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山的介紹
1樓:流年
四望山紅色景區位於信陽市溮河區溮河港鄉西部豫鄂兩省邊陲的桐柏山、大別山之間,距信陽市中心40公里,為桐柏山脈進入信陽的第孫好一高峰,主峰祖師頂海拔公尺,登峰頂可孝孫望河南省的信陽、桐柏和湖北省的隨州、應山四個縣(市),故名四望山。四望山是一塊紅色的土地,主峰海拔公尺,是桐柏山脈第一高峰。四望山呈南北走向,長25公里,寬10公里,立於主峰祖師頂上可俯瞰信陽、應山、桐柏、隨州4地,故名四望山。
四望山是著名的革命紀念勝地,早在1927年,這裡就爆發了震撼中原的「四望山暴動」,在抗日戰爭時期,***、陳少敏、危拱之、朱理治、劉子厚、文敏生等先後在四望山建立豫鄂敵後抗戰指揮中心,組織和領導則慎鉛了抗日救亡運動。
遠近聞名的四望山,風景和精彩傳說是怎樣的?
2樓:沒完沒了
遠近聞名的四望山,是桑植國內高聳千公尺的山。四望山的原始生態大幅好轉,青山綠水,風景迷人,很值得一去。
3樓:乾煸新鮮事
這個地方的風景是非常獨特的,讓人看了之後流連忘返,傳說也是很多的,都是傳統傳說。
4樓:青島小魚聊創業
景色宜人,四望山北有集雲山、雲霧山、天雲山等產茶名山,東南方有聞名遐邇的黑龍潭和白龍潭,故有「四望紅土地,萬畝綠茶園,南湖中心水,五雲頂上茶」之說。
四望山的景色
5樓:如此風月無
四望山坐落在宣漢縣清溪鎮對面,是一塊紅色的土地,主峰海拔1100公尺,是清溪鎮的第一高峰。從縣城出發,坐快艇20分鐘就可到達。登峰頂可望清溪全境,故名四望山。
四望山周圍群山起伏,溝壑縱橫,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四望山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紅三十三軍創辦人王維舟的故鄉。
四望山高聳入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站在四望山主峰向東遠眺,清溪江口湖盡收眼底。碧波萬頃,洲島錯落。
山上有四望山廟,又名天台寺。內有靈官祠、玄祖殿、*殿、觀音殿、送子殿等5層殿宇,面積約有千平方公尺。系清咸豐年間地方鄉民募捐修建而成。
同治年間復修,1992年底再次修繕。廟前建有涼亭,內懸掛大鐘,敲響時,方圓數十里皆可聞。廟內有「憑欄四望群山小,腳底生雲疑是仙」等多首描述此風光的詩句。
更讓人驚歎的是被稱為川東一絕的萬步梯,下起江口湖,上連四望山頂,全用條石砌成,全長2100公尺,一萬多步,垂直高度830公尺。從湖邊拾級而上山頂,一路風光無限,讓人有一種幌若登仙之感。
四望山的旅遊資源
6樓:岫醬
田頭鄉民風古樸,空氣清新,植被良好、生態完美。四望山鍾奇俊秀,聚濃郁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和峻奇壯麗的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嶽西縣內名山之一。四望山面積20多平方公里,其主峰海拔1097公尺,東可見潛山梅城古塔,南可觀太湖晉熙沙灘,西眺湖北省英山縣之英山古寨,北可望霍山縣之三天門,四望山因此而得名。
山有古寺五龍寺,有近700年的歷史。山中景點眾多,以川心庵遺蹟為中心遍佈370處之多明、清兩代佛塔、墓誌、碑銘,寺廟遺址14處,古梁兩架,石雕,木雕塑像6尊。自元代起即為佛教禪宗「臨濟法派」卓錫之地。
龍王井、神仙墳、金盆架、羅漢石、筆架峰、寶珠崗等景點,吸引眾多遊客駐足流連,六合寨、牽馬寨、朱令寨、張山寨、葫蘆寨等諸多山寨,自宋末劉源與張德興抗元至太平天國陳玉成部抗清,都是農民起義隊伍的大本營。東山河峽谷幽靜深長,凸處蛟騰鳳舞、凹處蜿蜒曲折,深潭連深潭,瀑布接瀑布,終年水聲如雷,巖間古木參天,令人樂不思歸。
四望山的介紹
7樓:阿779凡達
四望山隸屬於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田頭鄉,位於嶽西縣西南邊陲,距縣城53公里,鄉行政總面積91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82個村民組。田頭鄉經濟作物有蠶桑、生薑、板栗、獼猴桃等;名貴中藥材有天麻、杜仲、茯苓、何首烏等;非金屬礦產資源有蛭石兄隱大、雲羨豎母、石英石、花崗石、水晶石攜巧、粘土等。田頭鄉旅遊資源豐富,境內的四望山鍾奇俊秀,聚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嶽西縣內名山之一。
四望山的介紹
8樓:小海
四望山就在清溪鎮,跨清溪河即到,沿萬步梯可登上山頂;山頂有一寺廟,名曰「天台寺」。萬步梯的實際臺階是3010級左右。當地有民謠曰「清溪有個四望山,離天只有三尺三。
老君有個萬古樓,半截伸在雲裡頭」。
四望山的介紹
9樓:晚晚
四望山(現名八字山)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挹江門內,中山北路南側。據載,吳大帝嘗與仙者葛玄共登涉之,山勢嶄絕,足供遠眺,故名四望矣。
望天門山古詩的詩意是什麼,望天門山的詩意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翻譯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飄來.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 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
鄒城嶧山的景點介紹門票
門票多少錢?門票 30元 嶧山位於山東鄒城東南,方圓10餘公里,海拔582米。山上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巖洞幽深,且多松柏清泉。循盤道登山,沿途蕎麥石 虎皮石 左龜石 試劍石 臥虎石 思親石 探海石等千姿百態,嶙峋兀立。白雲洞 居龍洞 盤龍洞 隱仙洞 石鼓洞 妙光洞等層門穴,各有掌故傳說,益增神祕玄奧...
望天門山寫出山的動態美的詩句
望天門山 寫出山的動態美的詩句是 兩岸青山相對出 出 字,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 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 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 望天門山 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