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不是性格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改變

時間 2022-04-02 10:15:08

1樓:眩暈瞬間

照道理來說應該是這樣

一個人的人格主要包括氣質和性格。氣質是一生具來的,沒有好壞之分,是有先天遺傳決定;性格受到遺傳的影響但更多來自於環境、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也有心理學家認為性格就是環境作用的產物。

傳統的發展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決定童年期的發展,而從當代的畢生發展觀點來看,人生每一階段(所謂「畢生」)都很重要,也就是說性格不只是受到童年經歷的影響,它的改變是終其一生的。

當然,性格的改變並不很難察覺的,因為它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心理**中對人格障礙的**相當困難,就是因為有些人格特徵是根深蒂固的,很難改變。

補充回答:

當然有研究啦……而且還很多,你想詳細瞭解的話就去找本發展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來看看吧,下面大概說說:

關於人格改變大概有四種學說:遺傳決定論、環境決定論、二因素論、互動作用理論。前兩種是最早的,現在已經證明不可靠了。

後兩種都是現代的產物,互動作用理論出現稍晚一些,是目前用於解釋人格改變最主流的觀點。你說的環境改變的作用除了有針對單一個體或者群體的縱向研究,還有雙生子和收養子女研究,這些研究都證明了互動作用的觀點。

2樓:秦鵬

改變是必然的 沒有什麼能不改變 每個人都是 性格也是

3樓:匿名使用者

性格有穩定性也有可塑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什麼事物的改變、周圍環境的變化等等,性格會發生改變。因為人要適應環境。

所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可以通過改變環境開始。

但性格的變化通常比較緩慢,如果驟然發生,必然是人生中遇到了一些對其重要的事情。

以下哪些屬於個體在人格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考驗

4樓:風行天下

在心理學中,人格是與生俱來的,有特定人格的人在一生中都可能難以改變;而性格則是與環境相關。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性格除了先天與環境因素,還可考慮家庭背景等因素。以下是人格與性格具體的一些解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煩惱,但是它也能帶給你收穫,列如: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但最終

5樓:天涯月夜

成長的煩惱

成長,就好比我人生中的一艘小船,行駛在波面上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23534。有時風平浪靜,有時也會遇到洶湧澎湃的海浪。但我的成長之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也經歷著各種風波。

對我而言,酸甜苦辣鹹,樣樣都有。

現在,因為我長大了,正在變成大人,所以在家長眼中,我已不再是小孩了,已變得有意識,有膽量,有知識了。有時,他們東一句「你已經長大了!」西一句「你不再是小孩了!

」 聽得我頭都疼了。現在的我無論做什麼事,自己都要先認好「羅盤針」,都必須要有原則在身,不能馬虎完成,也不能粗心對待,如果稍有差池,隨時都會招來暴風雪。

回想起自己小的時候,生活是多麼輕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身邊根本就沒什麼煩惱。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前方的海浪也更大了,海面也更波折了,我成為一個小學生了,往日那個我已經蕩然無存了。我個子高了,上學時間長了,回家作業增了,學習科目多了,我的雙肩背起了更重的書包,心中的壓力也不斷加重。

如果是小時候,我無論做錯什麼事,沒有人會來責怪我,再加上還有父母為我當「嚮導」。可現在的我,長大了,懂事了,要適應獨立了,凡是做事都要小心翼翼,三思而後行。這與小時候那悠閒自在的日子相比也漸漸地拉開了距離。

小時候,身為小孩子的我,雖然生活地會自在些,可是我卻處處受著長輩與他人的約束,走路時,有父母摻著;摔倒了,有父母扶著。但是我知道,在自己長大了後,我就變成大人了,與小時候不同了。就好比現在的我一樣,正在漸漸地成長著,我對凡事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

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成功?我的成長之舟,行駛得雖然不穩,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澎湃,但也正是各種各樣的驚濤駭浪,才讓我學習到了不少,鍛鍊到了不少。通過我這成長的旅途,我才真正瞭解到成長有一定的煩惱,但是有更多的快樂。

怎樣能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6樓:ppt大咖

怎麼用乒乓球提高孩子注意力?

7樓:china鳳

作為孩子父母先要放好自己的位置 引起他的注意 陪他互動 有的孩子很難注意是他不感興趣

8樓:少兒健康管理師

如何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你可以從以下幾點試試:

9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是家長

日常生活中多訓練孩子的有意注意力

如果你是老師

讓孩子參與到課堂就好了

10樓:我是

這要通過訓練。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激發出他對事物的興趣。

11樓:貝貝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和孩子玩丟接球——選自美希教育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心理營養?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心理營養?這裡提供幾點建議,共大家參考。首先要接納孩子。不管孩子說的做的對不對,一定要接納他,感受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情緒,讓他知道爸爸媽媽站在他這一邊。其次,每天擁抱孩子一次或多次,研究發現撫摸和擁抱能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使孩子的安全感更多,這是一種情感連結。爸爸媽媽們千萬...

教育心理學在發展過程中取得那些成就

雨做的雲 教育心理學在發展過程中帶來取得過很大的成就,對學生的教育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歐美教育心理學 心理學在發展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國由應試教育轉變成了素質教育,全面提高人文素養了 現在一般綜合性的大學都會開設心理學專業,而且收分會比同學校其bai他專業低,你如果對這個專業感興趣可以查一下某...

在成長過程中哪些瞬間突然理解父母了

白晶晶的貓 1,工作後,離開父母身邊,不論是環境,還是人,都不再是曾經在父母身邊那樣安心和寵愛。需要不斷地學習,努力,處理各種問題。在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現實情況,自己所處的環境,自己的能力等等各方面中徘徊,前行。開始理解父母曾經的忙碌,省吃儉用,以及偶爾的面帶苦澀。2,結婚後,有了新的家庭,有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