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水中月
徵婦怨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譴責之意。詩中不著乙個「怨」字,只是客觀地記錄徵人歲歲朝朝征戰的生活情況,描繪邊地荒涼寒苦的景象,而徵人深深的怨情已寓於其中。
此詩抒寫了徵人在邊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對著荒涼的環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狀。
徵怨(徵人怨)》是唐代詩人柳中庸創作的一首邊塞詩,原文為: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蒙特內哥羅。
2樓:網友
徵婦怨》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一首古詩。這首詩借乙個徵婦不幸遭遇的內心怨嘆,反映出當時邊患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禍,是控訴對戰亂對人民帶來的災難。詩的前四句點明事件,概括而又具體,展現出一幅「城下招魂葬」的悲慘圖景;後四句選取徵婦作為典型,寫她的內心活動,反映其欲生不得欲死不能的悲苦心境,比喻新穎,悽惻感人。
徵婦怨。 唐 ] 張籍。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
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
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
3樓:小神
此詩的主旨落在最後一句,詩人不是從正面圍繞主題來敘述,而是從側面落筆,這是此詩的乙個顯著特色。一、二兩句從空間和時間描寫邊城深重的災難,看來似乎是控訴吐蕃的侵佔罪惡,而聯絡最後一句「無人解道取涼州」來看,詩人的用意是在用現實來譴責邊將,正是他們的失職而帶來的長期失陷,邊將已成了歷史的罪人。第三句以鮮明的對照,嚴正譴責邊將無才無德,面對失去的山河熟視無睹。
這一景一情,從側面有力地突現了卒句主旨的表達,義正辭嚴,酣暢淋漓。
望,謝謝!
4樓:賓琦
這是兩首婦怨詩,反映了戰爭造成夫妻分離後的思念。
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嚴重,唐朝廷與諸藩鎮間的戰爭非常激烈,多少人民被投入戰爭之中。因此,征夫曠婦之怨,仍然是詩人筆下常見的題材。孟郊這二首詩,就是同類題材中的一篇。
第一首寫別情。首句單刀直入,徑寫夫妻分別。「昨日」二字,點明離別的時間。「良人昨日去」,可是泣別的情景,依然在目。說明「昨日」至今,憂愁一直未已。
5樓:匿名使用者
主人公不僅以白晝燭光之多餘見出痛不欲生之情感,更以燭光之暗淡無光、搖曳不定展現出主人公的慘淡心境,動盪生計悲苦無依。
徵人怨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情感
6樓:埋山客
詩雖然不直接發出怨語,而蘊蓄於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迴腸蕩氣。
這首詩意在寫征夫長期守邊,東西輾轉不能還鄉的怨情。詩的首句寫守邊時間延續,地點轉換;第二句寫天天戰爭不息,生活單調悽苦;三句寫邊塞氣候惡劣,暗隱生還無望(歸青冢);四句寫邊塞形勝,點明生涯之不定。以怨為題,卻無一「怨」 字,用疊字和名詞,渾成對偶反覆,迴腸蕩氣,雖無「怨」字,怨情自生。
7樓:網友
表達出作者不能還鄉的怨情,對戰爭的不息,生活的單調悽苦而怨。
8樓:跟***混三天餓九頓
表達了作者不能返鄉、對戰爭的不息和生活單調的怨情。如果這個答案幫助到你,請點點乙個贊吧,謝謝!
徵人怨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9樓:北島無夢丷
表現了詩人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譴責之意。
徵怨》是唐代詩人柳中庸創作的一首邊塞詩。
全詩如下: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蒙特內哥羅。
譯文如下:年年歲歲戍守金河保衛玉關,日日夜夜揮舞馬鞭手握刀環。
時屆暮春白雪飄飛歸來塞外,萬里奔波渡過黃河繞過蒙特內哥羅。
徵人怨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0樓:玉鶴軒蔚飛
開頭兩句著力寫出了湖上的風光,亂鶯紅樹,白鷺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風和日麗的豔陽天裡,人們欣賞湖上風光,心情該是多麼舒暢;趁著夕陽餘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划著乙隻只船兒盡興而歸,這氣氛又是多麼熱烈。全詩語言清新流利,景物絢爛多姿,用音響和色彩繪出了一幅歡樂的湖上春遊圖。
徵婦怨 表現了什麼樣的徵婦形象
11樓:體壇風雲錄
乙個身懷六甲,孤苦無依只能靠回憶過去來獲得慰藉的婦人形象。
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本應承上,直抒哀痛,詩人卻橫挽逆插,宕開一步,設想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的舒心光景。有此鋪墊,波瀾頓生。
平凡生活,竟成奢望。面對現實,嚮往破滅,於是逼出下文「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夫死何以依靠?
子生何以哺育?欲死則遺腹有子,求生則衣食無著。在家家痛哭之中,詩人擇取這一特定家庭,主人公生既不願,死亦不得的悲慘境遇,在眾多不幸家庭中酷烈尤甚,體現出事件的典型性。
如是「夫死戰場子在腹」,則悲劇氣氛,相差何止千里。結語以「晝燭」自喻,不僅以白晝燭光之多餘見出痛不欲生情感,更以燭光之暗淡無光、搖曳不定展現出主人公的慘淡心境,動盪生計。
徵婦怨的介紹
12樓:滅世小昕2廎
徵冊臘婦怨》是唐州消滑橋腔朝詩人孟郊的詩作。
元日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
八戒產權 田家元日 是唐朝詩人孟浩然所作五言律詩。前兩聯對詩人對自己年過四十卻沒能為官表示哀傷,後兩聯對和農夫一起推測天氣,表現出自適之情。詩人借詩抒情,隱隱透露了不甘隱居躬耕的心情。 元日 是北宋的大詩人王安石的特點,用的是白描的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通過元日更新寄託自己對變法的期待 ...
峨眉山月歌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卑微式迷戀 峨眉山月歌 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作,通過描寫詩人在舟中所見的夜景,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親人和友人的感情。全詩如下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白話譯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
《月下獨酌》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懷
史鬆齡 月下獨酌 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四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及時行樂。組詩運用豐富的想象,表達出詩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淒涼。全詩筆觸細膩,構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