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 為什麼說「換位思考」有可能是陷阱

時間 2021-09-02 13:08:09

1樓:紙墨成殤

歷史上因為換位思考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 葉聖陶

葉聖陶先生在教育子女要多為他人著想過舉一一個例子: 一位父親讓兒子遞給他一支筆,兒子隨手遞過去,不想把筆頭交在了父親手裡。

父親就對兒子說:「遞一樣東西給人家,要想著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筆頭遞過去,人家還要把它倒來,倘若沒有筆帽,還要弄人家一手墨水。

刀剪一類物品更是這樣,決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對著人家。」

2、山姆·沃爾頓

美國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蕭條,在這次蕭條中,有90%的中小型企業都倒閉了,一個名叫山姆·沃爾頓的開的齒輪廠也近乎倒閉。於是克林頓賣了自己家裡的東西,買了很多郵票,在向朋友寄信的時候,也在心裡附上兩美元,作為回信的郵票錢。

每個人都被感動了,他們回想了山姆·沃爾頓平日的種種好處和善舉。這之後,山姆·沃爾頓就收到了很多訂單,還有朋友來信說想要給他投資,一起做點什麼,山姆·沃爾頓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

3、拿破崙·希爾

拿破崙·希爾是世界著名的勵志成功大師。有一年,他需要聘請一位祕書,於是在幾家報刊上登載了一則廣告。結果應聘的信件如雪片般飛來。

但這些信件大都如出一轍,比如他們的第一句話幾乎是一樣的。

拿破崙·希爾對此很失望,正琢磨著是否放棄這次招聘計劃時,一份信件姍姍來遲,她的信是這樣寫的:「您所刊登的廣告一定會引來成百乃至上千封求職信,而我相信您的工作一定特別繁忙,根本沒有足夠時間來認真閱讀。因此,我很樂意過來幫助您整理信件。

」4、托馬斯·莫爾

哲學家莫爾在《烏託幫》一書裡說過,金銀遠遠趕不上鐵的用處大,道理 很簡單,為他人著想的人,即便自己給出的只是鐵,於別人來說則會成為金。正所謂:「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一句真心的話,一個安慰的眼神,也會成為別人成功的動力。為他人著想,其實也是一種責任,也是一點一滴的小事的體現,關心別人,時時為別人著想,在關鍵之時,伸出援助手幫助他人,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社會責任。

5、孔子

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予人」,意思是說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強 加而別人,而是要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也就是要多為別人著想。

所以一個人 要學會為別人著想,就好比你種了一盆花,經過細心照料,花兒開了,它回報你的不僅是五彩的斑斕和滿目的生機,它帶給你的,更是一片春天。所以人活在世上,不要只為自己著想,不要只圖自己一時之快,而去傷害別人。不光要有索取,還要有愛心,社會才會變得溫馨和美。

2樓:雨to天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換位思考容易忽視掉自己的地位而陷入其他人的地位。

3樓:妖怪叔叔

如果讓我站在那些沒教養 做事自私自利不為他人考慮的人角度去思考 然後為那些自私的行為找理由找藉口 最終理解包容他們 。。。。如果我真這樣去換位思考 絕對是種羞辱。。。。

4樓:橫蔥直撞

換位思考是騙傻子自己多佔便宜的

5樓:

我不覺得換位思考是陷阱,我覺得有一句古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說的非常正確,你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能換位思考的人是善良的人,是正經的人

6樓:ok清風尚水

只能說知識不夠或自己具備理解和善意惡意……一些感受不足,所以換位思考就有理嘛每個人都會換位思考,只有精確的具備對環境和知識一些足夠的認識才能不是陷阱。

比如說一個人帶刀先捅過去,雙方都不倒,被動手硬特爆。問被動殘忍嘛?

