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對乾隆說蘭因絮果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11 16:02:12

1樓:

意思是:比喻男女婚姻初時美好,最終離異。

讀音:lán yīn xù guǒ

出處:《周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譯文:夫妻二人同心,其力量可以斬斷**;同心的言語,氣味相投香如蘭草。

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春秋時鄭文公侍妾燕姞夢見天女贈給她一朵清幽的蘭花,不久她就與鄭文公結成了夫妻的。所以「蘭因」經常被用來比喻像蘭花一樣美好。

與蘭因相對的是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

2樓:墨娛

還記得如懿曾經對海蘭說過的這樣一番話麼?原來年少情深,也可以走到想看兩厭,古今之情,原是相通,涼薄之人,如何偕老。

這是如懿看完一本古書之後的感悟,她早已生了對弘曆的厭倦之情,以致於後來直接對弘曆說出「蘭因絮果」這句謁語。

她從前說過的這番話,就是對蘭因絮果最直白的解釋。

在劇中,如懿與乾隆本是青梅竹馬的情分,起初受著再大的委屈,哪怕是入了冷宮,她都可以安然度日,對未來的期盼對弘曆的信任,讓她心甘情願的受苦。

那時候的弘曆,對她還是掛在心上的,暗中派人護著她的周全,毫無底線的相信她。這種心思一直維持到了如懿當上皇后。

如懿當上了六宮之主,意味著很多事情都不能置身事外了,不管怎麼做,都會有人從中挑撥。

她不喜爭鬥,又一次次的被陷害,她不喜歡辯解,還以為弘曆像從前那樣信任她。慢慢看透之後,她心灰意冷,終於爆發了出來,指責了弘曆的種種不是。

從前弘曆最喜歡她的耿直,到了後來變成了最厭惡的性格,他要求如懿順從聖意,只需要服從便是賢良,為此還拿出孝賢皇后與她比較,這樣的轉變怎不讓她心涼。

如懿自始至終都不願參與後宮爭鬥,但是身為皇后,不主動防範只會陷於小人算計,從前受了冤屈,弘曆會說「朕相信你」。

當上皇后之後,她再受到冤屈,弘曆只用那冷冷的眼神盯著她,甚至不聽解釋,給了她兩次耳光。

夫妻離心,始於不信任。

放在尋常百姓家,不信任也會造成離婚的禍端,而這紛雜的後宮,不信任對一個女人的打擊有多大,看如懿身邊的人一個個被陷害就知道了。

弘曆總是說,青櫻不再是以前的青櫻了,卻沒意識到,自己也早不是潛邸時的四阿哥了。權利和各種算計,令他疑心愈來愈重,他變得只愛自己。

如懿終於看清了兩人的感情已經完全變質,一切都無法挽回——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斷髮、報復、自戕,是她對這段無望感情的終結方式。從此天人兩隔,或許還能給還活著的她留下一點念想,不至於相互厭棄到死。

這就是蘭因絮果……少年時的趣致知心,到中年後的滿目瘡痍,何嘗不是很多中年夫妻的寫照。

3樓:阿歡的名單

《如懿傳》中如懿對乾隆說的蘭因絮果出自《周易 繫辭上》,表達的就是對男女姻緣情愛結局不善的一種惋惜。蘭因絮果花開花落自有時,一句話使觀眾們深刻探索到如懿的內心世界,這四個字從如懿口中說出,足以看出她對自己和乾隆感情釋然之後對自己人生的一種獨特心境。

如懿說的這四個字是對她自己人生的一種釋懷與淡然。如同她自己所講,最初只覺得這四個字傷感,而後才慢慢的讀懂這四個字的真正意義。許多事物在最初是如同蘭花般美妙,沁人心脾,使人心動不已,成為眾人的心之所往。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蘭花終會掉落,事物終究會如同柳絮般飄落,終會物是人非,很多事情想回頭卻也只能成為心中的一個執念。如懿深知兩人感情已經回不去了,所以如懿選擇釋懷,選擇淡然,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歸途。

留不住,宮中的爭鬥使她疲憊,當初的青櫻和弘曆成了如今的如懿和乾隆。經歷了很多事情,可能很多人覺得總該圓滿了吧,可是事實往往不能讓人稱心如意,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滿心期待著兩人能夠有圓滿的結局,其實只有當局者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內心,如懿只是聽從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吶喊。

「蘭因」表達出如懿對過往的感情還是很珍惜的。她將二人的過往總結為「蘭因」二字,讓人覺得美好,讓人感受出如懿對過往的濃情蜜意的不捨與留戀,可「絮果」二字也暗暗表明瞭如懿將來要做的選擇。

