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樓至11樓是揚灰層嗎,高層9層 11層是揚灰層,是真的嗎?

時間 2021-07-01 00:11:34

1樓:匿名使用者

地面排放汙染物在垂直高度上混合的最大高度稱為「邊界層」,邊界層越高混合的空間越大,地表空氣質量越好。從邊界層的角度分析,不存在所謂的揚灰層,9層至11層高度最多40米,始終在邊界層均勻混合的高度內,汙染物濃度和地表不會有很大差別,和20層也不會有很大差別。

當秋冬季節及特殊的氣候條件下,氣溫可能會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氣就會出現「逆溫層」。逆溫層的厚度從幾十米到幾百米不等,像厚被子蓋在城市上空,妨礙城市汙染物的擴散。但逆溫層的高度是變化的,汙染物在逆溫條件下的分佈也在不斷變化,並不會固定地停留在一個高度上。

因此,僅以層高斷定「揚灰層」不準確。

影響灰塵濃度的因素

1、顆粒物的性質(組成,粒徑,比重,電荷,ph值等)。直徑大的顆粒易於沉降;直徑小的更容易受到外界擾動而懸浮在空氣中。

2、氣溫的變化。熱空氣可以把灰塵向上提起。同時,氣溫升高也可以加速顆粒物的擴散,降低汙染。其影響同樣是複雜的。

3、空氣溼度。大氣中的小顆粒容易吸附水汽,凝結形成霧,懸浮在空中。這種情況下不利於顆粒物的擴散,其濃度會增大。

但是當空氣溼度繼續增大時,顆粒重量增加了,沉降加快;還可能形成降雨,沖刷大氣中的顆粒物,使其濃度迅速降低。

2樓:匿名使用者

揚灰層的存在是指:「由於氣流和建築微環境的影響,建築物在一定高度範圍內的部分灰塵密度較大。」但不一定是高層的9到11層,因為「其具體高度受諸多方面因素影響,在不同地區、不同城市、不同市區甚至不同小區都有差異,這跟灰塵密度、周圍建築高度和氣流湍流特性都有關係」。

這就表示,不同建築的「揚灰層」並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同時,因為要綜合的科學因素太多,老百姓算不出來。物理專家指出,10層左右是「揚灰層」的說法是不符合大氣物理常識的。

因為在離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塵是不會停頓的。灰塵在距離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氣平流層都不會停下來。也就是說,一般普通高層樓都沒有所謂的揚灰層一說

3樓:房**

聽到一些看似專業其實很荒謬的話,不小心很可能被騙,比如以下三種常見的謊言

4樓:

9-11不是揚灰層。揚灰層已經闢謠10幾年了.高層中9-11是**樓層非常好?

5樓:博主狩坊

所謂的「揚灰層」「浮塵層」「灰滯層」這些通通就是謠言而已,尤其是18層到頂的高層,9-11層因為處在中間,不高也不低,著實是個好樓層。

真相:灰塵的顆粒有大有小

我們平時所說的「灰塵」,屬於大氣汙染中的顆粒物汙染。按照這些顆粒的型別、大小,我們把它們分為粉塵(dust),煙(fume),黑煙(smoke),飛灰(fly ash),霧(fog),炭黑(carbon black)等等。有些顆粒物比較大,直徑(這裡及後文中的「直徑」均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它的含義請參考文末附註)可達幾

十、上百微米,黏在衣服上、打在臉上都很明顯。有些顆粒物很小,只有幾微米,肉眼看不到。

小顆粒往往對健康更有害。因為直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pm10)會被人吸入體內,而且顆粒越小,被吸入後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直徑10微米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直徑5微米的可進入呼吸道的深部;直徑2.