個人感覺怎麼打都不殘忍,這種環境不存在文明。那是面對死我的掙扎。

7樓:凡塵俗人

我們常說「思考方向」「思維角度」,換位思考是為了變換思考的方向角度,使得考慮更加全面,為思考的目的服務……可是,實際生活中人們常常陷入「換位」的誤區,丟失了原有的目的。南轅北轍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案例,原則立場錯誤,再先進的方法,也只能使得離原有的目標越來越遠。

8樓:胸肌變奶了

朱元璋為什麼能成為皇帝,因為他懂帝王術,而古代帝王術的核心就是識人之術。只有識人才能根據不同人的特點用人。而草寇呢,唯一的手段就是拳頭

9樓:隴西紅樂

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樣,最初以為每個人和你想的都一樣,後來發現根本不一樣,所處相同的位置,對事情的想法也不一樣,所以即使換位,也是你假想你在哪個位置的想法,當你真到那個位置,實際想法又不一樣!不通的生活教育背景導致認識不一樣,所以換位思考就是陷阱!

10樓:西魔客

換位思考的另一個名字叫「同理心」

如果有誰覺得「同理心」是一個陷阱,請一定要告訴我,我保證不會對這個人給出「陷阱」。

11樓:匿名使用者

換位思考有主觀成分 而且有些人的位是他自己造成的 這誰也沒法替他

12樓:情深深思哲哲

換位思考要分物件,對豺狼和魔鬼還要換位思考嗎?

13樓:無名

只有主動的從一個思維角度想通,沒有被動的轉換思維角度去想,否則 就成了多元論了。

人對有型質的認知道路只有客觀,人對無型質的認知道路只有主觀。

定理的認知途徑只存在客觀,公理的認知途徑只存在主觀。

14樓:易道

換位思考有助於一個人拓展格局,提升判斷問題的綜合能力,但是,也可能讓自私自利的人得寸進尺,就象你的誠懇成了別人眼中的愚蠢一樣!

15樓:喬巴的鼻涕

換來換去還是自己,小人換位思考還是小人,君子之腹他們理解不了。

16樓:放飛夢想

換位思考只適合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使用,這是先決條件,如果我們站在美國的角度換位思考,我們現在就該按美國的要求停止發展,自廢武功,永遠給美國打工,這顯然是個陷阱,

17樓:湘煞池寬

在強調換位思考的時候,自己的信心就已經處於下風滴畢露無疑了。真正的強者,一定不會動輒換位思考,而是剛硬如鐵滴凌厲頤指,這不是霸道,是基於睿智的堅守。

18樓:不是有點壞

換位思考,換位怎麼換?換到哪個位置?是換個角度還是換個角色?換錯位就有可能是陷阱。

19樓:匿名使用者

既然旁觀者清,那虛心冷靜地去問旁觀者啊。

另外,人到一年年齡,應該有一定自己判斷事情的工具了吧,比如說批判性思維啊。

20樓:分享生活

換位思考指的是你換一種思考方式或者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上來思考一下。

21樓:匿名使用者

換位思考的結果常常是隻換位,思維慣性沒換。

如何避免落入到這個陷阱中呢?最好就是辯證思考,換位不是目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換位思考不是絕對的!

為什麼總有人口頭在說換位思考?我想問問他們懂換位思考嗎

22樓:肖明鑫秋

道理誰不懂,會做的有幾個,自信點自己舒服就行,你管他呢

23樓:

朋友,我覺得他倆是在戀愛的邊緣試探,打情罵俏,人家的相處方式可能就是這樣。你換位思考你是這個女生氣成這樣還和他吵架?

24樓:日落西山紅霞沒

對呀你可以說如果是你又該怎麼辦呢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30

25樓:有點意思si兒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又稱明辨性思維或思辨思維,是當今社會下炙手可熱的話題,「思辨」這個哲學術語早在儒家經典的《四書》的《中庸》中就有記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由於目前國內還不夠完善的教育體制,使我們的孩子批判性思維的缺失,無數國內教育機構也把它作為賣點。

1、當別人告訴你一件事的時候,要問問自己: who - 這是誰在說?熟人?

名人?權威人士?想想看,誰在說這句話,重要不重要?

what -他們在說什麼?這是一個事實(fact)還是一個想法(opinion)?他們說話有足夠的根據麼?

他們是不是有所保留,有的話出於某種原因沒說出來? where - 他們在**說的這些話?在公共場合,還是私下裡?

其他人有機會發表不同意見麼?

2、why is it important? 時時要提醒自己事情的意義和重要性 how do i know? 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看方法對不對 who is saying it?