如懿內心早已將兩人的結局定為「絮果」,表明她已經知道自己和乾隆的感情無法回。她有自己的想法與決定,只願意跟隨自己的內心,她自知自己時日已不多,內心也不願再痛苦掙扎,只願看淡一切,不願與任何人再爭什麼,彷彿自己已是局外人,比起捲入糾纏,她更願意守著自己內心的一寸天地。

這四個字也包含有一絲絲的如懿對乾隆的怨意,如懿和乾隆走到這個地步也是必然的結果,兩人的感情無法如初也是必然的,可能乾隆最終最在意的只有他自己吧。畢竟做了皇帝,很多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單純了。他需要承擔很多,需要決定很多,就算他想表達自己最初的單純我美好也不能夠如意,有得必有失。

蘭因絮果,讓人聽到就覺得傷感的四個字,從女主的口中說出,讓人覺得憐愛甚至是心疼,卻又無可奈何。畢竟這深宮後院,一入宮門深似海,每個人都知道了事情的開頭卻猜不中結尾,可能只能在走了很遠的路之後猛然回頭才能後知後覺,原來已經走了那麼遠的路,原來早已無法回頭。人在宮中身不由己,水深火熱只有自己清楚,只能一步一步、謀遠慮地走下去。

4樓:

電視劇《如懿傳》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如懿的結局是悲慘的,在冷宮鬱郁終日,最終自縊身亡。

而電視劇中如懿對乾隆說的這句「蘭因絮果」,其實這也在比喻如懿和乾隆最開始美好快樂、心意相通的感情,最後二人卻因帝后之位的桎梏而感情終像柳絮一樣離散。

如懿還被喚作青櫻時,弘曆和青櫻的情感還不摻雜任何雜質,二人因為一曲《牆頭馬上》而初見結緣,青櫻的聰明直率吸引了弘曆,那時候兩個人的感情還只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而在弘曆當了皇帝之後,二人的感情卻受到了諸多束縛,皇帝礙於前朝與後宮之間的互相制約而為了保護如懿便不得不隱藏自己的情感,如懿在經歷後宮女人的坎坷磋磨後,對皇帝弘曆的感情卻也沒有了當初的那種純粹。

後來,如懿封后,但是受小人挑唆、新人吸引的皇帝弘曆卻與如懿漸漸離心,如懿身為皇后一心勸誡皇帝,但是卻遭到皇帝的厭棄,因此以決絕的斷髮來表示與皇帝感情的和離,權傾天下的皇帝的威嚴怎能夠受到了一個女人的挑戰,即使是曾經相愛的女人,皇帝也無法容忍。至此,帝后感情徹底決裂。終究像柳絮一樣紛飛離散,無法重聚。

「蘭因絮果」在春秋時期就是一個代表男女婚姻初始的美好最後卻以分散收場的詞彙。

在電視劇《如懿傳》中,如懿登上後位,卻無奈和皇上的感情最終同樣以「蘭因絮果」收場。這個詞彙,是弘曆青櫻感情的悲劇,也是後宮女人的悲劇。

5樓:

蘭因絮果,古書中釋義,初時像蘭花一樣美好,結尾卻像柳絮一樣,離散散落天涯。這就象徵著如懿與乾隆少時情深最終卻走到兩看相厭,情淡緣滅的結局。

隨著《如懿傳》劇情的不斷推進,人們對它的評價逐漸蓋過了當初大火的《延禧攻略》,對於其中周迅扮演的如懿也越來越心疼和期待;

在上週播出的劇集中,乾隆去翊坤宮向如懿示好,希望如懿和自己一塊出宮,彌補自己以前的過失,但是如懿卻推掉了乾隆的邀約,在乾隆轉身之際,淡笑說出了「蘭因絮果」這個詞,並說花開花落總有時,乾隆眼眶發紅,黯然離開了翊坤宮;

在回到自己的宮殿後,乾隆寫下了「蘭因絮果」這四個字,太監李玉詢問什麼意思,乾隆說「初時美好,最終離散」。在如懿說出這個詞的時候,乾隆史無前例的明白瞭如懿的真實心意,兩人最終走向了彼此不能相守白頭的結局。

