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文學思想貢獻是什麼,曹操在文學史上的貢獻是什麼?

時間 2021-10-14 20:56:22

1樓:

曹操在文學上的功績,還表現在他對建安文學(見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設性作用上,建安文學能夠在長期戰亂、社會殘破的背景下得以勃興,同他的重視和推動是分不開的。劉勰在論述建安文學繁榮原因時,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文心雕龍時序》)。事實上,建安時期的主要作家,無不同他有密切關係。

曹丕、曹植是他的兒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託庇於他的蔭護。可以說,"鄴下文人集團"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質條件基礎上形成的;而他們的創作,也是在他的倡導影響下進行的。

2樓:啊幾年級

為全國儘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

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

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3樓:婷婷

建議你檢視羅宗強先生的《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 中華書局出版。

這是本非常非常好的書。他就是從文學思想、思潮這個角度來評價作家的。對你的問題再適合不過了。

曹操在文學史上的貢獻是什麼?

4樓:蒼白咖啡布丁

曹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他又是漢末傑出的文學家和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他一方面憑藉政治上的領導地位,廣泛地蒐羅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學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創造性的作品開創文學上的新風氣。

他的詩全部都是樂府歌辭,史家說他「御軍卅餘年,……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確是實錄。這些樂府歌辭雖沿用漢樂府古題,卻並不因襲古辭古意,而是繼承了樂府民歌「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的精神,「用樂府題目自作詩」(清方東樹語),反映了新的現實,表現出新的面貌。

曹操的一部分樂府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如《薤露行》描寫了漢末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召四方軍閥為助、以致董卓作亂京師的事。與此相關的還有《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獻帝初平元年關東州郡起兵討伐董卓,但是會師之後,渤海太守袁紹、淮南尹袁術等軍閥卻為爭權奪利而自相殘殺。這首詩便是繼前詩之後反映了這一史實。詩末六句概括地寫出了軍閥混戰所造成的慘象,並流露了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蒼涼激楚,形象鮮明。

由於這兩首詩都是用樂府舊題而寫時事的,所以明人鍾惺說:「漢末實錄,真詩史也。」

曹操的《苦寒行》、《卻東西門行》也是反映漢末動亂中的軍旅征戍生活。前者說:「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描寫山路行軍的艱苦,歷歷如見;後者說:

「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抒發征夫懷鄉之思,也深切感人。

曹操的另一部分樂府詩則表現了他的統一天下的雄心和頑強的進取精神。這類詩悲歌慷慨,具有更濃厚的抒情氣氛。《短歌行》是其中的代表。

全詩共八解,開頭兩解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功業未成的深沉感慨。接著通過思念賢才、宴飲嘉賓的描寫,表現了他愛才若渴的心情。末解寫道: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現了他搜攬人才以完成統一事業的巨集偉懷抱。全詩在深沉的憂鬱之中激盪著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緒,我們可以感覺到在混亂的現實中建立功業的艱難和詩人堅定的信心。這首詩經過幾個低昂迴旋,把詩人起伏不平的心情,複雜多端的感慨,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藝術成就也是很高的。

其中三、四兩解,或半章或整章襲用《詩經》成句,使人毫不覺得,也是它藝術上的特點。此外,他的《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現了老當益壯的志士胸懷。

《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粲爛,若出其裡」,則通過遼闊雄壯的滄海景色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可說是我國詩史上的一首比較完整的寫景詩。

曹操的詩極為本色,藝術上的顯著特點是用樸質的形式披露他的胸襟,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他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所以詩也是「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儘管在語言形式上極接近漢樂府,卻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曹操的詩不僅對建安文學有開風氣的作用,由於創造性較大,對後代文學也有重要的影響。他的以樂府古題寫時事的作法對後來的新樂府詩有很大的啟示。從他這種舊題新事樂府到杜甫的「即事名篇」的新題事樂府,再到白居易等人掀起的新樂府運動,可以清晰地看出一脈相承的發展。

另外,《詩經》以後,四言詩很少佳篇,曹操繼承了「國風」和「小雅」的抒情的傳統,創造出一些動人的篇章,使四言詩再一次放出光采。後來嵇康、陶淵明等人有成就的四言詩都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

曹操又是「改造文章的祖師」。他的文和詩一樣富有創造性。漢代散文,由於受辭賦的影響,趨向駢偶化,各種體裁的文章也往往形成某種固定的框框。

曹操的散文只是用簡潔樸素的文筆把要說的話自由地寫出來,卻自有鮮明的個性。如《讓縣自明本志令》,用簡樸的文筆把他一生的心事披肝瀝膽地傾吐出來,具有政治家雄偉的氣魄和鬥爭的鋒芒。文中說: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些話是非曹操不能道的。曹操這種「清峻」「通脫」的散文風格表現了建安散文的新風貌,對魏晉散文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5樓:荼縻胭脂

