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搞笑憑什麼
三書六禮是古代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其中六禮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經過此「六禮」,婚姻便正式成立。
一、 納采。
納采,六禮之首禮。男方欲與女方結親,請媒妁往女方提親,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採擇之禮」。
二、 問名。
男家行納采禮後,再託媒人詢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時辰,以便男家卜問,決定成婚與否,吉凶如何。
或以為問名是男方遣使者問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後問名範圍擴充套件到議門第、職位、財產以至容貌、健康等多側面。
問名也須攜帶禮物,一般用雁。我國廣東海南及西南少數民族,常用檳榔作為問名攜帶的禮物。
把女方庚帖與男方生辰做了占卜,確定可以成婚之後再行納吉禮。
三、 納吉。
納吉又稱過文定,為六禮中第三禮,當接收庚帖後,便會將庚帖置於神前或祖先案上請示吉凶,以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沖相剋。
當得知雙方並沒有相沖相剋之徵象後,備禮通知女方家,決定締結婚姻。
四、納徵。納徵,即男方向女方送聘禮,至於聘禮的多少,取決與女方的貧富與身份。
從法律意義講,納徵重在形式,而不在於數量,納徵的完成標誌著訂婚階段的結束,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標誌之一。
五、請期。又稱 告期,俗稱選日子。
婚姻禮儀。 六禮中第五禮。
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親迎娶的日期。
請期儀式歷代相同,即男家派使進去女家請期,送禮,然後致辭,說明所定 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後使者返回覆命。
至清代,請期多稱通訊,即男家用紅箋,將過禮日、迎娶日等有關事項一一寫明,由媒人或親自送到女家,並與女家商議婚禮事宜。
六、親迎。又稱迎親。六禮中第六禮。是新郎親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禮儀。
親迎禮始於周代,女王成婚時也曾親迎於渭水。
此禮歷代沿襲,為婚禮的開端。親迎禮形式多樣。
至清代,新郎親迎,披紅帶花,或乘馬,或坐轎到女家,儐相贊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諸親。
岳家為加雙花披紅作交文,御輪三週,先歸。新娘由其兄長等用錦衾裹抱至轎內。
轎起,女家親屬數人伴送,稱「送親」,新郎在家迎侯。
六禮都完成才能說是結為夫妻了。
沒想到古代結個婚竟然有這麼多步驟,看來那個年代結婚也不是什麼易事啊。
2樓:慄慄子愛吃肉
古代結婚是非常隆重的,主要是六禮,六禮包含納采、問名、結吉、納徵、請期和親迎六個階段:1.納采:
相當於我們現代的訂婚,雙方會交換信物,一般都是傳家寶和比較貴重的物品,男方也會向女方送禮,2.問名:通俗來講就是看看生辰八字,3.
結吉:雙方會互動聘書,就是我們電視劇集中看到的定親,4.納徵:
就是男方給女方彩禮,5.請期:男方選乙個良辰吉日之後由媒人通知女方,6.:
親迎:真正的結婚。現代結婚年輕人都不會嚴格按照六禮執行,不過大部分都還是會延續之前六禮的一些步驟再省去一些比如看生辰八字之類的。
3樓:貓巷小小心
中國古代結婚有六禮之說,所謂六禮就是指男方要向女方送雙雁、或者鹿皮等象徵著寓意祥和美好的東西,才能訂婚,而且必須要先訂婚才能結親,六禮分別叫:納采、問名、結吉、納徵、請期、親迎,現在結婚就比較簡化了。
4樓:倉春遊
在古代結婚,要先讓媒人上門提親,男子和女子在結婚之前是不能臉面的,結婚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現代,講究自由戀愛,雙方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相處,才能確定結婚,彩禮和陪嫁都變成了禮金。
5樓:孤獨的yu呀
和現在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只是當時需要寫書下聘禮,古人比較重視這個活動,先請媒人寫書,然後獲得認可,然後帶著聘禮前去看望,最後挑乙個良辰吉日舉行婚禮。
古代結婚的流程有哪些?
