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先行後的概念是什麼,行先知後的概念又是什麼

時間 2021-09-02 21:27:59

1樓:

前者後者都表示這一個學習的概念,前者是先學習後實踐,後者是在實踐中學習!

謝謝,我沒有把網上的答案複製下來,而且知先後行如果概括就可以那麼理解,如果你非要說我從網上覆制上來的答案我也沒話可說,那我就真給簡單講講,這個詞語系統的被解說並寫成**在北宋時代程頤的**中有過。程頤:「君子之學,必先明諸心,知所養,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意思就是我們在行事之前要先明確做這件事的意義,並且做好預算和準備,然後盡力而行。

而我說的前者是先學習後實踐其實是一個道理。學習就是要明確目的。如果說在學習和實踐上,就是要先慎思明辨,才可以實踐。

如果說大一點談到人生的話,那麼可以說成我們要先對這個世界與宇宙有個認識,然後才能根據認識做該做的事,這樣人生才有意義!

2樓:匿名使用者

理論的東西經過實踐證實與理論是否相符 不相符的又被轉化為理論 理論實踐來回更替 可以找到圓滿的目的 這個句話的總體目的說的就是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前者和後者一脈相成

先行而後知,還是先知而後行,陶行知為何改名為行知?

3樓:匿名使用者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

陶行知曾兩次更名,他原來叫陶文俊,青年時期因崇拜理學家王陽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陶知行」;實踐使他認識到應該是「行而後知」,於是,第二次改名「陶行知」。

4樓:匿名使用者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改本名為陶行知。所以陶行知推崇的是「先行而後知」的哲學思想。

5樓:白氏烏龍

都對,在唯物主義自然科學裡是先行先實踐,以後才能獲得知識。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是良知的知,你想人生每時每刻都面臨著選擇,選擇就會牽扯利己利人的問題,這就良知的事了,做事自己和麵對眾人不後悔這就是良知。知行合一是人文科學方面的……,名改的更押韻好聽了,也更讓學生好理解。

辯論賽:先知後行與先行後知,我們的觀點是先知後行,請大家給點幫助,給點論據,儘量詳盡,謝謝 !

6樓:·木小柒

無論是知還是行,都是人去實現的,不同的是知指導行,而行反作用於知,對其有修繕補充完整的作用,可以大量使用類比法,比如治愚先治貧等,但是不要過分強調認知否則會被扣上唯心主義的帽子

7樓:不懂傻蛋

這個觀點對你們很有利,知可以理解為知識或理論基礎,行可以理解為行動或實踐。現有利用理論知識去指導行為實踐的例子很多,樓主網上一搜就是一大把。

反風的話估計會引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談實踐的重要信,這時你們就要看情況了,如果他們用到了社會主義在蘇聯和中國的事理做對比說實踐的先行的時候你們可以反問社會主義是不是一個理論。

如果用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的時候樓主可以問反方你的話是不是說相信知識就可以不要知識了,反方如果說是所有的知識要用行動實踐去證實的時候,你可以給他鼓掌,因為用行動實踐去證實那個知識他已經承認了你們現知後行的觀點。

總之樓主對你們有利,觀點主要突出先知,起不要否定行的重要性就行…

辯論賽:先知後行與先行後知,我們的觀點是先知後行,請大家給點幫助,給點論據,謝謝 !

陶行知的原名是什麼?為什麼改名,陶行知的第二個名字

哥們,那叫陶文濬,因為收到王陽明的影響,改成了陶知行,後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現行後知,再改成陶行知 陶行知一生改過兩次名字,他原來叫陶文俊,青年時期因為崇拜理學家王陽明的 知是行之始 於是改名 陶知行 後來的教育實踐使他認識到應該是 行而後知 於是第二次改名 陶行知 陶行知年表 1891年 出生 10...

80後90後的性概念與60後70後的性觀念有何不同

現在的80後和90後都是婚前同居,以前的60後和70後恰恰相反哦 80 90觀念更開放 60後,70後,80後,90後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5 先說一下,我是80後。我個人覺得,其實沒有本質的差別。當我20出頭的時候,大家都說80後如何如何,我當時還真的以為自己是新的一代,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都是一樣...

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 是什麼意思

夢裡心落 意思 1 先知先覺 知,認識 覺,覺悟 指認識事理較一般人為早的人。2 後知後覺 漢語詞語,對事情的敏感度遲鈍,在別人已經瞭解和知道某種事物的同時,自己並沒有發現,而後又察覺到就稱之為後知後覺。事情總是過後才反應過來。3 不知不覺 沒有覺察到,沒有意識到。先知先覺 讀音 xi n zh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