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膽量跟巴基斯坦開戰,可為何不敢兼併近在咫尺的馬爾地夫呢

時間 2022-01-18 12:10:03

1樓:同享文化

印度有膽量跟巴基斯坦開戰,但是卻不敢兼併近在咫尺的馬爾地夫,那是因為他們害怕美國,如果要兼併馬爾地夫的話就會侵犯到美國的利益,所以他們不敢兼併。

印度在南亞地區可謂是獨樹一幟,實力最強、也是最霸道的國家,在印度的眼裡,整個南亞都應該是印度的吞併南亞其他國家一直是印度的夢想,當然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馬爾地夫也不例外;而印度時常和巴基斯坦開戰,也是因為要爭奪克什米爾的地盤,為此已經打了半個世紀之久。

馬爾地夫,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距離印度南部約為600公里,陸地面積298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小的國家。按理說這麼一個近在咫尺的小國,早就應該被雄心勃勃的印度給兼併了,畢竟印度阿三都敢想著怎麼吞併巴基斯坦。印度如果要吞併馬爾地夫必然會侵犯美國人的利益。

看似印度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掌控著整個印度半島,有地利優勢能夠控制印度洋。但印度洋上還有另外一個玩家,那就是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美國在印度洋上的利益主要在於控制中東地區(石油利益)。

馬爾地夫南部有一個查戈斯群島,群島上的迪戈加西亞島有美軍基地,叫迪戈加西亞基地,上面駐紮著大批美軍。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是美軍在印度洋上唯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綜合軍事基地。此島東部2000公里外是東南亞的印尼,北部大約1000公里是印度,西北2000公里是扼守海灣石油運輸通道的阿拉伯海,離伊朗大約3000公里。

而迪戈加西亞基地西部3000公里外是非洲,南可通向南極洲。

2樓:情聖

一個國家並不是只要實力比另一個國家實力強就可以直接將其吞併的。否則世界上何來這麼多國家,不就只有一個國家了嗎?何況印度也並沒有比馬爾地夫強大許多。兩敗俱傷只會讓其他人漁翁得利。

現在是和平年代,全世界都是反對大規模戰爭的,更加更加反對侵略戰爭。因為掠奪帶來的利益是建立在另一方的損失的基礎上的。再除去戰爭的損失,總體而言是經濟倒退的。

這個已經有歷史的教訓,資本主義的弊端就會暴露出來,出現經濟危機。錢和物質全在有錢人手中,但由於整體經濟是沒有發展甚至是倒退的,他們的物質別人消費不起。那物質就會貶值。

歷史上出見過好多次嚴重的金融危機,我比較有印象的是初中歷史課上講到的,資本家大量傾倒牛奶等各種商品到海里,賣不動浪費掉也不跌價。

3樓:祖硯齋主人

跟巴基斯坦,他還有一些歪理,博取同情。動馬爾地夫,立刻成了眾矢之的,活成了刺蝟。

4樓:翠鳥愛睡蓮

印巴是爭議領土之爭,是區域性的,兼併馬爾地夫那是侵略,國際國內都會譴責的

5樓:陸玥影視

馬爾地夫並沒有任何的兼併價值

6樓:金牛行空

印度跟馬爾地夫有領土之爭嗎?

7樓:ssssjh小石

印度敢和巴基斯坦在那裡開戰,那是領土爭端是區域性的~和馬爾地夫開戰那是侵略意義不同,國際和國內都會譴責的

8樓:卿清懿

印度和巴基斯坦同屬於英國佔領下的殖民地,在獨立後才分成兩個國家,出於野心一直想併吞巴基斯坦。而馬爾地夫從歷史上與印度沒關係,如果印度兼併馬爾地夫就是明目張膽侵略,會遭到全世界的反對,沒這個膽量。

9樓:

因為馬爾地夫的國際地位較穩定

10樓:深海尋針

錫金是誰吞併的?眼瞎了去看病!

全球歷史軍事人物

11樓:匿名使用者

太多了,到網上自己看看吧

12樓:算卦的先生

這個真不好回答你..這麼多,不過最偉大的還是當屬我中華的***和孫武吧~

13樓:書頁之後的龍

孫武,孫臏,衛青,凱撒大帝,拿破崙,諸葛亮,

中國歷史一共有幾次統一?

如何認識長城在歷史上的軍事價值?