對於乾隆和如懿來說,兩人這一生的經歷,很是貼合「蘭因絮果」這四個字,也無怪乎如懿最後用這四個字向乾隆表明心意並告別。

初時,如懿還不是此時的如懿,還是青櫻;乾隆還不是此時的乾隆,還是弘曆;那時的青櫻和弘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最好的時光相伴而過;青櫻為弘曆,施計躲避三阿哥選福晉;弘曆為青櫻,違母意,過吉時而不選福晉;後來,如懿因姑母沒有成為皇后,雖失意,卻有乾隆相伴,知心意不相欺,相約一起到白頭,即使被誣陷,證據確鑿進入冷宮,兩人也仍心意相通,乾隆為如懿,假意疼寵阿箬,為來時如懿翻案;如懿為乾隆,受盡苦楚,不改初衷;琅嬅皇后去世後,乾隆為如懿,再次違背母意,封如懿為後,陪如懿去民間,享民間太平樂事,一切都很美好;

然而,最後,乾隆卻在不斷地猜忌中,聽信了讒言,一步步逼迫羞辱如懿,只為面子忘卻感情,相看兩生厭,將如懿推離了自己;而如懿也在一再的忍耐中,放下了對乾隆的感情,相信了自己的少年郎一去不返的事實,淡然告別,用「蘭因絮果」總結了兩人的一生糾纏。

蘭因絮果,青櫻弘曆是蘭,乾隆如懿是絮,蘭是因,是美好,是青櫻弘曆美好往昔;絮是果,是乾隆如懿最終悲切的結果。

請問 哪個**二手歷史,文學方面的書籍和值得收藏的書 買啊

6樓:步妖嬈

孔夫子舊書網,能淘到很多好書,不過郵費有些高,而且還都是走郵政,挺慢~

中國圖書網,**起伏很大,有時候書比較便宜,然後突然又漲價,近十年的書還是能找到的,不過發貨奇慢~

7樓:匿名使用者

網上淘二手的自己當心。。。

8樓:大長耳獨行俠

噹噹 卓越 **都有

歷史對文學的影響

9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為文學積累了素材,而自己也是歷史的組成部分,可以說人類的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必須得有歷史作為沉澱,無論是什麼樣的文章其根本都是歷史,因而中國古代早期的文學作品都是以歷史作品呈現的,成為後人的文化底蘊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文學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誕生的傑作無疑代表了當時世界的最真實寫照。可以說文學是一部細碎而詳細的歷史。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

11樓:愛吃脖子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如下:

一、區別

1、定義不同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現形式不同

文學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 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其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之藝術的範疇。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歷史是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

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絡。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

二、聯絡

歷史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文學不同於歷史,文學源於歷史,同時又虛構部分,同時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價值觀的影響,會對歷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得文學又更多的感**彩。經過文學的加工,歷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同時歷史又給了文學創作更多的源泉的靈感。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學性,因為歷史中隱藏著許多文學性的奧祕。歷史是一種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學奧祕,絕不會因為作家個人的情緒和價值觀而發生變化。人們常說:

「生活比**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發生的歷史。

文學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就是做夢,就是作家通過虛構來營造一種夢境。另一個作用則恰好相反,不做夢,而是在細緻地觀察和了解事實之後,用文學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現這些事實。

巴爾扎克說:「**是一個民族的祕史。」說的就是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這恰好也是《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關係,《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之間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並不存在價值觀的彼此對立和歷史事實的全然不同

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三國演義》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學手法,來表現《三國志》裡面所記載的歷史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國演義》其實就是一部歷史書,它的歷史學價值可以與《三國志》相得益彰。

如懿傳和甄嬛傳是什麼關係,為何說《如懿傳》是《甄嬛傳》續集?

作者都是流瀲紫。先有 甄嬛傳 後有 如懿傳 如懿傳 裡面的女主是 甄嬛傳 裡面的青櫻。就是乾隆的側妃青櫻 如懿 甄嬛傳 裡面的甄嬛是 如懿傳 裡面的老佛爺皇太后。2011年,甄嬛傳 播出後,電視劇原著作者流瀲紫開始創作 如懿傳 2015年,流瀲紫創作完成 如懿傳 劇本,故事講 甄嬛傳 之後的故事,主...

說司馬懿鷹視狼顧的意思是什麼,曹操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什麼意思

從字面上分析 想鷹一樣的耽耽,像狼一樣的覬覦。鷹是禽類,禽類的視力是非常好的,能看清楚幾百米以外的東西。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就是這個意思。狼這種動物若它想得到的東西,暫時得不到過好幾年它都記得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從歷史上分析 曹操看出司馬懿的反意,但當時的曹操頭疾纏身,心力交瘁,無力顧暇,但不...

「如沐清風」是什麼意思,如沐春風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如沐春風 釋 義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並受到薰陶,猶言和高人相處。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風的吹拂一般。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環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與對 景物 的感受無關。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裡。如沐春風 拼 音 r m ch n f ng 近義詞 如坐春風 春風化雨 反義詞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