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比較宋代商業與唐代商業的發展狀況

時間 2025-03-23 04:15:26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唐朝:1、商業:國內陸路和水路交通方便;

唐高祖以後用「開元通寶」銅錢;

**設**管理市場物價、稅收等;

市中有邸店和櫃坊(櫃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當時店鋪營業面積和買賣時間有限制;

唐後期,出現了夜市、草市等;胡商(外商)遍佈各大都會;

2、城市發展:當時黃河流域的商業大都會是長安和洛陽;

長安城裡坊(住宅區)、市(商業區)分開;

武則天時,在洛陽引漕渠開新潭,船可進入市內;

長江流域以揚州、成都為商業中心(揚州是唐後期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

二、宋朝。1、商業:大城市商業活動已突破坊、市界限,營業時間不受限制;

市內有娛樂場所「瓦子」;

保護和壟斷本行業商業利益的行會組織進一步發展;

北宋時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2、城市發展: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業和手工業中心;

泉州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國際**港;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社會經濟高度繁榮,宋朝時,經濟重心出現南移的趨勢,全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到了長江流域,在南宋時,南方經濟徹底超過北方,,如果你有北師大版的七下歷史書的話裡面介紹的更清楚、因為是打出來的、我也說不了那麼清楚、望你、謝謝。

宋代繁榮的商業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3樓:依賴禰的好瓶

宋代時期的商業發展的表現:

1.城市繁榮,徹底打破「市」「坊」界限,商業活動不受時間限制。

2.商品交換品種增加,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轉向市場。

3.出現了紙幣。

4.海外**發達。

明清時期的商業發展的表現:

1.商業市鎮興起。

2.農產品大量進入市場。

3.經濟作物棉花、茶葉、甘蔗、染料等普遍種植,作為農產品加工的副業產品,也都成為商品化的組成部分。

4.區域性的商人群體實力雄厚,形成徽商、晉商等大商幫肢友。

兩宋時期商業繁榮首先表現為城市商業的繁榮。繁榮的大都會首推北宋的都城開封和南宋的都城臨安(杭州)。開封自五代開始日益繁華興盛,到北宋時已空睜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超過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商業也空前繁榮。

城內既有繁華的商業街區,又有專業交易場所。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形象地反映了開封城內商業的繁華景象。南宋定都歷虧槐臨安,全盛時期臨安的人口也達百萬,取代開封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城內店鋪林立,**興隆,早市、夜市晝夜相連,酒樓、茶館、瓦子等錯落有致。商品種類增多,各種型別的集市出現。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轉向市場,成為重要的商品。

如蘇湖地區農民剩餘的糧食,南方篾匠所做的竹木器都變成了商品。北宋時商品種類增多,商家注重商品的包裝,還注意為自己的商品作廣告。南宋時流行的諺語「蘇湖熟,天下足」說明蘇湖地區農民剩餘糧食成為重要的商品。

城市中還出現了定期和不定期、專業性和節令性的各種不同型別的集市。商稅收入,越來越成為**的重要財源。

明清時期,小農經濟與市場的聯絡日益密切,農產品商品化得到了發展;城鎮經濟空前地繁榮和發展,許多大城市和農村市場都很繁華。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彙集了四面八方的特產。在全國各地,湧現出許多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叫做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

從唐代到宋代的商業活動發生了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4樓:網友

1、從時代背景看:唐朝中晚期我國經濟中心以經南移;北方多戰亂南方相對穩定;大量人口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量的勞動力,從而南方城市社會能夠發展。

2、從政治政策上看,宋王朝統治者執行了開明政策。南宋王朝是歷史上唯一的乙個鼓勵經商的封建王朝。

3、從思想文化上看,高度繁榮的文化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4、同時由於陸路不通暢,北方少數民族的阻塞,絲綢之路受阻,南宋朝**的只能通過,這也從另乙個方面給宋朝開啟了更大的海外市場。、兩宋時期的海外**十分發達。到了南宋時期,海外**甚至成為**財政收入的重要**。