6樓:雷震九州西北空
1.提親。男家委託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方同意議婚,則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稱「說媒」。舊時重「門當戶對」和「以命相擇」,流傳著「門對門,戶對戶,豁拉口子對柵欄」的擾搏民謠。
2.問名。是根據每個人誕字的年、月、日、時,各用天干、地支的兩字相配,四項共有八個字。
3.換帖。男女雙方的婚事說定後,要舉行一次換貼,換貼的日期要選吉日進行。
男女先遣媒人向女方議聘。男方將議訂聘金和新郎的庚貼放入小匣子內,並用紅布或紅綾將小匣包裹,連同彩禮(包括錢幣、衣物、食品),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家收下聘金、彩禮和男方的庚貼後,女方出將庚貼放入原匣內,連孫李空同回送的衣著嫁妝喜果等由媒人轉交男家,這一程式叫做換貼。
4.過大禮。
這是男女兩家締結婚約後,男方將聘禮送往女家的禮儀。送過彩禮的婚約才算正式生效。舊時一般男家要給女家100—200塊現洋,衣料、手鐲、戒指等禮品。
結婚前則瞎還要「抬食籮」(用三層長方形的木板成的架子),至少要送三架食籮,上面堆放著大公尺、掛麵、饅頭、豬肉等,由數人送抬著到女家。
5.下馬面。
迎娶時鳴放鞭炮,紅燈傘仗,鑼鼓喧天。有條件的還請儀仗隊、嗩吶伴奏。到了女家門前,女家故意事先將男方人「拒之門外」,待男方將「過門禮」從門縫塞進去方才開門迎接。
然後引至客房招待吃茶點和「下馬面」。
古代在結婚的時候,必須要做的事情有哪些呢?
7樓:墨汁沫沫
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8樓:生活導師青燈俗娛事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就是男女的終身大事,先要聽父母的話,必須得經過媒人介紹,然後在選擇黃道吉日進行結婚。
9樓:小白家美食
古代結婚的時候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一般要拜天地,然後親戚朋友還要鬧洞房。洞房花燭夜之後,早上還要起來敬茶。
中國古代結婚步驟詳細過程是怎樣的?有什麼講究和忌諱?
10樓:小青蛙跳著走
古代婚禮講究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這就是古代婚禮所分的六個階段,俗稱「六禮」。
一、古代六禮。
1、納采:這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何用雁?
雁為候鳥,取象徵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了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2、問名:是求婚後,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3、納吉: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訊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
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發展到用戒指、首飾、綵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故又稱送定或定聘。
4、納徵:是訂盟後,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
後來,這項儀式還採取了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或受聘後,將女家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5、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結婚日期,備禮到女家,徵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往往和過聘禮結合起來,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
6、親迎:就是新婿親往女家迎聚的儀式。這項儀禮往往被看做婚禮的主要程式,而前五項則當成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禮儀。
二、古代婚禮要準備的東西。
1、花轎:花轎成為傳統婚禮的核心部分是從南宋開始的。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種。
又有龍轎、鳳轎之分。轎身紅幔翠蓋,上面插龍鳳呈祥,四角掛著絲穗,有錢人家娶親為五乘轎,花轎三乘,娶親去的路上迎親太太坐一乘,其餘二乘由壓轎男童坐,迎回時新娘、迎親、送親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藍(或綠)轎,用藍呢子圍蓋,上面插銅頂,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2、旗鑼傘扇:在迎親隊伍之中,花轎之前。令整個迎親儀式熱鬧、壯觀。
3、鞭炮:迎親禮車在行列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表示慶賀。
4、火盆:放置於大門口的一盆火,讓新娘跨過去,寓意婚後的日子紅紅火火。
5、蓋頭:古時新娘身著鳳冠霞帔的同時都用紅布蓋頭,以遮羞避邪,紅色取吉祥之意。這塊蓋頭要入洞房時由新郎揭開。
6、秤桿:入洞房後,新郎用秤桿挑去新娘的紅蓋頭,取意「稱心如意」。
昌平現在有什麼在售的期房嗎,燕郊現在有在售的好樓盤小區嗎
昌平的麗春湖墅現在還有在售,不過也得抓緊時間買了,他的房子地段好,環境好,很搶手的。soco 金隅萬科城 可以關注當地的房產交易中心,或者房產網 房產論壇獲取相關訊息 買房需要考量 目的在購房前,消費者一定要考慮明白為什麼買房,是自住 改善住房條件,還是作為投資?如果是自住,可選擇交通 生活設施比較...
古代女性的愛情觀,古代人的愛情觀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詩經 中描述的事情跨越時間很大,達五百多年,因此我們分析時也要看到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其愛情詩所具有的不同特點。整體來說,周代婚姻戀愛的習俗是一個由開放到保守的過程。周初,禮教初設,古風猶存,青年男女戀愛尚少禁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自由的。忠貞不渝,一輩子就一個男人。忠貞不渝,一輩子就一個男人。古代...
你現在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
歷史天天見 我就是古代的畫師。我學的是動漫設計專業,按理說也算是個學藝術學畫畫的,在古代我應該能當個畫師,不過我覺得我不管是把普通百姓還是皇帝或者妃子們畫得多好看,他們應該也不會喜歡。我會畫素描,我畫的那麼寫實,所不定會被認為是什麼妖怪,然後拖出去打死。如果我在古代的街上擺個攤,寫著畫像,應該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