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怎麼產生的,道德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8-16 10:31:37

1樓:匿名使用者

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上頭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

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而這五隻猴子都會一身溼。

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當然,結果就是每隻猴子都淋溼了。

之後每隻猴子在幾次的嘗試後,發現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猴子a。

這隻猴子a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

結果,被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一頓。

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猴子a會害他們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嘗試了幾次,雖被打的滿頭包,依然沒有拿到香蕉。

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釋放,換上另外一隻新猴子b。

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當然,一如剛才所發生的情形,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b一頓。

特別的是,那隻a猴子打的特別用力(這叫老兵欺負新兵,或是媳婦熬成婆^o^)。

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

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

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猴扁。

這就是道德的起源。

2樓:匿名使用者

人象動物那樣有獸性,人同時還會思考問題,人比動物多了這怕那怕,天有不測風雲,人為了避免這怕那怕有可能給自己帶來不良後果從而產生道德。

3樓:匿名使用者

去看看大道載德這本書,或許對你有幫助,我最近就是在看,有意思!

4樓:

兄弟 你的問題不能以三個大案分別回答。

只能合併在一起說。

我覺得 道德觀念自在人心!

不同社會 不同民族 不同宗教 不同信仰 不同國度 不同地域 等等等等都有自己不同的道德觀

以此類推 就算是一家人 道德觀實際也不可能每個人一樣的。

所以說 道德觀不是一個不成不變的概念, 而是每個人心中的思想。

道德 殺人不道德 可我要是覺得殺人是對的 那麼 殺人就是道德! 說得比較偏激 但是希望我能表明我的意思。

但是希望誰都一樣 不要太任性 畢竟生存 就是要適應社會 而不是社會適應個體 所以 道德還是遵循你老闆的意思吧。

你看我說得直白麼? 呵呵

道德是怎麼產生的

5樓:彼岸的暗夜

道德不是天生來

的,人類的道德觀念

源是受到後天bai

的宣傳教育及du社會**的長期zhi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dao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範的心理意識。

道德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6樓:帥帥一炮灰

有以下四個基本原因:

1 社會關係的形成。

2 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

3 生產實踐產生了需要。

4 社會出現分工。

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係決定的,依靠社會**、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繫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範、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道德是社會物質社會條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各種社會道德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道德。

7樓:匿名使用者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我們要敬畏「頭頂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律」。

一個正常的人,在他傷害了別人時會感到悔恨,在他受到顯失公平的對待時就會感到憤怒。這就是所謂的內心的道德律,一種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感覺。

這種道德感來自何處?讓我們拋卻哲學家那套神祕深奧的說教,用生物學的簡潔語言來描述:------道德感就是生物用遺傳物質記錄的,用來規定對其種族延續有利的行為規範的心理機制。

本文中將用「道德天性」這個詞來代替具有哲學意味的「道德感」。

這種道德天性是為什麼會形成,怎樣形成?

讓我們從愛克羅斯德教授的「囚徒困境」遊戲說起。

愛克羅斯德教授設計了這樣的遊戲規則:

讓若干的參賽者參與比賽,每個參賽者手中都持有「合作」和「背叛」兩種牌,比賽以單迴圈賽的形式進行:每一個參賽者都與其他參賽者比賽一場,每場60回合,比賽方式是每一回合參賽者從兩種牌中選一種打出來,

------如果兩個參賽者都出合作牌,則雙方都得3分;

------如果雙方都出背叛牌,則雙方都得1分;

------如果一方出合作牌,一方出背叛牌,則出合作牌的得0分,出背叛牌的得5分。

單迴圈賽的所有比賽場次都進行完畢後再統計各個參賽者的總得分。

第一屆比賽總共有15份參賽策略,冠軍為最簡單的、拉波波特教授的「針鋒相對」策略:

------第一回合出合作牌,以後每一回合重複對方上一回合的出牌,即對方上一回合出合作牌就出合作牌,對方上一回合出背叛牌就出背叛牌。

在所有參賽的15份策略中,有8份「好人」策略,即包含較多的合作和寬容,得分全部排前8名,7份狡詐策略得分排在後7位。

在第二屆比賽在公佈了第一屆的結果並附上分析報告的基礎上進行,共以63份策略進行模擬,結果還是「針鋒相對」獲得冠軍。

可見,在包含了善良與寬恕,但又有一定防衛能力的策略是最好的。這個遊戲從數學上證明,為什麼利他色彩濃厚的道德天效能夠在大自然裡出現,並且使得到它的物種更具競爭力。

下面具體講述道德天性的進化。

道德的進化

在隨機的變異中,有些生物會產生諸如公平感、正義感等道德天性,有些則沒有。

具有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個體,更易於與其他個體合作,更易於避免兩敗俱傷的衝突,在進化的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所以它得到了保留並在種群基因庫中擴大比率,漸漸地具有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個體在種群中佔有壓倒性優勢,使得整個種群都表現出這些道德天性。進而,具有這樣的道德天性的生物種群,在進化的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不會被其他族群的競爭對手淘汰,從而形成了這樣的群體道德天性。

例如,一個生物群體如果具有團結起來反抗外來侵略的群體機制,那麼在異族入侵就更能保護自己的生存的空間,從而成為優勢群體。【愛國心】雖然有教育的影響,但其心理基礎卻是道德天性,否則它不會那麼容易被激起。

一個生物群體要是具有正義感,產生清除敗類的機制,群體的利益就受到更好的保護,從而成為優勢群體。

一個生物群體如果具有公平感,那麼他的成員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避免大量無謂的衝突,減少群體的內耗,因而相比其他群體更具競爭力。