5微米以下的(pm2.5),可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

灰塵會懸浮在大氣中

灰塵顆粒也是有重量的。如果沒有其它外力影響、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的話,它們終究會落到地上。但是由於空氣中時時刻刻都存在著氣流(也就是風),灰塵在下落中總會不斷受到氣流影響。

一些小顆粒的粉塵,極有可能在重力和風力的不斷作用下,長期漂浮在空中。即使一部分灰塵順利降落,也會有另一部分灰塵重新啟程,不斷進行著「揚塵——沉降」的迴圈。

氣流可以引起地面揚塵、讓灰塵保持在空中。但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灰塵送走,起到稀釋作用。因此氣流對灰塵濃度的影響是複雜的,與風速、風向、地形等有密切關係。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風速、風向、氣溫等很多氣象條件都受到了建築的影響,同時城市中的車流**也進一步擾動了氣流。因此,城市中的氣流特點與平坦地勢的氣流特點差別很大。不同的建築街道佈局,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氣流模式。

因此,灰塵在大氣中的運動和濃度分佈會呈現複雜、瞬息萬變的特點,很難把握其規律。

影響灰塵濃度的因素很多、很複雜

除了氣流以外,灰塵在大氣中的濃度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例如:

顆粒物的性質(組成,粒徑,比重,電荷,ph值等)。直徑大的顆粒易於沉降;直徑小的更容易受到外界擾動而懸浮在空氣中。

氣溫的變化。熱空氣可以把灰塵向上提起。同時,氣溫升高也可以加速顆粒物的擴散,降低汙染。其影響同樣是複雜的。

空氣溼度。大氣中的小顆粒容易吸附水汽,凝結形成霧,懸浮在空中。這種情況下不利於顆粒物的擴散,其濃度會增大。

但是當空氣溼度繼續增大時,顆粒重量增加了,沉降加快;還可能形成降雨,沖刷大氣中的顆粒物,使其濃度迅速降低。

上述因素都會對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產生影響。需要說明的是,氣象因素對顆粒物分佈的影響是在大範圍內的作用,起作用的區域遠高於樓房的高度,也遠大於若干個小區的面積。具體到某一棟樓、某幾層的高度,就必須考慮具體建築佈局、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小顆粒物最大濃度區的高度不能確定

所謂「揚灰層」,一般的理解就是在這個層高周圍,大氣中的灰塵濃度最高,超過上下方的其它層。這個現象是否存在呢?

有學者對此做過模擬。他建立了相關的數學模型,經過公式推算髮現:隨著高度的增加,空氣中的灰塵濃度有先增加後減小的趨勢。

[5]也就是說對於某一直徑大小的顆粒物,可能會在某個高度上濃度最大。初聽之下,這和「揚灰層」的說法很接近。

不過還不能就此定論。首先,這個模型在建立時忽略了灰塵的重力,因而並不適用於重力作用明顯的、直徑較大的顆粒物。其次,即使對於小顆粒物,想要根據這個模型來推算其濃度最大值具體出現在什麼高度,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正如前文所述,城市中由於建築物的影響,空氣的無規則「湍流」加劇,氣流變化很複雜。在建築物附近,灰塵分佈與建築物密度、高度、幾何形狀、門窗朝向、街道寬度和走向、綠化面積、空氣中汙染物濃度等許多人為因素關係很大。這就必然導致了每個地區、每個小區,甚至每棟樓的情況都是不同的。

再加上不同直徑大小的灰塵顆粒,濃度最大值出現的高度也不相同。因此,並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揚灰層」推算公式。

實踐檢驗:相比其它層,差別並不大

理論推導的結果是就算「揚灰層」存在,其影響因素也過於複雜,難以確定其高度。那麼實際測量的結果又如何呢?

《新聞晨報》曾報道上海一小區的業主們在自己的住宅樓內進行了一次為期3天的小實驗,在3樓、10樓和23樓的主臥飄窗位置觀察積灰情況。結果顯示,三個樓層積灰程度並沒有明顯差別。當然,這個實驗非常粗淺,不過這種實驗的精神是值得鼓勵的。

本回答專業性

6樓:匿名使用者

對!~沒錯10層最嚴重

高層9層-11層是揚灰層,是真的嗎?