14樓: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發展的產物,但目前對於長城南北民族關係內在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寬研究領域,揭示長城與中國民族關係發展的內在聯絡,對於長城學、民族學及中國民族關係史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於促進民族團結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西周以降,長城以南的農業區形成華夏民族,近長城以南的黃河中下游,經濟文化處於領先地位,建立起以早期漢族為主體的強大秦漢多民族統一的封建大帝國;長城以北畜牧業地區,也於戰國末形成以匈奴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統一的匈奴奴隸制政權。長城的修建,成為中國古代民族形成的標誌更重要的是農、牧兩大經濟、文化型別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進的關係.

軍事上就是要利用地形,地形利用好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長城從建築的設計、工程地形、地理、地質,都完成得非常好。長城的施工修建完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這也是一條很了不起的經驗。長城的這些建築,各個地方用各種材料。山上用石頭;在平地,黃土高原用土,有的用土石結合;在陽關、玉門關,用沙礫、蘆葦,很有創造性,非常偉大。

我們要利用自然,適應自然,這是了不起的建築設計思想,而且建築施工標準也非常高。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是世界偉大的古代建築奇蹟之一。 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於世。

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巨集偉規模和艱鉅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15樓:番茄國王

一坨狗屎,基本上沒有用,「紙上談兵」的傑作。敵人用少量遊牧騎兵即可以將我族主力部隊牽制在5000公里漫長的戰線上進退不得,他媽的你出擊長城吧他們跑了你追不上,死守吧他今天小攻一下古北口,明天小攻一下嘉峪關(相隔數千公里),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修長城是秦始皇帝最大的汙點,如此保守居然也被人評為「揮揮長鞭御宇內」。

對付遊牧民族要以騎兵對騎兵,或者保守一點像俄羅斯一樣每隔一兩百公里修一個大軍事城市,移民+駐軍不斷向草原深處推進,讓胡騎沒有戰略機動空間。這樣耗費也少。如我國這樣將上百萬部隊擺在五千多公里上,這幫兵痞每天一個人吃3個饅頭,再拉一坨巴巴的軍事思想真可謂曠古爍今。

另外,有人說長城可以用少量軍隊來進行防守,這簡直是幼稚。的確從燕山山脈到陰山河套陝北隴西確實是有可以利用的山地,但是用長城將之聯絡起來的想法太過於理想化了,這種軍事戰略最多可以防禦以部落形式出現的遊牧民族,但防不住以大型部落聯盟甚至國家形式出現的敵人,到宋代時遼國盤踞燕京更是宣判長城防禦戰略的死刑。長城本質上不是一扇長牆,到明朝為了彌補長城戰略的缺陷(即一點突破,國防即崩潰),將長城改造成為縱深形態,內外長城之間建宣、大、寧夏府,靖難後更以天子守國門在北京周圍囤積50部隊,至此長城防線內外兩條沿線及各支點+北京總兵力遠超100萬。

何談節約兵力?更不談在土木堡被蒙古人用掏心戰術在內外長城中一口氣吃掉20多萬人。仗不能這樣打啊。

不多說了自己看吧,長城真的傷不起......

參考土木堡之戰:http://baike.

16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民族之所以有今天,長城功不可沒。

17樓:麥兜南宮

抵制少數民族侵略,防衛邊疆敵人。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什麼過節,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什麼恩怨

領土問題 小阿三還佔了中國不少的土地呢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什麼恩怨 黃志海 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什麼水火不容? 是這麼回事印度抄和巴基斯坦bai在二戰之前 被英國統治 把印du 度和巴基斯坦zhi分開了 兩地方dao 散播的是不同的宗教信仰 一個信仰伊斯蘭教另一個信印度教 後來英國撤走後 沒有將這個地區...

印度軍事實力遠勝於巴基斯坦,為何巴基斯坦還那麼強硬

誰也不知道巴基斯坦隱藏著什麼樣的軍事實力,而且印度出了名的狂妄自大吹牛。或許印度的軍事實力強於巴基斯坦,眾所周知,印度背後有美國的支撐,而巴基斯坦背後是中國。那麼這就不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問題了,而是中國和美國的軍事力量對比。印巴兩國之間,比綜合軍力,巴國空軍略強,印度海陸軍略強,但兩國又不可能打全面...

怎樣區分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呢

愛教育的人 印度人大部分都是信仰印度教,他們的臉是圓的,臉比較小,眼睛很大很圓,看著比較憨厚。而巴基斯坦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相對來說臉是長的,眼睛比較尖,大致可以這樣區別。印度巴基斯坦原來屬於一個國家的,原來叫印度斯坦,英國放棄印度的時候故意按照宗教信仰分成兩個國家,且埋下了克什米爾問題,所以兩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