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股利分配是指企業向股東分派股利,是企業利潤分配的一部分,包括股利支付程式中各日期的確定、股利支付比率的確定、支付現金股利所需資金的籌集方式的確定等;
企業利潤分配,首先要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同時要符合公司章程,按照公司董事會的決議進行分配。其中必須要提取的是企業發展公積金和公益金,公司的稅後利潤要提10%的法定公積金,除非公積金的數量已經達到公司的註冊資本金的一半。
還要提法定公益金。如果以前經營有虧損,利潤還得用來彌補虧損,利下的還可以提任意公積金,然後再向股東進行利潤分配。
當然也可以設定別的提取專案,利潤提取方案每個公司都是不一定一樣的,但是大同小異。常見的提取方案如下:
3個人出資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則這3個人是公司的股東。其中甲出資2.1萬元,乙出資0.
6萬元,丙出資0.3萬元。所以甲的股份佔公司的70%,甲是控股股東;乙的股份佔公司的20%,丙的股份佔公司的10% ;
公司經營了滿一年,他們的公司盈利了,有利潤。這些利潤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17%,稅後利潤是1萬元。這1萬元提取10%=1000元計入公司發展公積金;
提取10%=1000元計入職工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經理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董事袍金,剩下的60%=6000元計入股東紅利,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
公司發展公積金是用來以後擴大公司規模以及進行公司硬體建設的專項款。職工公益金是用來給全體公司員工發獎金或福利的專項款。經理公益金是用來給公司部門經理和總經理髮獎金的專項款。
董事袍金就是董事的工資,不是按月發放,而是按年發放。
到每個會計年度有年終利潤時才有工資,如果年終沒有利潤則董事沒有工資。假設這3**東自己當董事,又任命另外2人為董事,則董事共有5人。董事袍金是1000元,平均分配給5個董事,每個董事得200元。
甲得股東紅利4200元(6000元×70%),乙得股東紅利1200元(6000元×20%),丙得股東紅利600元(6000元×10%)。
簡單通俗的講企業的利潤**於收入,沒有收入就無法形成利潤,當企業有了收入以後扣除你為取得收入發生的成本、費用後就形成了稅前利潤,然後再交完企業所得稅後就形成了企業的淨利潤了。
淨利潤就是企業可以支配的利潤了,按規定企業還得計提淨利潤10%的盈餘公積金,然後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可以再計提任意公積金,最後剩餘利潤就可以用來在股東之間進行分配了。
公司利潤分配規則,是公司資本維持原則之下的一個子規則。公司利潤分配規則, 旨在回答:分配的涵義,何種財務狀況方能分配,由誰來決定是否分配。
第一個問題,關係股東權益的變現與小股東權益的保障。第二個問題,關係股東與債權人利益的衝突與平衡。第三個問題,關係分配決議的決定權誰來掌控。
2樓:牽凱歌
企業利潤分配,首先要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同時要符合公司章程,按照公司董事會的決議進行分配。其中必須要提取的是企業發展公積金和公益金,公司的稅後利潤要提10%的法定公積金,除非公積金的數量已經達到公司的註冊資本金的一半。還要提法定公益金。
如果以前經營有虧損,利潤還得用來彌補虧損,利下的還可以提任意公積金,然後再向股東進行利潤分配。 當然也可以設定別的提取專案,利潤提取方案每個公司都是不一定一樣的,但是大同小異。常見的提取方案如下:
3個人出資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則這3個人是公司的股東。其中甲出資2.1萬元,乙出資0.