5樓:網友

1.交通的便捷,主要是京杭運河的使用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

2.**放寬限制,市坊界限打破,出現了草市和早晚市。

3.紙幣的發行,促進遠距離**的發展。

6樓:網友

經濟繁榮,商業發達,給人民帶來優越的物質生活,改變了宋人的社會生活。政治清明,大力發展教育和經濟,促進人民的生活水平。對外關係:採取妥協政策,促進了民族交流,為邊境獲得了安寧。

7樓:匿名使用者

市制發生變化,唐朝時集中市制,宋朝發展為街市制,商業更加開放。

8樓:飢餓的銀客

商標與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

大運河錐動南北方的經濟發展。

唐代後期坊市界限被打破,也提高經濟發展。

生產力的進步就是秧馬與占城稻。

宋代陶瓷發展。

不知道樓主知不知「 生產力就是經濟與政治的基礎 』

有點急,沒有打點這麼整齊,樓主原諒啊。

概括宋代商業發展的表現

9樓:乾萊資訊諮詢

隨著宋商品交換的發達,貨幣流通量也明顯增加。唐玄宗天寶年間每年鑄幣32萬貫,北宋從太宗時起每年就達到80萬貫。除銅、鐵錢外,金銀也作為半流通性貨幣使用。

租稅的徵收、官俸的發給和對外**都使用銀兩。大城市有金銀鋪和兌房,專門買賣金銀和兌換貨幣,國家稅收中**所佔的比重逐漸增加;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於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北宋的紙幣有悉皮交子、錢引和小鈔三種,交子產生於四川,流通地區也主要是四川。

宋代商業發展的影響

10樓:網友

徹底改變了歷朝歷代以土地賦稅收入為主要收入**的歷史事實。西元1077年,北宋稅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佔30%,工商稅4911萬貫,佔70%。構成國家的財政收入主體,已經由農業逐漸轉變為工商業。

商業發展給農民帶來的人身自由,給宋朝上層建築的繁榮創造了契機。宋朝的數學、天文學、醫學等等學科都取得了本學科領域的關鍵性突破,宋詞承上啟下的完成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傳承,宋明理學更是為儒學找到了時代的落腳點。而被國人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中,活字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的使用,也是在宋代最後完成的。

11樓:中正再現

總收入佔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只是賠款導致國庫空虛。

12樓:網友

商業繁榮應該是沒有弊端的,社會發展就是建立在物質財富的大量積累上。

宋朝是藏富於民,聽說當時農民穿的都是綢子做的鞋面。但是人們過於享受舒適的生活卻忽視了國防,在少數民族面前一敗再敗。

13樓:欣風夢雨

1.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2.促進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3.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4.對外**,改善國際關係。

14樓:網友

宋代商業之發達可謂震古爍今。國內人民生活富裕穩定,使中國極早的就對商業活動有了一定的認識。對外繳納的歲幣可謂微乎其微。

不過至元明清朝,安分守己的小農思想開始滋生,不復宋朝之繁榮。

唐代與宋代商業的變化

唐代商業主要依靠路上絲綢之路。宋代北方被少數民族控制,主要依靠海上絲綢之路。唐代商業在有嚴格規定的市中進行,宋代商業沒有嚴格要求。唐代經商不算是很高尚的職業,宋代人人都可以經商也沒有人看不起。 聖託電器 一樓說夜生活我說城市佈局吧唐朝城市佈局還是以政治 軍事因素為主,把城內劃為整齊的一個一個 坊 既...

試比較政策保險與商業保險的異同,商業保險與政策性保險的區別?

農場司務長 社會保險一般帶有強制性,保險費用一般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帶有福利意味,一般表現為 廣覆蓋,低保障 商業保險不帶有強制性,保費一般由個人承擔,一般是針對社保不足加以補充。保障高低,與客戶的預算有較大關係。舉個只是有社保的例子吧 張某在某個週日,不幸遭遇車禍遇難。當地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這...

住宅的用途商業與營業的區別,商業用房和住宅的區別

大姐捂嘴笑 1 商業用途是指用於營利,因為商業是營利行業。營利包括直接營利 如營銷 產品 也包括間接營利 如商業組織內非直接營利使用 這兩種情況屬商業活動和商業組織活動,故納入商業用途範疇。商業用房作為非住宅,不分滿不滿5年,均按買額收取營業稅。住宅用房滿5年不交納營業銳,個人所得稅如果是家庭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