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和愛國主義聯絡在一起

時間 2021-10-15 00:16:12

1樓:天天看你苦笑

因為大部分地區的傳說中,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屈原而來的,屈原偉大而讓人感動的愛國事蹟,讓端午節和愛國主義聯絡在了一起。

公元前278年,秦軍滅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又無可奈何,但又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五月五日這一天,他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不久,他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相傳在屈原死後,楚國的百姓異常悲痛,自發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其中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等食物,把它們丟進汨羅江裡,以免魚蝦去啃食屈原的身體。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拿了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逐漸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就和愛國主義聯絡在了一起。

擴充套件資料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諸如扒龍舟、浸龍舟水、食粽、佩香囊等等,都是流傳已久的端午習俗。而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其間又以祭弔屈原之說流傳最廣。

相傳公元前278年,流放汨羅江畔的詩人屈原聽聞楚都被攻陷後自沉於汨羅江,沿岸百姓紛紛引舟搶救並拋灑食物以防魚蝦傷害屈原的遺體。在這個麥黃粽香的節日裡,人們無論是吃粽子還是划龍舟,也都是在紀念和傳承屈原身上的愛國主義之魂。

「家國兩相依,有國才有家」。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最自然、最樸素的情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儘管處境艱難,但屈原依然「憂天下之所憂,痛人民之所痛」,赤誠的愛國心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盡顯無遺。

「丈夫矢志,為復國興」的楊靖宇、「忍辱淡生死,負重衛家邦」的趙尚志、「我死國生,從容去,國殤民慟」的張自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懷,也激勵著眾多愛國志士忠貞為國、前赴後繼。

2樓:考農買倚

因為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現在的人過外國的節日更熱衷於過我國的傳統節日,所以過端午節也是愛國的一種表現。而且端午節也是我國文化傳承的一種表現,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當然也算愛國

端午節為什麼和愛國主義聯絡在一起

清溪看世界 因為端午節的起源之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屈原憂國憂民 無私的愛國之人自古就受人愛戴。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目的就是要教育人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立志為國家富強 民族進步 人民幸福貢獻智慧和力量。屈原的詩詞氣勢恢巨集 震古爍今 歷久彌新,是中國文學史 思想史上的一座不朽...

民主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區別是什麼,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區別是什麼?

峽江車上 民主主義是人民有參與國事或對國事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的主義。人民在實質上而不是在形式上有決定國家大政方針的權利,民主是使得人民辛苦勞作的發展成果真正為人民所共享的唯一手段,是預防腐敗的最好利器。民族主義,簡言之,即指將自我民族作為政治 經濟 文化的主體而置於至上至尊 價值觀考慮的思想或運動...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和大蒜,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吃粽子

早在春秋時期粽子就出現了,到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而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靈的。因為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 惡日,必須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舉行祭祀活動,以除瘟 驅邪 求吉祥。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都是承襲傳統的表現。吳江農諺有云 端午不吃蒜,鬼從門前鑽。端午吃大蒜,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