6萬元,丙出資0.3萬元。所以甲的股份佔公司的70%,甲是控股股東;乙的股份佔公司的20%,丙的股份佔公司的10% 公司經營了滿一年,他們的公司盈利了,有利潤。
這些利潤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17%,稅後利潤是1萬元。這1萬元提取10%=1000元計入公司發展公積金,提取10%=1000元計入職工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經理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董事袍金,剩下的60%=6000元計入股東紅利,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 公司發展公積金是用來以後擴大公司規模以及進行公司硬體建設的專項款。
職工公益金是用來給全體公司員工發獎金或福利的專項款。經理公益金是用來給公司部門經理和總經理髮獎金的專項款。 董事袍金就是董事的工資,不是按月發放,而是按年發放。
到每個會計年度有年終利潤時才有工資,如果年終沒有利潤則董事沒有工資。假設這3**東自己當董事,又任命另外2人為董事,則董事共有5人。董事袍金是1000元,平均分配給5個董事,每個董事得200元。
甲得股東紅利4200元(6000元×70%),乙得股東紅利1200元(6000元×20%),丙得股東紅利600元(6000元×10%)。 簡單通俗的講企業的利潤**於收入,沒有收入就無法形成利潤,當企業有了收入以後扣除你為取得收入發生的成本、費用後就形成了稅前利潤,然後再交完企業所得稅後就形成了企業的淨利潤了。 淨利潤就是企業可以支配的利潤了,按規定企業還得計提淨利潤10%的盈餘公積金,然後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可以再計提任意公積金,最後剩餘利潤就可以用來在股東之間進行分配了。
一、主營業務收入 減:主營業務成本 (減項)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減項) 二、主營業務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加:其他業務利潤(虧損以「—」號填列)(加項) 減:
營業費用 (減項) 管理費用 (減項) 財務費用 (減項) 三、營業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加:投資收益(損失以「—」號填列)(加項) 補貼收入 (加項) 營業外收入 )(加項) 減:營業外支出 (減項) 四、利潤總額(虧損以「—」號填列) 減:
所得稅 (減項) 五、淨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1、利潤構成 利潤的確認和計量,簡單說就是利潤的確定。根據我國現行《財務通則》規定,企業的利潤總額主要由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和營業外收支淨額構成,其關係為: 企業的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營業外收支淨額 此公式只是一個基本的規範。
行業財務會計制度對企業利潤總額的構成有著具體的規定: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等於營業利潤加上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 出。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商業企業利潤總額=於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經營費用-財務費用 主營業務利潤=商品銷售加**代銷收入 商品銷售利潤=商品銷售收入-銷售折扣與折讓的商品銷售收入淨額-商品銷售成本-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施工企業的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工程結算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工程結算利潤=工程結算收入-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 由此可見,企業的利潤構成分為三個層次:
先是主營業務收入 其次是營業利潤 最後是利潤總額 其關係是: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成本一期間費用-進貨費用(商業)-營業稅金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企業年度決算後實現的利潤總額,要在國家、企業的所有者和企業之間進行分配。利潤分配關係著國家、企業、職工及所有者各方面的利益,是一項政策性較強的工 作,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法規和制度執行。
利潤分配的結果,形成了國家的所得稅收入,投資者的投資報酬和企業的留用利潤等不同的專案,其中企業的留用利潤是指盈餘公積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由於稅法具有強制性和嚴肅性,繳納稅款是企業必須履行的義務,從這個意義上看,財務管理中的利潤分配,主要指企業的淨利潤分配,利潤分配的實質就是確定給投資者分紅與企業留用利潤的比例。 [編輯]2、利潤分配 利潤分配的一般程式是指企業實現企業經營所得後,應先用於哪些方面,後用於哪些方面的先後順序問題。
我國改革後的利潤分配程式為:企業的利潤總額按照國家規定作相應調整後,首先要繳納所得稅;稅後剩餘部分的利潤為可供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利潤再按如下順序進行分配:
(1)支付被沒收的財物損失,違反稅收規定支付的滯納金和罰款。 (2)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彌補虧損可以劃分為兩種情況:
《財務通則》規定:「企業發生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利潤彌補;下一年度不足彌補的,可以在五年內用所得稅前利潤延續彌補,延續五年未彌補完的虧損,用交納所得稅後的利潤彌補。」稅前彌補和稅後彌補以五年為界限。
虧損延續未超過五年的,用稅前利潤彌補,彌補虧損後有剩餘的,才繳納所得稅;延續期限超過五年的,只能用稅後利潤彌補。 (3)提取盈餘公積金。 根據《公司法》規定,盈餘公積金分為法定盈餘公積金和任意盈餘公積金。
法定盈餘公積金是國家統一規定必須提取的公積金,它的提取順序在彌補虧損之後,按當年稅後利潤的10%提取。盈餘公積金已達到註冊資本50%時不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由企業自行決定是否提取以及提取比例。