想一想說話的人是居於什麼立場,受過什麼影響?(讓孩子去考慮到這個層面,實屬不易) what else,what if? 除了這種說法(觀點),還有其它看法和可能麼?

3、學會表達觀點,並用事實和邏輯去支撐! 除了提問題,critical thinking 還表現在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觀點,並用事實和邏輯去支撐自己的觀點。 比如,在一個美國學校裡,為了鼓勵孩子的思辨,還把這些基本的思考模式做成引導句(prompts)海報貼在教室的牆上,讓孩子隨時可以看到、想到,這樣也就一點點把好的思維習慣培養起來了。

26樓:吾道以一貫之

批判性思維,我的理解就是否定,然後否定之否定,通過這種方式來確定真。

至於如何培養,送一句格言吧。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7樓:匿名使用者

批判性思維:就是對所面臨的事物站在挑刎的的立場上對其進行反面思考的習慣;至於如何培養:只消養成對任何來臨的事物和問題,都首先在頭腦裡問個為什麼,並站在其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上進行假設或處置並就此得出結論,然後以此結論朝對方發難或疑問,以使事情得到更完滿的處理!

28樓:星星點燈

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訓練內容並非深不可測,家庭就可以輔助孩子做好最基礎的訓練。何為批判性思維?16個字足以概括。

「態度開明」,能夠接受外來的不同意見;「細緻認真」,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細;在細緻認真的過程中構建很好的「問題意識」;在發現問題後去解決問題的時候,要符合「邏輯理性」規則。

對於家庭來講,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首先是理性態度的培養,即凡事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其次要心態開明,能夠聽得進去不同意見,不排斥其他,也不封閉自我。包括做事仔細認真,也都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滲透培養孩子的。

當然,相對而言,問題意識和邏輯理性並不容易培養,家長可以做一些輔助的工作,比如多帶孩子去書店,多向孩子提出幾個為什麼、是什麼、什麼是。當孩子對為什麼、是什麼、什麼是形成思維習慣後,這種思維方式就會被學生帶入到學習、思考的過程中。

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再造,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每個家長都應該盡好一分力量。同時,批判性思維是學習核心能力的再造,如果該能力構建好了,對中國教育體制下的學習通道同樣有益,學生學得自如、應用自如,不僅能夠學其然,更能學其所以然。

29樓:匿名使用者

批判不僅要有質疑的勇氣,有表達自己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而且要考慮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樣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30樓:匿名使用者

思考,學會批判的思考,否定的去看問題,不要講事情先入為主的定為終極答案,有些事沒有對與錯之分。類似猜想與反駁,可以讀讀波普爾的著作和思想介紹。批判理性主義

31樓:註冊占星師

學學審美性思維吧,

批判幹什麼呢?

凡是存在的必有合理性,

天地只有一個「和」,不和不生萬事萬物。

有批判必有取捨,

不批判才能不捨,也不取。

只有審美。

西方人的思維是偏激的,

我們不要忘記了東方的圓融無礙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有點意思si兒 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又稱明辨性思維或思辨思維,是當今社會下炙手可熱的話題,思辨 這個哲學術語早在儒家經典的 四書 的 中庸 中就有記載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由於目前國內還不夠完善的教育體制,使我們的孩子批判性思維的缺失,無數國內教育機構...

什麼叫做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有啥區別

批判是對錯誤的思想 言論或行為做系統的分析,加以否定。從物件上來看,是本身不對的事物,產生的是一種行為。我把它理解為一種高階形式的批評,帶有一定的邏輯性。而批判性思考,是敢於質疑的理性的邏輯思維,是對現象 觀念 想法的一種態度,一種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經驗,敢於質疑所謂真理的態度。或者說是思考思考,即...

為什麼國內大學沒有很重視批判性思維的教育

咋沒有呢,從高中就開始以議 體為主了,正反兩種方面都要講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中國學生髮展批判性思維是非常困難的 首先,應試教育使學生的思維僵化了 其次,文化上來講,中國主要還是儒家思想,儒家是想和道家是想的一個區別在於,儒家思想好比給人的衣食住行建立了iso標準,比如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君君臣臣父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