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是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的,但是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合夥企業和個人投資企業每個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及損失後的餘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經營所得,按照5%~35檔累計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是先分後稅。
2樓:風雨答人
合夥企業不要交企業所得稅。
3樓:保定協成會計事務所
不交企業所得稅,交個人經營所得稅
4樓:財富安全管理
不需要。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的範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包括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其他組織。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人。
企業所得稅採取收入**地管轄權和居民管轄權相結合的雙管轄權,把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分別確定不同納稅義務。
1.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2.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普通合夥企業,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都要交嗎?
5樓:追尋複製者
需要繳個人所得稅,但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
合夥企業不是有限責任公司,它們負有無限責任,不是公司法規定的公司,所以不能徵收企業所得稅,要徵收個人所得稅。
合夥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是根據現行國家稅法200091財稅檔案,所以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合夥企業繳納的都是根據個體工商戶5%-35%五級超額累進位制的個人所得稅。
6樓:秦漢風雲人物
個人所得稅是根據個人收入進行申報。企業所得稅是根據企業的經營收入申報,是兩碼事。
7樓:拼命考滿分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91號),普通合夥企業只繳納個人所得稅,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8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合夥企業屬於非法人,非法人僅僅繳納個人所得稅,不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明確規定,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9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合夥,不是法人,是無限責任。只繳納個人所得稅。
10樓:匿名使用者
合夥企業不繳企業所得稅.
只繳個人所得稅.
11樓:蓋普希金
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現將合夥企業合夥人的所得稅問題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稱合夥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成立的合夥企業。
二、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合夥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後稅」的原則。具體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財稅[2000]91號)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65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夥企業分配給所有合夥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
四、合夥企業的合夥人按照下列原則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一)合夥企業的合夥人以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二)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夥人協商決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三)協商不成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夥人實繳出資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四)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夥人數量平均計算每個合夥人的應納稅所得額。
合夥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
五、合夥企業的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夥人在計算其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用合夥企業的虧損抵減其盈利。
六、上述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此前規定與本通知有牴觸的,以本通知為準。
有限合夥企業到底需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
12樓:楊子電影
對於合夥企業本身來說,它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繳納個人所得稅。按個人獨資企業生產經營所得稅目繳納。對於合夥人中的法人企業,它在取得合夥企業的所得後按企業所得稅繳納。
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合夥企業實現了企業管理權和出資權的分離,可以結合企業管理方和資金方的優勢,因而是國外私募**的主要組織形式。
13樓:弓魁
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合夥企業交納個人所得稅,比如a(個人)和b(企業)合夥成立了一家企業企業c,c交個人所得稅,a交個人所得稅,b交企業所得稅。
對於合夥企業本身來說,它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繳納個人所得稅。按個人獨資企業生產經營所得稅目繳納。
對於合夥人中的法人企業,它在取得合夥企業的所得後按企業所得稅繳納。
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擴充套件資料: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納稅人範圍比公司所得稅大。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14樓:快法務
與企業相關的稅大約有18種,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是最常見的,也是稅負比較重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制企業對這3個稅種的繳納也是不同的...
15樓:朱木軍律師
回答信用報告及相關
信用報告及相關
有限合夥只需要繳納一次分紅稅。而有限責任既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還要再交一次分紅稅
部分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合夥企業由各合夥人組成,分兩類合夥企業:1、普通合夥企業由2人以上普通合夥人(沒有上限規定)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2、有限合夥企業由2人以上50人以下的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其中普通合夥人至少有1人,當有限合夥企業只剩下普通合夥人時,應當轉為普通合夥企業,如果只剩下有限合夥人時,應當解散。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簡單一點講就是合夥企業需要找一個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普通合夥人(不怕麻煩的人)****只承擔有限責任。
更多6條
16樓:
有限合夥企業到底是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的。
17樓:芯凝果
合夥企業交納個人所得稅,比如a(個人)和b(企業)合夥成立了一家企業企業c,c交個人所得稅,a交個人所得稅,b交企業所得稅。
對於合夥企業本身來說,它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繳納個人所得稅。按個人獨資企業生產經營所得稅目繳納。
對於合夥人中的法人企業,它在取得合夥企業的所得後按企業所得稅繳納。
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18樓:匿名使用者
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19樓:
合夥企業是交個人所得稅的,零申報吧
20樓:匿名使用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合夥企業合夥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現將合夥企業合夥人的所得稅問題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稱合夥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成立的合夥企業。
二、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合夥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後稅」的原則。具體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按照《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財稅[2000]91號)及《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65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夥企業分配給所有合夥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
四、合夥企業的合夥人按照下列原則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一)合夥企業的合夥人以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二)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夥人協商決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三)協商不成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夥人實繳出資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四)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夥人數量平均計算每個合夥人的應納稅所得額。
合夥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
五、合夥企業的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夥人在計算其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用合夥企業的虧損抵減其盈利。
六、上述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此前規定與本通知有牴觸的,以本通知為準。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合夥制企業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21樓:阿拉估計就咯
合夥制企業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交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合夥企業法》第六條「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國家有關稅收規定,由合夥人分別繳納所得稅」之規定,以及《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二款「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本法」之規定,合夥企業並無所得稅納稅義務,其所得由各合夥人按照相關規定申報繳納所得稅。
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財稅[2008]159號 )
合夥制企業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91號)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專案,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方式的,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或=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行業應稅所得率
拿到高新補貼後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符合三項不徵收條件是可以作為不徵稅收入不繳納所得稅的,但我個人不建議您這樣做,能拿到高薪補貼,必然是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就需要每年做研發費用歸集,將補貼作為不徵稅收入,需要專款專用且歸集費用時應嚴格區分並不參與當年加計扣除。以上既將工作複雜化,又起不到實際的優惠作用,所以有經驗的企業財務都會在...
分公司企業所得稅,分公司還需要申報企業所得稅嗎?
1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總公司和分公司是需要根據收入總額 工資總額和資產總額三項按照 30 35 和30 的比例在2者分配。總機構佔你企業所得稅的50 剩下的50 在各分公司分配,部分稅務局為將稅源留在當地,要求將有收入的生產部門視同一個分支機構處理。這個你查詢一下網上就是了。2 具體填寫要主要 總公...
個人獨資企業需要納稅企業所得稅嗎
大漠孤雁 個人獨資企業是不需要納稅企業所得稅的,徵收個人所得稅即可。納稅企業所得稅的企業有國有企業 集體企業 私營企業 聯營企業 股份制企業 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所得按照 個體工商戶生產 經營所得 專案徵收個人所得稅。徵收方法有二種,一種是查賬徵收適用於會計核算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