任意盈餘公積金的提取順序在支付優先股股利之後。法定盈餘公積金和任意盈餘公積金可以統籌使用。其主要用途有兩個方面:
彌補虧損和按國家規定轉增資本金。轉增資本金就是將盈餘公積金轉為實收資本,它實際上是向股東發放**股利的過程。 (4)提取公益金。
公益金主要用於企業職工的集體福利設施支出。《公司法》規定,法定公益金的提取比例為5%-10%。 (5)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企業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以併入本年度向投資者分配,本年度的利潤也可以留一部分用於次年分配。股份制企業提取公益金後,按照下列順序分配: ①支付優先股股利。
②提取任意公積金,任意公積金按公司章程或股東大會決議提取和使用。 ③支付普通股股利。企業當年無利潤時,不得分配股利,當在用盈餘公積金彌補虧損後,經股東會特別決議,可以按照**面值6%的比率用盈餘公積金分配股利。
在分配股利後,企業法定盈餘公積金不得低於註冊資金的25%。 [編輯]利潤分配基本原則 (一)依法分配原則 為規範企業的利潤分配行為,國家制定和頒佈了若干法規,這些法規規定了企業利潤分配的基本要求、一般程式和重大比例。企業的利潤分配必須依法進行,這是正確處理企業各項財務關係的關鍵。
(二)分配與積累並重原則 企業的利潤分配,要正確處理長期利益和近期利益這兩者的關係,堅持分配與積累並重。企業除按規定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以外,可適當留存一部分利潤作為積累, 這部分未分配利潤仍歸企業所有者所有。這部分積累的淨利潤不僅可以為企業擴大生產籌措資金,增強企業發展能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同時,還可以供未來年度進 行分配,起到以豐補歉、平抑利潤分配數額波動、穩定投資報酬率的作用。
[編輯]利潤分配管理制度(範本) [編輯]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公司的利潤分配管理工作,規範公司的利潤分配行為,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公司應按照公司章程規定製定具體利潤分配辦法。 第二章 利潤構成 第三條 公司利潤總額包括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和營業外淨收益。
第四條 營業利潤是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扣除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後的差額)加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及財務費用的差額。 第五條 投資淨收益是指投資收益扣除投資損失後的差額。 第六條 營業外淨收益是指營業外收入扣除營業外支出後的差額。
[編輯]第三章 利潤分配 第七條 公司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應由董事會制定,報股東會審議批准。公司董事會應在每年年底結賬後,根據當年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提出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第八條 公司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應按照下列順序進行分配:
(一)沒收的財物損失,支付各項稅收的滯納金和罰款。 (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三)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法定盈餘公積金按照稅後利潤扣除前兩項後的10%提取,盈餘公積金達到註冊資金50%時可不再提取。 (四)提取公益金。公益金應按照稅後利潤扣除前兩項後的5%至10%提取。
(五)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任意盈餘公積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提取和使用。 (六)支付股東股利。
第九條 公司使用公積金(包括法定盈餘公積金、公益金和任意盈餘公積金)必須符合規定用途並經過董事會批准。 法定盈餘公積金和任意盈餘公積金可用於彌補虧損、轉增資本,但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公司用公積金轉增資本必須經股東會批准,並依法辦理增資手續,取得合法的增資檔案。
公司用公積金彌補虧損必須按董事會批准的數額轉賬。 公益金只能用於集體福利設施,不得挪作他用。 公司應根據巨集觀經濟形勢、公司發展規劃和近幾年的盈利狀況制訂適當的股利政策,根據股利政策進行利潤分配。
第十條 股利政策應由董事會制訂,報股東會審議通過。 [編輯]第四章 附則 第十一條 本制度由公司財務部擬定,報公司董事會批准後執行,其解釋權、修改權歸公司董事會。 第十二條 本制度自 年月 日起施行。
如何成立股份制公司 股份制內部機構是怎麼設定的
華律網 根據實際情況來看,股份公司的設立流程如下 第一申請名稱預先核准設立股份 應當由全體發起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 人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名稱預先核准。預先核准的公司名稱保留期為6個月。預先核准的公司名稱在保留期內,不得用於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轉讓。第二申請設立登記設立股份 應當由董事會向公司登記...
股份制公司是公有企業還是私有企業
公有制與股份制,不是同一範疇的概念,但兩者又是有相互聯絡的。公有制,說的是所有制的問題。所謂所有制,是指生產資料所有權的問題,或說是企業資產的所有權問題。也就是說,企業的資產是歸誰所有的。公有制包括國家所有制 集體所有制 社團所有制等。與公有制相對應的是私有制。我們通常又將除國有資本以外的資本,稱作...
一般股份制分成是如何分配的,股份如何分配
你先要搞清楚,薪水和分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拿報酬的方法有三種可能,一個是你不拿平時的工資,到年終時看利潤分配,佔30 一種是平時拿一定的工資,到年終時按30 計算利潤所得,再補給你 一種就是每個月都按利潤的30 計算你的工資。不管那種方法,30 利潤分成都是過得去的了,但是你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