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預防中暑或中暑後應急處理的措施

時間 2022-02-01 20:32:38

1樓:逐巽追風

中暑的話應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或靜臥。口服涼鹽水、清涼含鹽飲料。有周圍迴圈衰竭者應靜脈補給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鉀,並按摩四肢**,使**血管擴張和加速血液迴圈,促進散熱

2樓:匿名使用者

金華市中醫院國家級名老中醫胡斌從中醫理論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預防中暑的措施:

●飲食要清淡。平時常吃些新鮮蔬菜、瓜果等消暑佳品,如冬瓜、絲瓜、苦瓜等。多吃西瓜。

●多吃綠豆粥、米仁粥、荷葉粥。

●把六一散、金銀花、菊花、荷葉、竹葉適量用水煎起來代茶飲。

●在大量出汗的情況下,適當飲用淡鹽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防暑。

●從空調房裡出來,不要馬上到炎熱的環境中去。

給點懸賞分

3樓:

出行躲避烈日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保持充足睡眠飲食

4樓:手機使用者

預防:1.注意選擇衣著

2.及時補充水分

3.注意飲食調節

4.躲避烈日暴晒

5.保證睡眠充足

應急措施:1.離開高溫環境,轉置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休息2.儘快散熱,降低體溫

3.意識清醒的話,可飲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還可以服用防止中暑的藥物

5樓:匿名使用者

1、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立即轉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休息,如走廊、樹蔭下。

2、儘快散熱,降低體溫。可以採取仰臥姿勢,解開衣釦,鬆開衣服。用涼溼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或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

3、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6樓:匿名使用者

迅速撤離,選擇陰涼地休息

7樓:手機使用者

夏季預防中暑的方法:由於身體無法靠汗液蒸發來控制體溫,人就會發生中暑。  症狀:

中暑的主要症狀為:頭痛、暈眩、煩躁不安、脈搏強而有力,呼吸有雜音,體溫可能上升至40°c以上,**乾燥泛紅。如果不及時救治,中暑的人可能很快會失去意識,且程度很深,有可能導致意外的發生。

  預防:因此在夏季登山前一定要準備好預防和**中暑的藥物,如:十滴水、清涼油、仁丹等。

另外,還應該準備一些清涼飲料和太陽鏡、遮陽帽等防暑裝備。  救治:一旦有人中暑,應儘快將其移至陰涼通風處,將其衣服用冷水浸溼,裹住身體,並保持潮溼。

或不停扇風散熱並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直到其體溫降到38°c以下。  中暑者意識清醒,應讓其一半坐姿休息,頭與肩部給予支撐。  若中暑者已失去意識,則應讓其平躺。

  通過以上救治措施,中暑者的體溫如已下降,則改以趕衣物覆蓋,並充分休息否則重複以上措施,並儘快送醫院救治。

8樓:

多喝綠豆水 出門打傘

9樓:

日常方法:糖醋水的效果不錯,都是很簡單的廚房用品,方便實惠!

儘量到涼爽的地方,儘量減少戶外運動!

10樓:單純獨戀

儘快散熱,降低體溫。可以採取仰臥姿勢,解開衣釦,鬆開衣服,用涼溼毛巾冷浮頭部、腋下一級腹股溝等處,或用溫水或酒精拭全身。按照暑期生活指導列的寫就行,,嘻嘻

11樓:匿名使用者

多喝水,煮綠豆沙!注意降溫,不要出去晒大太陽!

12樓:mimi嘟嘟嘴

預防中暑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晒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飲食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

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中暑後的應急處理措施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防治中暑的常備藥物

清涼油 具有清涼散熱,醒腦提神等功效,取其適量塗擦於額角太陽穴或眉角印堂穴處,或塗於鼻孔周圍。

仁丹 具有醒腦安神,清熱祛暑,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等功效,常用於**中暑,頭痛及過食生冷所致的腸胃不適等症。

藿香正氣水 具有祛暑解表,化溼和中的功效。是暑期感冒,消化不良,腹瀉以及食物中毒的首選中成藥。

13樓:孫志超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晒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飲食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

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中暑後的應急處理措施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防治中暑的常備藥物

清涼油 具有清涼散熱,醒腦提神等功效,取其適量塗擦於額角太陽穴或眉角印堂穴處,或塗於鼻孔周圍。

仁丹 具有醒腦安神,清熱祛暑,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等功效,常用於**中暑,頭痛及過食生冷所致的腸胃不適等症。

藿香正氣水 具有祛暑解表,化溼和中的功效。是暑期感冒,消化不良,腹瀉以及食物中毒的首選中成藥。

14樓:甜澀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防護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晒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

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散熱功能不足或障礙引起的危險的高熱

在症狀突發前,有時先有頭痛,頭暈和乏力.通常出汗減少.**灼熱,發紅,常乾燥.

脈率迅速加快,可達160~180次/分;呼吸通常加快,但血壓很少受影響.短暫的定向障礙後,出現神志喪失和抽搐.體溫迅速上升至40~41℃,引起著火樣感覺.

死亡前可有迴圈虛脫.經數小時極高體溫後,存活者可有永久性腦損害.

暴露於高溫環境,突然發生的**灼熱,乾燥,發紅伴體溫>40℃,脈速及神志錯亂或神志不清者,一般很易將中暑與食物,化學或藥物中毒區別.必須排除急**染(如敗血症,腦膜炎)和中毒性休克.任何可能促發中暑的藥物均應考慮到.

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core temperature)達41℃是預後嚴重的體徵;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則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預後.

應立即採取強力措施.若遠離醫院,應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用溼床單或溼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以增加蒸發散熱.在等待轉運期間,可將病人浸泡於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卻,也是一種好辦法.

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警告:應每10分鐘測1次體溫,不允許體溫降至38.3℃,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

在醫院裡,應連續監測核心體溫以保證其穩定性.避免使用興奮劑和鎮靜劑,包括嗎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靜脈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鹽.應經常測定電解質以指導靜脈補液.

嚴重中暑後,最好臥床休息數日,數週內體溫仍可有波動.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晒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飲食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

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運動中暑時如何處理,如何預防運動中暑

運動過程中,如果發生了中暑情況需要做如下處理 當有先兆或輕度中暑時應立即停止運動,迅速離開高熱環境,移到蔭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衣釦 腰帶 敞開上衣,服用解暑片或藿香正氣丸,或飲用清涼飲料 淡鹽水等。如果病情較嚴重,應移到陰涼處平臥,須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流量。之後,再根據不同的症狀,採用不同的處...

中暑後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給愛起個銘 1 當出現中暑先兆症狀或輕度中暑時,應立即離開高溫作業環境,到陰涼安靜地方休息,補充清涼含鹽飲料。民間常用的利痧 也有較好的效果。2 昏倒的患者,應將其迅速抬到環境涼爽的地方,解開衣釦和褲帶,有條件者可在患者頭部 兩腋下和大腿內側等處放置水袋,用冷水 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時用風扇向患者吹風...

中暑的表現都有哪些,中暑的基本症狀有哪些

中暑按病情輕重可分為 1 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中,中暑者出現頭暈 眼花 耳鳴 噁心 胸悶 心悸 無力 口渴 大汗 注意力不集中 四肢發麻,此時體溫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過37.5。c。此為中暑的先兆表現,若及時採取措施如迅速離開高溫現場等,多能阻止中暑的發展。2 輕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現外,還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