7樓:樹方方

「 揚灰層 」完全集中於高層建築的9~11層(即30米左右的高度)的說法是沒有科學理論依據的。9層可以考慮購買,樓層不是很高,心理壓力較小,可觀小區景觀。

8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都要頂層的,36層的都搶36層,在大城市裡寸土寸金,今天你的光線和視角還不錯,保不住過段時辰就享受不到這些了,還是要最高的好!!!

9樓:匿名使用者

18層 的房子 9層當然不好了。10層到14層 最有魄力。呵呵。廢話不多說了。謝謝

9樓揚灰層嗎?

10樓:一起裝修網官網

1 直埋2 排管3 電纜構築物中。溝、隧道4 水下

.直埋敷設

直埋敷設具有投資省的顯著優點,是被廣為採用的一種敷設方式。

敷設電纜前,應檢查電纜表面有無機械損傷;並用lkv兆歐表遙測絕緣,絕緣電阻一般不低於10mω。

①電纜溝的深度應按有關規劃部門提供的標高來決定,必須保證電纜的埋設深度。直埋電纜的深度不應小於0.7m,穿越農田時不應 小於1m。

直埋電纜的溝底應無硬質雜物,溝底鋪100mm厚的細土或黃砂,電纜敷設時應留全長0.5%~1%的裕度,敷設後再加蓋 100mm的細土或黃砂,然後用水泥蓋板保護,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1tlm,也可用磚塊替代水泥蓋板。回填至溝深的一半時 ,建議鋪一層帶有警示標誌的彩條布。

待回填完成後,應在電纜轉彎處、中間接頭處、與其他管線交*處等特殊位置放置明顯的方 位標誌和標樁,以增強防止外力破壞能力。

②電纜穿越道路及建築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應穿鋼管保護。保護管長度在30m以下者,內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 1.5倍,超過30m以上者不應小於2.

5倍,兩端管口應做成喇叭形,管內壁應光滑**刺,鋼管外面應塗防腐漆。電纜引入及引出電纜溝、建築物及穿入保護管時,出人口和管口應封閉。

③交流四芯電纜穿入鋼管或硬質塑料管時,每根電纜穿一根管子。單芯電纜不允許單獨穿在鋼管內(採取措施者除外),固定電纜的 夾具不應有鐵件構成的閉合磁路。

④地下並列敷設的電纜,中間接頭的位置需互相錯開,防止接頭事故時,損傷其他接頭。對於電纜與其他管線、建築等平行和交* 時,應按規格的規定執行,不得隨意更改。

⑤農村低壓電力電纜,一般採用聚氯乙烯絕緣電纜或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在有可能遭受損傷的場所,應採用有外護層的鎧裝電纜 ;在有可能發生位移的土壤中(沼澤地、流沙、回填土等)敷設電纜時,應採用鋼絲鎧裝電纜。

灰塵層在9,10,11層的說法對嗎

11樓:夢欣雨啦

2023年,網路中出現了一個名詞:揚灰層。據說是一個自稱地產銷售經理的人撰寫的一篇網帖中創造的。

其大意是:高層樓中的九到十一樓是空氣中的揚灰層,髒空氣到這個高度就會停頓,所以這些樓層空氣是很差的。

物理和建築專家指出,一般情況下,空氣中的汙染物隨氣流不斷沉降和流動,在空中沒有汙染源的情況下,樓層越高,空氣相對越乾淨。九到十一樓是「揚灰層」的說法是不符合大氣物理常識的。因為在離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塵是不會停頓的。

灰塵在距離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氣平流層都不會停下來。也就是說,一般普通高層樓都沒有所謂的揚灰層一說。所謂的「髒空氣停頓」,可能是指「逆溫層」現象。

