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理論與實際的證量功夫是什麼關係?

時間 2025-03-31 18:15:11

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理論是必須的,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學習理論是建立正知正見,而正知正見是成就的指南針,行者必須在佛法正見的指導下才能入正道修行。但不能只有理論,理論只是乙個又乙個的路標,如果只有路標,沒有實際的證量功夫,不能現實地超越四大假合之軀的限制,就hao象沒有雙腿,永遠無法到達成就的目的地。

2樓:888道法自然

還是修心方面的問題!到這個階段了,就屬於高階階段,那一定要有這樣的乙個,過程要經過反覆多次的歷練和捶打,還有要多做自我反省,要有乙個足夠的,自律過程,在不斷地修正調整心態的過程中,在理論,明白的前提下,要知行合一,要真正在實際當中遇到任何事你都能做到,很高階的一種思想境界,叫無我,沒有我執了,而這種歷練過程絕對不會提前告訴你,他可能會隨時隨地的就來你那,在這個過程中,要有所提前準備,真正遇到疑難問題,遇到事情時候你能看破放下嗯,真正的考試完全過關,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要有多次反覆的歷練過程,所以這種事要做乙個提前的心理準備。

3樓:我ej知d了

理論先輩總結經驗。

實際的證量是自身修行的成果。

兩者的關係就是。

以理論為基礎,以實證為目的。

成就自身。廣度他人!

4樓:祝奧莉永遠幸福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總結出理論。我們做為初學,一定要先聞思理論,通達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就要實修實證,如果沒有實證,則是空談理論,沒有力量對治煩惱也談不上解脫,如果上來就去實修實證,沒有理論指導也容易跑偏入魔,所以聞思為基礎,修為目標,最終達到實證的境界。

5樓:網友

人類文字具有侷限性。

理論會出現 理解的偏差。

實修才是 真理的道路。

6樓:法華三昧

理論,是你看到了路,實證,是你親自把路走一遍。

7樓:普波師兄

理論指導實踐。

佛法的教理,是指導眾生實際修學佛法,達諸證量的根本保證。

修行人修學佛法要解行雙蘊,不但要在理論的理解上達到目標,實修上也要達到目標。

佛教的功夫和道教的功夫

8樓:飄如遠行客

道教沒什麼武術,因為他沒有武術的核心理論。少林拳也丟失了真實的武術本質,要是學的話,建議你學心意拳,太極拳,劈掛掌與八極拳也行,八卦掌一般了,

9樓:網友

佛教吃素 道教也吃素。

都是一樣的,都是吃素的。

要學學他們吃素。

10樓:超級賽亞人藍

少林武術,愈加,道教的武當功夫,都很強,看你修煉的如何。

11樓:葬月蕭殤

佛教唸經`!道教也念經`!

都是一樣的`!沒什麼可學`!

12樓:儍苽伱吥懂

道教沒什麼武術,因為他沒有武術的核心理論。

關於所謂的靈脩開悟是怎麼回事?是佛家與道家定義的 證果之修行證量嗎?大家有知道的嗎?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靈脩的開悟,就是覺醒,就是你生活中,能夠有接納,享受,熱忱。和宗教的開悟,還是有區別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真的開悟了,一定可以辟穀不食,不睡覺,不殺生,可以入定,可以閉關。這是功夫表現,不是某個人說我能倒背所有佛經,我能觀察覺知自己的所有行為等等就是的。~~非自創。

15樓:匿名使用者

用傑德的話說就是 恆久非二元覺知。

16樓:匿名使用者

開悟?先這個問題——我是不是不得不存在?上來再幫你看看。

17樓:匿名使用者

開悟,開車,開蓋,開鍋……都是動詞。

18樓:匿名使用者

那靈脩的開悟和佛教開悟又有何區別!

國際佛教僧尼總會 說明:為什麼要「七師十證

19樓:網友

佛法本無證,起念即是乖,莫向世僧學,彼非真菩薩,但聞大乘經,勝過一切師,心離一切相,即是達摩祖。

佛教理論已經可以解釋一切事物了,是不是說哲學已經不可能再有什麼突破了呢?

20樓:網友

佛教理論包括對世界、對自我、對實踐的認識,是哲學,不過佛教還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實踐指南。光說哲學部分,佛學是究竟的哲學,無法超越,因為不存在超越的概念,這就是所謂究竟的含義。

佛教理論可以解釋人為什麼要吃飯嗎

21樓:aaa**王

佛教根本沒有說這個問題 這個都是自然而然的 生命不吃不喝 怎麼生存啊!自然的常態就不用佛必須說什麼了···不是多餘了嗎。

胡正生和楊桂吾都是少林寺宗師,都信奉佛教,少林寺功夫與佛教之間有什麼淵源呢?

22樓:yy二娃子2減

少林寺功夫的靈魂是佛教禪宗智慧信仰。少林寺功夫智慧信仰的最初形態是禪定。六世紀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在少林寺首傳禪宗教法,後世尊少林寺為禪宗祖庭。

禪宗是印度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玄學文化充分交流、理解的成果,是東方古代兩大文明融合的結晶,充滿東方智慧對人生的洞徹。禪宗教派的產生,使佛教原有的面對死亡悲苦之面貌,變為對人間生活之歡樂的肯定。禪宗,凝結著由中國曆代高僧和優秀士大夫所構成的精英群體對於宇宙奧秘、人生真諦的體驗和感悟。

唐、宋以來,由於禪宗教法的盛行和少林寺的祖庭地位,少林寺功夫的信仰內容和品質亦發生了變化,「禪武合一」開始成為少林寺功夫的主流思想,併成為僧人修習少林寺功夫的目標和理想境界。

23樓:有水酵素

達摩祖師在少林寺傳授強身健體之術。

佛教的教規教儀是什麼,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麼?

藝述史 許多朋友不管信不信佛教,來到寺廟都喜歡對佛祖上香拜一拜,就算並不信教呢,也以此來表示尊重,那既然來都來了,不如聽我說一說這上三炷香,與三叩首的講究吧。佛教 佛祖 習俗 歷史 講究 佛教本無教規教義,也不會有先師出來管教。所謂的戒,那是你想成佛的代價。有願力和定力,加上努力,才會有成就。 諸行...

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的關係是什麼,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哎喲帶你看娛樂 是管理實踐到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管理活動源遠流長,人類進行有效的管理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從管理實踐到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則是經過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回顧管理學的形成與發展,瞭解管理先驅對管理理論和實踐所作的貢獻,以及管理活動的演變和歷史,這對每個學習管理學的人來說都是...

道教與佛教之區別,佛教與道教的區別是什麼?

產地不同 佛教的起源產地是古印度,後在漢朝時期傳入了中國,並與中國當地的文化進行了深入的融合,自身也進行了很多的演變。道教的起源就是中國,本土宗教。起源是道家思想,古代道家是一種思想流派,以老子 莊子為代表。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 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