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下聯是什麼?

時間 2025-03-19 22:25:18

1樓:潛川如斯

上聯: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

下聯:行千里路結識東西南北人。

2樓:網友

上聯是,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下聯是,閱千秋史明白興替衰亡情。

3樓:網友

原創一下聯,單敬說書先生單田芳。

上聯: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聯:靠一張嘴道陳哀怒喜憂情。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4樓:老

問題: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下聯是什麼?

上聯: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

下聯:寫千篇論,敘抒甜苦辣酸情。

勉強一對。

5樓:宇宙神隕

上聯: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

下聯:行千里路,洞察陰陽天地情!

6樓:網友

上聯: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

下聯:行千里路飽覽冷暖疾苦情。

7樓:齊魯印象之棗緣

上聯: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

下聯:走億里程,洞察天地乾坤情!

8樓:手慢半拍

上聯:讀萬卷書知曉古今中外事。

下聯:學一種易分辨吉凶禍福情。

易:指易經,情:指情況的意思)

9樓:網友

賞千幅畫懂得南北西東情。

10樓:殘燭老翁

行千里路見識天地是非情。

11樓:我ej知d了

閱紅塵人,通徹上下往來情。

把「且讀 千年事 欲知 萬本書 今古 中西」寫成一幅對聯,並寫出想到的名言。

12樓:阿肆說教育

上聯:欲知今古千年事,下聯:且讀中西萬本書。

名言: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現比喻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並讓自己的所學的知識,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13樓:網友

把「且讀 千年事 欲知 萬本書 今古 中西」寫成一幅對聯,並寫出想到的名言。

上聯:欲知今古千年事,下聯:且讀中西萬本書。

名言: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學校圖書館對聯請給我的上聯「藏古今書畫欲知中外事聚天地精華須讀古今書」對出下聯,謝謝!

14樓:網友

這本來就是一副對聯:

上聯:藏古今書畫,欲知中外事。

下聯:聚天地精華,須讀古今書。

對聯的對仗還可以,但是出現了重複的「古今」二字,在對聯裡面本就用字不多,除了虛字外,通常不應該有重複的字,否則會嚴重降低檔次。

古今字畫」和「中外事」關聯度比較低,連在一起有些斷。

這個可以稍微改一下:

上聯:藏古今書畫,欲知窗外事。

下聯:聚天地精華,須讀世間書。

掛著一副對聯,寫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

15樓:網友

書祥差房佈置得簡樸文雅,右面牆上掛著絕悉一副對聯,寫的是:「讀萬卷書,行並宴乎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寫文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寫一篇文章,

2088善心 古人云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英國學者培根說 知識就是力量!然而,讀書則是最直接,最迅速地吸收新知識的方法。在讀書過程中,有 甘 有 苦 其中的滋味,卻需要親自體會。讀書,是一種享受。有人說 金錢是萬能的 而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金錢買不到親情,買不到純真的友誼,還有寶貴的生命。書就不同了...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哪個更重要

古人都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作為一種追求。因為這者都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能力。那麼這兩者之間重要性是否一樣呢?有沒有區別?如果單純論哪個重要,我覺得 行萬里路 要比 讀萬卷書 重要得多。如果一個人一點書不讀,只行萬里路,也一樣不會成才。這是我們經常在討論問題時抬槓的一種句式,也是很有用的一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近義詞是什麼

只無不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 偶題 2 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 唐.賈島 戲贈友人 3 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後難摹 宋.蘇軾 臘日遊孤山訪惠勒思二僧 4 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 金.王若虛 論詩詩 5 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清.黃遵憲 雜感 6 縱橫正有凌雲筆,俯仰隨人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