通常情況下,大氣層高度越高溫度就越低,空氣易對流,使汙染物擴散。但當秋冬季節及特殊的氣候條件下,氣溫可能會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氣就會出現「逆溫層」。逆溫層的厚度從幾十米到幾百米不等,像厚被子蓋在城市上空,妨礙城市汙染物的擴散。

但逆溫層的高度是變化的,汙染物在逆溫條件下的分佈也在不斷變化,並不會固定地停留在一個高度上。

生活中的揚灰有很多種,包括了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沙石、土方、石灰、灰土等,灰塵到了九到十一樓就會停頓?這種說法實在是太不科學了。除非到了離地球表面10至52公里高的平流層(底層約為3333層樓高度),否則灰塵根本就不會停止。

如果灰塵到了九到十一樓(折算約為27米至33米高度)就停頓的話,那麼會有一種很直接的後果,那就是那個地區永遠不會再下雨了,因為下雨必須水汽遇上凝結核,這些凝結核就是飄浮在空中的灰塵粒子,沒有這些灰塵粒子的話,雨滴根本就不會形成,沒有雨滴的形成,自然就不會下雨了。如果灰塵到了離地27至33米的高度就停頓的話,推論起來也就是說即使下雨也很難淋到離地33米以上的樓層了。換一種說法就是,十二樓以上的樓層不會淋到雨,你信不信?

當然,如果說灰塵不會在九樓至十一樓停頓,那也是不科學的,但要灰塵在九樓至十一樓停頓需要很特殊的環境,那就是要使熱空氣和冷空氣的中和層就在九至十一樓或者是該種灰塵顆粒擁有很特殊的比重,再加上靜止的空氣狀態使其停止在九至十一樓,這也實在是太高難度了吧? 揚塵究竟會在哪一個高度,我們只能說是那個高度相對集中,它不太可能是停頓的,畢竟我們是生活在大氣對流層內。而且揚塵的集中高度,與塵粒的顆粒大小、比重大小,也與該地區的空氣質量、風力、溫度、溼度等諸多因素有關。

有一些灰塵會在一些高度相對集中,例如含鉛的汙染空氣,它會在離地一米以內的高度相對集中,但是一米以上的高度仍然是存在的,只是含量比例會急劇下降。

高層建築9到11層是揚灰層」這個說法早已被闢謠。但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這可不大妙。有必要搞清楚這個傳言的來龍去脈。

11層小高層三樓好嗎,11層的小高層,買了三層,好不好?

青燈俗事 11層小高層,三樓並不好。公認的最佳樓層計算公式就是一棟樓的三分之二樓層。無論有多高的樓層,比如16層的樓,那麼它的 樓層就是7 11層。20層的樓,樓層就是10 14層。這些就綜合了高層低層的優點,又沒有高層低層的缺點。不潮溼,採光通風好,也不會有水壓問題,上班實在趕不及了,電梯等不到下...

9層電梯樓住幾樓好,9層的樓房住哪層最好

小小趣聊養生 按照中國的傳統,確實是有按屬相選擇樓層的說法,不過這種說法屬於小眾性的說法,也就是說很少有人會按照這種方法選擇樓層,具體的選擇樓層的方法也非常簡單,簡單的說就是按照陰陽的道理來選擇我們的樓層,陰陽化五行,如果根據我們的屬相五行來選擇樓層的話,那麼如果你是屬虎的86年生人,你的屬性是火,...

急!總共27層新房,只有9樓和14樓可選,我喜歡14樓,視野好開闊,家人說要選9樓,9樓低啊而且視

豆豆瘋了 多種吧 主要看你們家信這個的多不 我就是 沒什麼不好 按他們說的 要死 但是 還有一種說法 叫做要發 按 發音就是第四個音符 很多地方都不一樣 他們還說我18層地獄呢 我很想知道 前面的17層怎麼生活 地獄是往上面長的 意思是人間皆地獄嗎 反正我是不信 風水呀 其實就是人體磁場 我是無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