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灑脫練習題,孔子的灑脫練習答案

時間 2021-05-07 20:00:11

1樓:蕪苛璩玳

周國平先生說孔子的書讀得很灑脫,做學問、做人也很灑脫

2樓:炫靈貝

孔子提出「恢復西周制度」這是錯誤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英文名字:confucius 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鄒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相傳收**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

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學術貢獻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一書,共二十篇,一萬一千餘字。《論語》就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及其再傳**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仁」是一切理論的中心,所有的關於「仁」、「樂」的規範,都不過是手段,是為實現「仁」這一道德的最後完美服務的。

《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了朝鮮和日本,日本〈大寶令〉還指定它為日本學生的必修課。2023年,傳教士利瑪竇將它譯為拉丁文後,它又被轉譯為意、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在西方各國廣泛傳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

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大。

說到治理國家,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君子**之美,不**之惡」。

在為人處世上,孔子提倡自愛和愛人。孔子對天命持謹慎態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切要看個人後天的努力。

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潮流相背離的,如他政治上的復古傾向,他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他的內斂的人格價值取向等,這一切都不可否認的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需要我們用現代意識對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類文明剛剛露出曙光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為之驕傲的。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

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

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

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

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的灑脫練習答案

4樓:藍精靈黑眼睛

孔子「灑脫」表現在兩個方面:

1.他主張讀書要從興趣出發,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純 學術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孔子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他有常識,知分寸,絲毫沒有偏執狂。他還反對遇事過分謹慎。我們常說"三思而後行",這句話也出自《論語》,只是孔子並不贊成 ,他說再思就可以了。

「真正的人」是什麼人?

人生在世,何必成個什麼器,做個什麼家呢,只要活得悠閒自在,就是個勝似一切的「真正的人」了。

孔子和他4個**聊天時表現了一種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孔子已經表達的很明確了,他的人生態度和曾點是一樣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他教別人灑脫,就是愚弄人的,他把人分為等級的,讓人以自己等級來看待自己

6樓:永奇箕邵美

孔子灑脫與其個人生活經歷關係很大.這符合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論原理.

少時,他生活在富裕的生活環境裡.當然不

必為飢餓等事憂愁.更重要

的是官僚家庭背景使其獲得良好的教育,同時也懂得許多為人處世道理。

中年時,他仕途飛黃騰達,人生得意.自然少了許多憂愁煩惱.五十不惑,他對於人生問題洞若觀火,不必愁眉苦臉.

晚年時,奔波在各諸侯國宣傳自己的"仁"和"禮"學說.但是,當時封建經濟日漸興起,在新興的地主階級腦子裡想的只是如何獲得更廣闊的土地.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孔子的學說與時代背景不符不能維護並實現其利益服務,因而到處遭遇挫折.

這時,我們可以將孔子的灑脫看做自己的憤懣排洩,更是對自己學生的鼓舞.畢竟有很多的學生跟隨他東奔西跑.

最後,我們根據孔子對於"命'的思想無法擺脫而不斷的深化可知他的內心也是很寂寞的.擺脫其神聖光環------一種被後人裝飾上去的光環,我們發現他也是一個普通的人啊-------一個需要精神慰藉的人啊!!!

孔子的灑脫中如何理解孔子對「以德報怨」的質疑

7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也是一個人,不會也不贊成做這種以德報怨的傻事下面孔子和宰我的對話也看得出孔子不是迂腐之人。。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譯:宰我問道:「一個仁人,告訴他說:

『井裡有一位仁人』,他會照著跳下去嗎?」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君子可以去井邊救人,但不能自己也陷進去。人可以被欺騙,但不可以被無理愚弄啊。」

《少年林語堂》讀後感400字400字啊讀後感

8樓:匿名使用者

《少年林語堂》作者是黃榮才。《少年林語堂》是用**的體裁,講述林語堂的童年時光,講述他是如何從童年開始就奠定了自己的性格基礎,選擇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價值判斷。

光的反射練習題

由平面鏡成像特點 物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視力表貼一面牆上,鏡子掛對面牆上與視力表正對。那麼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3米。人只要站在距離平面鏡5 3 2米遠的地方即可。關於 可是有一點我不明白,如果就這麼站在鏡子前面,不就擋住了視力表投在鏡子上的光了嗎?答 你說的很好,說明你很認真 仔細,確實是這樣。但...

朱自清《春》練習,朱自清《春》的練習題

甜甜 小仙 最後的三句話寫了春天是非常新的,也是令人新奇的 像小姑娘的春是美麗的 健壯的青年是寫出春天的健壯有力,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讚美之情。 骨子裡旳柔情 文章寫到這裡,其實可以打住了。但朱自清卻給了我們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尾,使春天的意象變得更為完整 瑰麗,使朱自清的人生 人格變得更加耀人眼目。他連...

七年級英語練習題,英語練習題(初一上冊的)

零碎炊煙 1 what day is your birthday?sep.23rd 2 how old are you?i m fifteen.3 when is your mother s birthday?nov.12nd 4 does any school anniversary in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