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四顆糖表現了什麼?尊重可以嗎

時間 2021-09-13 13:33:44

1樓:番茄炒蛋

當然是啦,還說明他非常愛小孩子,現在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已經絕跡了,真可惜

2樓:康忠珏

「四顆糖果」的故事之所以在教育界傳為佳話,併為後來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就在於它蘊含一種難能可貴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種高超的教育藝術。它看起來平淡無奇,卻觸及了孩子的心靈;聽起來缺乏力度,卻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今天,在如何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它對教育工作者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

寬容孩子。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現象,對此要有一顆寬容之心。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對成年人的標準去「套」。

然而現實中,有的教育工作者對犯了錯誤的孩子,總是懷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動不動就聲色俱厲地訓斥,命令孩子寫檢查,甚至對孩子採用罰站、打罵等簡單粗暴的方式。好像不如此就不足於顯示師長的「威嚴」,就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殊不知,這樣做極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既不利於改正錯誤,也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

當然,寬容不是沒有原則,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從實際出發,依據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讓孩子在充滿和諧的氣氛中接受教育,反思自己,認知事理,從而自覺主動地改正錯誤。 堅持正面教育。孩子需要表揚,做了錯事的孩子也不例外。

正面教育可以激發孩子的榮譽感和自信心,幫助孩子解開思想上的疙瘩,促使孩子知錯就改。但有些教育工作者不諳此道,目光總是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甚至「哪壺不開提哪壺」,專揀孩子的缺點、短處來教育孩子,這是很令孩子反感的。對孩子多些肯定少些批評,多些表彰少些挖苦,多些獎勵少些懲罰,這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樹立的觀念。

與孩子平等對話。不要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犯錯誤的孩子,那樣會在某種程度上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由此導致孩子喪失進取心,最終發展到破罐子破摔。近年來,這方面的教訓不時見諸報端,確實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覺。

善於和孩子交朋友,在平等溝通與交流中達到教育的目的,應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

陶行知與四顆糖的故事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3樓:匿名使用者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往往能從學生的一件小事中發現問題,真是難能可貴。給學生的第一塊糖說的是學生守時,第二塊糖說的是學生懂得尊重別人,第三塊糖說的是學生有正義感,第三塊糖說的是學生知錯就改。

陶行知沒有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委婉的指出學生的錯誤,他處理多麼妥當啊。俗語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知道作為學生從小就應磨練自己的品格,但做事應講究方法,而不應把好事做成壞事,老師發現更應及時引導,把他們引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陶行知教育孩子既講方法還有分寸,處理的恰到好處,多麼值得我們教師學習呀。

故事如下:

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裡,而我卻遲到了。

」男生驚疑地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

」男生更驚疑了。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擴充套件資料

陶行知的主要貢獻: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不僅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細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創新猶如一根金線,貫串於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個部分。

創新在這裡指革除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舊」,創立與社會、歷史進步相符的「新」。創新還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掙脫教條的束縛,從僵化習慣性思維中走出來的含義。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創新,也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他針對舊教育把培養「人上人」作為目標的現象,指出新教育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中人」。

早在他創辦南京安徽公學時就為這所學校提出三個教育目標:研究學問,要有科學的精神;改造環境,要有審美的意境;處世應變,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4樓:淺唱阿飛

給成功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對別人成功的敬佩、讚美與追求;給失敗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對別人失敗後的東山再起充滿信心,是對失敗者心靈創傷的良好醫治。

對人的信任,對人的支援,是翅膀賴以飛翔的空氣。後進生往往缺點不足較多,他們經常聽到的是批評,遇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目光。

賞識和鼓勵,寬容和體貼。

陶行知的四塊糖表達的是什麼教育思想

5樓:思維拼湊

思維:陶行知先生的四顆糖的教育,不罵不吼,讓孩子主動認錯

6樓:牟盼夏侯

寬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對學生要學會寬容和鼓勵,抓住小孩的特點,自我改正不足。學會「順摸」。與學生站在同一思維水平線考慮問題。

7樓:

~一起心正則❤️~~

陶行知四塊糖的故事運用了哪些德育原則

8樓:

在培養學生品德時,循循善誘的效果比較好,要比傳統教育下的粗暴對待效果好得多。

面對王友的錯誤,陶行知既沒有批評更沒有打罵,而是換了一個角度,用充滿賞識的心態,從錯誤中發現學生誠實守信、尊眾師長、為人正直、敢於承認錯誤的優點,並及時給予讚揚。陶行知用賞識喚醒學生的良知,讓學生主動承認錯誤、接受教育,從而在心靈深處產生改正錯誤、完善自己的願望。

現實生活中,發現孩子的錯誤並不難,難的是從錯誤中發現孩子的優點,並用賞識的態度和語言設計充滿愛心的教育場景,在對孩子的賞識中完成「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9樓:匿名使用者

陶行知用獎勵的辦法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充分說明他是一個富於愛心和智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是藝術.

10樓:漫步白雲端

【德育原則】:

1、導向性原則:德育教育有方向;

2、疏導性原則:因勢利導,講明道理,循循善誘,以理服人;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尊重信任,嚴格要求;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相結合原則;

5、因材施教原則:注重個別差異,採取不同措施;

6、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

7、長善救失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8、知行統一原則:理論聯絡實際;

9、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家校聯合。

11樓:在留園聽海的螃蟹

陶行知運用了德育性原則中的疏導性原則;尊重信任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遇事沉著冷靜,不急於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