去北京從政,臨走時,李叔同,寫下了這首《送別》送給他,以表離別的依依不捨之情。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送別》手跡似未留存。《送別》最初發表版本見於裘夢痕、豐子愷合編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書收入李叔同作詞作曲或者填詞的歌曲作品十三首。
2023年8月由開明書店出版。有人說此書在2023年出版,是錯誤的。此書的歌詞字型不是標準印刷體,而是手寫體。書寫之人正是編者豐子愷。
《送別》李叔同,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4樓:古今漢語教育
《送別》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
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這是送別摯友許幻園的原創作品。表達李叔同對在上海「天涯五友」「金蘭之交」友人分別時的情感,李叔同與許幻園宣揚民權思想,提倡移風易俗,宣傳男女婚姻自主。
一度成為社會風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敗、袁世凱稱帝、這些層出不窮的社會變幻,導致許幻園家中的百萬資財和家業蕩然無存,許幻園趕京找袁世凱討回公道,離別時,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寫於此歌送別許幻園。
5樓:匿名使用者
李叔同的《送別》全文如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送別》這首詩的意思是:以短短的一首歌詞,把古人送別的意象都集中起來,以一種「集大成」的衝擊力,強烈震撼著中國人離別的「 集體無意識」,成為中國人送友離別的一種文化心理符號。
古代送別詩,一般都是為送別某一個朋友而寫的,是確有其人。但耐人尋味的是,根據目前已有的資料,還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別》是寫給哪一位朋友。在我看來,《送別》並不 是為哪個友人而寫,而是一首無所明指的象徵送別詩。
送別》分三段,第一段是「寫景」 ,寫在長亭外、古道邊送別的畫面;第二段則是抒情,抒發知交零落天涯的心靈悲慨;第三段從文字上看,是對第一段的重複,其實不然,是文字重複而意蘊昇華:經歷了「送友離別 」,而感悟到人生短暫,猶如日落,充滿著徹骨的寒意。
整首歌詞瀰漫著濃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著頓悟出世的暗示。
送別》,實際上是李叔同以送別朋友為緣由,用無所明指的象徵,傳達出感悟人生、 看破紅塵的覺悟。所以,《送別》不僅僅是朋友之間揮手相送的驪歌;而是李叔同即將告別人間、棄世出家的「前奏曲」。以上供參考。
6樓:匿名使用者
十九世紀美國**家j·p·奧德威(john pond ordway)作有一首歌曲《夢見家和母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這首歌流傳到日本後,日本**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調(可能作過略微的改動),填上日文的新詞,作成《旅愁》這首日文歌。2023年《旅愁》發表後,在日本被廣泛流傳。2023年至2023年,李叔同留學日本,故接觸到了《旅愁》,他被這首歌曲的優美旋律所打動,產生了創作靈感,後於2023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時便以j·p·奧德威的曲調配上中文歌詞,作成了在中國傳頌至今的《送別》一歌。
送別》用的是j·p·奧德威作的曲調,但李叔同本人在作詞時對曲子作過少量修改,故《送別》與《夢見家和母親》的曲子並不完全相同。在歌詞上,《夢見家和母親》、《旅愁》、《送別》則分別是三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是三個獨立的作品,之間無直接聯絡;當然由於曲調的一致基礎,或許在藝術神韻和表現感情上有一定的相通之處。《送別》的歌詞類似中國詩詞中的長短句,有古典詩詞的文雅[3],但意思卻能平白易懂;整個中文歌詞與曲調結合得十分完美,幾乎不能發現是譜曲後重填詞的歌曲。
李叔同《送別》原文及賞析
李叔同《送別》歌為誰寫的?
李叔同的詞《送別》怎麼寫?
李叔同《送別》全詩及翻譯是怎麼樣的?
7樓:貝貝愛教育
清·李叔同《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白話釋義:在長亭之外的古道旁邊,滿地的青草向天邊不斷延伸。
晚風拂過柳梢,笛聲斷斷續續,夕陽在山外山之處。
好朋友大多漂泊各地。
我拿起酒壺一飲而盡,希望能夠使這剩下的歡樂達到極致,可是,(這分別的痛苦)使今晚的夢都是淒寒的。
創作背景:905年至2023年,李叔同留學日本,故接觸到了《旅愁》,他被這首歌曲的優美旋律所打動,產生了創作靈感,回國後,「天涯五友」,這段時期的生活顯然給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叔同與許幻園宣揚民權思想,提倡移風易俗,宣傳男女婚姻自主。
一度成為社會風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敗、袁世凱稱帝、這些層出不窮的社會變幻,導致許幻園家中的百萬資財和家業蕩然無存,許幻園趕京找袁世凱討回公道,離別時,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寫於此歌送別許幻園。
8樓:恆恆老師
李叔同《送別》全詩解釋:在長亭之外的古道旁邊,滿地的青草向天邊不斷延伸。晚風拂過柳梢,笛聲斷斷續續,夕陽在山外山之處。
好朋友大多漂泊各地。我拿起酒壺一飲而盡,希望能夠使這剩下的歡樂達到極致,可是,這分別的痛苦使今晚的夢都是淒寒的。原文: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歌詞清新淡雅,情真意摯。
歌詞通篇用白描手法,緊扣主題,充滿了對人生的無奈。它的審美效應,就在「酒盡夢寒」的無言中迴盪不已。李叔同的作品充滿了哲人的智慧、憂思和悲憫,充滿了對生命的思索。
李叔同送別全詩及翻譯是什麼?
李叔同作詞的《送別》究竟好在哪,李叔同《送別》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在何種情況下寫的?
晚風拂柳笛聲殘 李叔同 送別 賞讀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伍隍中學 李明隆 送別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悲歡離合 乃古往今來 大千世界的永恆主題。今宵酒...
李叔同對佛教和佛學有何貢獻,李叔同請說出弘一法師對佛教做出哪些貢獻
洪象 戒律的代表 正法的代言人,頂禮弘一律師!常觀世音恩師 如果要選一位佛教中的一代宗師,在甚為艱難的抉擇中,我只有給弘一律師投一票了!或許有點是個人喜好的情意結,就因為我喜歡戒律的原故。弘一律師連坐椅子前也拍一拍 搖一搖,生怕有肉眼見不到的微細小蟲在裡頭,以免坐時驚嚇到或傷害到它們 只這一個小動作...
類似修車的大李叔作文,類似修車的大李叔作文400字
大李和妻子開車去超市購物,剛在車場停了車下來,正好隔壁車位一輛轎車也倒進來,開車.上面有我的地址和 您放心,修車的費用我一定會出的 媽媽經常晚上給叔叔幫忙修車,我看見叔叔車在動,她說是幫叔叔修車,累了,就住我們家,不讓告訴爸爸 50 等媽媽一個人的時候,告訴她,你再和叔叔修車,我就告訴爸爸 那不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