為此,生物體分別用以憤怒、仇恨、嫉妒、害怕、恐懼和悔恨等強烈的不愉快的體驗的痛苦驅動機制來強制規範重大問題,以輕鬆愉快的體驗的快樂驅動機制來規範日常行為。

為了使論述的邏輯更加嚴密完整,我想最好應該對某些概念下個定義

------------痛苦驅動機制:基因為了強制生物體去完成某項緊要任務,而設定的以痛苦的形式強迫進行的機制。

------------痛苦:基因事先設定的,為了強制生物體去完成某項緊要任務,從而在設定的條件下以神經訊號或化學訊號的方式來引發的,使生物體感到明顯不舒服的感覺和情緒,如疼痛、飢餓、悔恨、焦慮、憤怒、仇恨、嫉妒、害怕和恐懼等。這些感覺和情緒都會引起強烈的不愉快的體驗。

痛苦的原因是動物體的基因為了強迫它所寄居的身體逃離對它的生存利益有損的狀態,行為和預期。

比方說,人的手受到灼燒就會疼痛,那是因為灼燒對它的生存利益有損,要它馬上逃離或解除這種狀態。那些喪失了疼痛感的人往往身上傷痕累累,多處殘廢。

同樣地,悔恨是一種很大的痛苦。

如果某些高階動物在危險面前不能救出它自己的子女,它就會非常悔恨痛苦,

例如猴子就經常有這種表現。這就促使它們在危險面前儘量救出它自己的子女,以保證它的基因的生存利益。

如果動物對它的對生存利益有損的行為沒有悔恨痛苦,那它就會沒有接受教訓的生存模式,就會接連不斷地為同樣的原因而釀成大禍。

例如蟬就是。在它們產卵的時候,它的天敵蚋就待在它們的身後,當著它們的面,大大方方地吃它們的卵。蟬的體積是蚋的近百倍,只需輕輕地一腳就能把蚋踏扁,但是它們沒有這樣做,而是對蚋的行為視而不見,任由蚋胡作非為。

這是因為蟬是低等動物,還沒有建立這一悔恨的機制。沒有這種痛苦機制的動物的生存利益,它的保障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焦慮、憤怒、仇恨、嫉妒、害怕和恐懼等,也是痛苦驅動機制的驅動力,用以強制規範動物的某類行為。因此,痛苦驅動機制是道德天性的生理基礎之一。

但是,痛苦驅動機制是一種強制機制。正如行政強制措施具有***,在應用時應審慎一樣,痛苦驅動機制會擾亂身體的激素平衡,因此不能無限制地使用。於是高等動物進化出了一種成本更低的機制:

快樂驅動機制。它是由動物大腦中一個叫做「獎賞中心」的區域控制的。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有一個獎賞中心,凡是動物做了一件符合它的生存利益的事(比如動物的運動練習,人類的求知,成功的協作等),身體就會發出相應的訊號刺激獎賞中心,使人或動物感到快樂。

科學家們還發現,在海豚腦部的獎賞中心放一個電極,與安裝在身體外面的按鈕連線,按一下按鈕電極,即釋放一個電脈衝來刺激獎賞中心,它就會感到快樂。在科學家們教會海豚怎樣按按鈕後,海豚瘋狂地按按鈕。若不是及時阻止,可能會衰竭而死。

由上可知,動物的很多行為習慣僅僅是因為它們的發生符合它們的生存利益,從而在它們的身上出現這樣的行為後就會刺激獎賞中心,使它們感到快樂。尋求快樂使得它們主動不斷地重複這樣的行為。所以,快樂驅動機制是【道德天性】的又一生理基礎。

感覺是所有動物所共有的財富,但情緒為高等動物所獨有。我們之所以有種種快樂和痛苦的情緒--------是為了維繫我們內心的【道德天性】。

由上所述,人類的道德分為兩大部分:

【社會契約的道德】和【道德天性】。

道德天性與生俱來,與任何後天教育無關。根據系統穩定性原理,道德天性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都不同,即人人天性不同,但其分佈有確定的規律,呈正態分佈。人類的道德天性向善傾斜,但心性**的人永遠存在。

在痛苦驅動機制和快樂驅動機制的控制下,人們如果以符合其天性的方式生活,就會感覺到生活愉快和幸福,而以違反他們的天性的方式生活,就會感覺到生活無奈與怚喪,痛苦和壓抑。

沒有正確的道德認識就不可能形成道德品質是對的嗎?

是對的,如果沒有正確的道德認知,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的道德品質。用,如果對一件事情根本就沒有認知。就無從談起來樹立這樣的一種信仰。所以說一定要對道德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這種品質。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和對社會產生那些效應。一定要有個清楚的認識。才有可能更好地去了解他。當然,每個人的認知也是不同的,這裡所做出...

為什麼道德講堂的經典是《道德經》

俞根強 需要注意一些 約定 1 道德經 必須有這個 經 字的,是指老子的著作 2 道德,沒有這個 經 字的,是指儒家的倫理規範。問 按我想來 論語 孟子 大學 中庸 什麼的儒家經典才應該是現代漢語裡面說的道德的 答 要看哪一家的內容,是道家 還是儒家的 現在講的 論理道德 與古代的 道 與 德 是有...

「溫飽是道德的基礎」正方,溫飽是否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我們是正方

我給你們立個線吧,你們只能按照線索來頂,論點的綱要 側重點 注重點我來提,但具體的你們還要結合你們學校情況寫。1.主線索 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也就是說沒有溫飽就沒有合適的談道德的條件,定義好溫飽和談道德的範圍,民眾的溫飽 對民眾談道德 這點極其重要!請重視 2.論據 1 民眾的溫飽問題關係的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