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問題,隋朝開鑿大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說明理由,(左右 別太多字,但也別少得太離譜)

時間 2021-10-14 23:21:20

1樓:匿名使用者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京杭大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

大約2023年前,吳王夫差挖邗溝,開通了連線長江和淮河的運河,並修築了邗城,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202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2023年。在漫長的歲月裡,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

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了兩百餘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後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代人工天河。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水道」。

價值堪比長城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 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

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

解放後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

古老的京杭運河將來還要成為南水北調的輸水通道。 (1)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 (2)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糧北運。

自己整理下別照搬下來

2樓:匿名使用者

大運河開通後,貫穿南北,連線五大水系,全長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聯絡,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加強我國統一,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起著重大交流。但同時也給隋朝人民帶來巨大的負擔。

總的來說,利遠大於弊。

好不容易找到的大一的中國史教材中如是說……

3樓:匿名使用者

1、佔用了大量的民力財力物力,增加了人民的徭役賦稅的負擔,進一步激化了統治者與人民的矛盾;2、有利於從南方到北方的漕運,有利於加強**對地方的控制;3、促進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4樓:匿名使用者

1、對隋當然是壞事。濫用民力,激化社會矛盾。隋亂的爆發點就是因為三徵高麗及開鑿大運河,開通以後還能讓隋煬帝乘船南遊,更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也加重了官僚階層的壓力。

同時南遊後京都不穩,否則李淵那這麼容易攻佔長安。

2、對後世當然是好事。(1)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 (2)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糧北運。

七年級歷史列舉題,七年級上冊歷史試題

1 21世紀的教育主題?個性發展?這不是歷史吧 2 文藝復興時期 人文主義。啟蒙運動時期 理性 科學。20世紀初的中國 民主 科學 德先生和賽先生 3 伏爾泰 盧梭 孟德斯鳩 狄德羅 啟蒙運動四大思想家 1.讓青少年學會共處,學會關心,學會合作,學會共同生活。4 分 2.探索自然 認識人生的意義 追...

七年級上生物問題,七年級上生物問題

闊實魯 86 結構 光能 化學能 87 葉綠素 88 有機物 水 二氧化碳 忘了 線粒體 有機物 氧氣 線粒體 二氧化碳 氧氣 能量 生命活動 有機物 能量 89 陽光 90 光合作用 養活 逍傲雪 86 細胞器 光能 化學能 細胞器 87 葉綠素 88 葡萄糖 水 二氧化碳 葡萄糖 能量 線粒體 ...

七年級歷史期末試卷問題?

1 隆中對諸葛亮提出的三天戰略方針 1 三足鼎立 2 圖取荊州,再圖益州 3 結交孫權,抗擊曹操。2 所謂成王敗寇,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把曹操塑造成了反面人物,畢竟他是篡奪了大漢朝的天下,而材料中是史實。曹操是時代的梟雄,所謂歷史上打江山哪有不殺人的。1 戰略方針 1 不跟曹操抗衡 2 結交孫權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