1、借樂府古題寫實事

2、發展了四言詩

3、開建安一代詩風

6樓:刀叢裡的詩詞

1 曹操開創了以樂府寫時事的傳統,影響深遠。建安作家以及從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許多詩人,他們擬作的大量樂府詩,都可以說是這一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2 對建安文學所起的建設性作用上,建安文學能夠在長期戰亂、社會殘破的背景下得以勃興,同他的重視和推動是分不開的。

3 曹操的散文多是應用性文字,大致可分表、令、書三大類。這些文字的共同特點是質樸渾重、率真流暢,從東漢以來,散文出現了駢化的趨勢,至漢末而漸顯;一般散文作者開始講求對偶、注重用典。而曹操以其平易自如、質實明練的文體,在當時獨樹一幟。

曹操對當時的社會有貢獻嗎?

7樓:繼潤

有,曹操統一北方,使北方的百姓免於戰火,為晉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8樓:匿名使用者

有貢獻,「三曹」不但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而且也是建安文學的領袖人物,他們對中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曹操詩作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①能衝破傳統文人偏見的束縛,接受漢樂府民歌的影響,運用樂府古題抒寫現實的生活和感情,繼承併發揚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開文人擬古樂府進行詩歌創作的端緒。

②能真實地反映出當時悲慘的社會實況,並由此表現出強烈的建功立業的進取要求,具有一種慷慨悲涼之氣,強烈地騰發出這一時代詩歌所特具的積極精神,所以在開拓一代新的詩風上居於主導地位。此外,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儘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9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有,他統一北方,為後來晉朝一統全國,結束戰亂做出極大貢獻,同時,他致力於北方的經濟、農業、文化發展,並對之有極大貢獻。

談談曹操詩文的地位與貢獻

10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的詩歌,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闢新蹊﹐不受束縛,卻又繼承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輓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

《步出東門行》原是感嘆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述一統天下的抱負及北征歸來所見的壯景。可見曹操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歌,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亦影響了後來杜甫白居易等之文風。

曹操詩的內容大致有三:反映漢末動亂的現實、統一天下的理想和頑強的進取精神、以及抒發憂思難忘的消極情緒。

漢末大亂,曹操又南征北討,接觸的社會面非常廣大,故多有親身經驗和體會如《蒿里行》謂漢末戰亂的慘象,見百姓悲慘之餘又見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故後人謂曹操樂府「漢末實錄,真詩史也」。

曹操生於官宦,對天下具有野心,故懷有統一之雄圖,《短歌行》有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資明證。其進取之心亦可見出,如《龜雖壽》言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言己雖至晚年仍不棄雄心壯志。

一代嫋雄,縱風光一世,亦有星落殞滅之時。曹操對此也感到無能為力,只有作詩感嘆,無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傷,《秋胡行》之低沈情緒,《陌上桑》等遊仙作品中都可見他的消極情緒。

曹操的詩歌形式是十分創新的。他尤擅寫五言體和四言體。《蒿里行》原是雜言,曹操卻以五言重寫,非常成功。

四言詩方面,本自《詩經》之後已見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卻繼承了《國風》和《小雅》的傳統,反映現實,抒發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均是四言詩之佳作,使四言詩重生而再放異彩。曹操詩文辭簡樸,直抒襟懷,慷慨悲涼而沉鬱雄健,華美辭藻並不常見,惟形象鮮明,如《觀滄海》一詩: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寥寥數筆,即能以遼闊的滄海景象,表現詩人的胸襟,不加潤飾。

曹操在什麼時候死的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沛國譙 今安徽省亳州市 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 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儘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 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

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與劉備結盟抗曹。由於知道魏軍大都不諳水性,諸葛亮和周瑜決定用火攻。假意投奔魏軍的龐統建議曹操,把魏軍的船隻用鐵索連起來,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議。周瑜打黃蓋,黃蓋假意投降魏軍,在諸葛亮推算出東風將至的時候,帶著數十隻裝滿了柴草的船去投奔魏軍,接近魏軍的船隻時,黃...

歷史上的曹操與文學上的曹操有什麼區別

區別大了,歷史上是一個有政治抱負,文學造詣高的人,是一代梟雄,但在文學作品 三國演義 中成了一個奸雄,文學上曾說過,有一次曹操軍心不穩,因為糧草不濟,曹操殺了糧官說是糧官中飽私囊,但是在歷史上這個糧官叫棗袛,曹操十分器重他相當於劉邦的蕭何,在那次軍心渙散的時候他自刎並自己貼出公文說是自己中飽私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