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露珠
張若虛,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
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
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譯)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原)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譯)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什麼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
(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譯)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閃爍。
(原)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譯)月光象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
(原)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譯)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原)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原)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河年初照人?
賞析:描述了動人心絃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寫了遊子思婦離恨閨怨之情。格調宛轉優美,抒情幽怨纏綿。
打破了六朝以來宮體詩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並開拓了詩歌的高遠意境和格律。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一。為寫景、敘事、抒情融合一體的詩歌,鋪墊了基礎。
對詩歌的繼承和發展,影響極為深遠。
2樓:李雲龍飛
【年代】:唐
【作者】:溫庭筠
【作品】:相和歌辭·春江花月夜
【內容】:
玉樹歌闌海雲黑,花庭忽作青蕪國。秦淮有水水無情,
還向金陵漾春色。楊家二世安九重,不御華芝嫌六龍。
百幅錦帆風力滿,連天展盡金芙蓉。珠翠丁星復明滅,
龍頭劈浪哀笳發。千里涵空照水魂,萬枝破鼻團香雪。
漏轉霞高滄海西,頗黎枕上聞天雞。蠻弦代雁曲如語,
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傾動煙塵起,猶在濃香夢魂裡。
後主荒宮有曉鶯,飛來只隔西江水。
《春江花月夜》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什麼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閃爍。
月光象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天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遊子象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檯。
美好的閨房中的門簾卷不去月光,在搗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來了。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送信的天鵝能夠飛翔很遠但不能隨月光飛到您身邊,送信的魚龍潛游很遠但不能游到您身邊,只能在水面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悠閒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乘著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
這首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千多年來使無數的讀者為之傾到。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首詩,「孤篇橫絕,競成大家」。
這首詩反映了古代社會中文人學士漂泊離鄉而失意苦悶的心境。在春江花月的夜裡,詩人面對著美好的景色,不僅產生了宇宙無盡,人生苦短的感慨,想到樓頭思婦,天涯遊子等人生坎坷,具有極深的社會意義。所以為歷代傳誦,主要有三種原因:
一,在任何社會中總有無數有才之士被壓制,他們為了實現人生的抱負,到處飄泊,苦苦奮鬥而難展其志,面對無限的宇宙感受到人生的眇小與短促。這種人生旅程中的失意,在歷代社會中不得志的文人學士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從而引起了讀者的思想共鳴。
二,春江花月夜本是陳後主的**的宮休詩,詩人借用舊題,卻一洗**之氣,而反映歷代社會中普遍性的社會性問題,在文學史上具有積大的作用。
三,它用清麗的筆調描寫景物,藝術上取得極高成就。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髮,勾勒出一副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流滾滾,海潮不息,江海相連,一輪明月隨著騰生的潮水湧現出來。這裡的「海」是虛指。
江潮潔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恢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於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
接著,詩人又描繪出月光下的種種美景。「江流」兩句實寫郊景,「空裡」兩句虛寫月光,整個宇宙山川籠罩於皎潔的月輝之中。月光閃耀千萬裡之遙,那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江水曲曲灣灣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的交待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
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
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淨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他想到人類代代相傳無窮盡,而江上明月年年都是那樣,感到「人生短促,事業難成,而宇宙卻無限永恆奧祕深藏。不僅發出「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探問。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絡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祕。
這種探索,古人也己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辦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
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此「代代無窮己」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唐時代之音的迴響。
3樓:冒紅
一樓的同學似乎錯了,《春江花月夜》使唐代張若虛的作品,雖然溫庭筠也寫過,但名氣不如張若虛的大,更何況下面的賞析與詩歌並不配套。
春江花月夜 翻譯
4樓:house蜜糖棗棗
白話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檯。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原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後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
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
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洗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關於此詩的具體創作年份已難以確考,而對此詩的創作地點則有三種說法: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認為,詩人是站在揚州南郊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表現的是唐代曲江一帶的景色。
後世影響
《春江花月夜》一詩在立意和選材上總結前人的經驗,借樂府舊題譜寫出天下眾多人的心聲,同時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一直令後人傳誦不已,千百年來有無數讀者為之傾倒。它是由齊樑綺麗浮靡文風轉向盛唐的自然清麗的一面旗幟,同時又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的內容和形式多為後世詩人所借用。
此詩既不像南朝山水詩那樣著力模山範水,也不像玄言詩那樣枯燥說理,更不是一首單單抒發兒女離情別緒的愛情詩,而是將多種詩情融為一體。它的誕生,填補了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以月為中心媒介,同時寫男女雙方兩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於同一首詩的空白。不論從主題的提煉還是題材的加工上,此詩對唐朝繁榮的詩歌局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後代詩歌創作有重要的啟蒙作用。
作者簡介
張若虛(約公元647年— 約公元730年),字、號均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初唐詩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
他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 春江花月夜 》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
詩歌流傳過程
在唐代,似乎沒有詩集傳世。從唐至元,他的《春江》詩幾乎無人所重。據文史學家程千帆先生考證,今存唐人選唐詩十種、唐人雜記**,宋代《文苑英華》、《唐文粹》、《唐百家詩選》、《唐詩記事》,元代《唐音》等唐詩選本,均未見他的詩作。
不僅唐詩選本無載,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餘種詩話中也無一字提及。
最早收錄他的《春江》詩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題詩五家七首,張若虛一首也在其中。
明嘉靖年間,李攀龍選編《古今詩刪》收錄張若虛的《春江》詩,萬曆年間的三種選本《唐詩所》、《唐詩解》、《唐詩歸》,崇禎年間的《刪補唐詩脈箋釋會通評林》七言古詩、《石倉歷代詩選》,明末成書的《唐詩鏡》都選錄了此詩。
其詩描寫細膩,音節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在初唐詩風的轉變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詩風影響,常露人生無常之感。詩作大部散佚,《全唐詩》僅存2首,其一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絕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聞一多評價《春江花月夜》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另一首詩是《代答閨夢還》。
春江花月夜翻譯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什麼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的別名有哪些?
張若虛 在被窩構思 春江花月夜 節選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張若虛寫作並不勤奮,睡覺是他的最愛。他寫詩時,喜歡先用厚厚的被子捂著,在被窩裡構思,一身大汗後翻身而起...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作。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 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 寥廓 寧靜的境界。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