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正康三年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出自唐朝的畫家張璪,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不朽名句。簡單的說,「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內心的感悟。意指畫家應以大自然為師,再結合內心的感悟,然後才可創作出好的作品。
張璪,生卒年不詳,可能是盛唐時的人,和王維同時期或稍晚。擅用水墨畫山水松石,畫鬆曾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作生枝,一為枯枝,使人有「潤含春澤,慘同秋色」的感覺。有一句成語「雙管齊下」,可能典出於此。
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相似而易被混為一談的,前有六朝的姚最,後有北宋的范寬。
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樑至陳時的畫評家,在他的作品《續畫品錄》中提到:「學窮性表,心師造化。」「性」指的是「本質」,「表」指的是「現象」。
意指對事物外在現象和內在本質都有透澈的認識,用自心去領會自然的法則。這裡的「造化」,除了指自然風景外,多少含有精神層面的「大自然執行的法則之義」。
范寬(?-1026),北宋山水畫四大家之一,早年學五代的荊浩及北宋前輩李成。雖然有所得益,總認為「尚出其下」,便決意到大自然中「對景造意」,強調「寫山真骨」,終於自成一家。
他住在終南、大華山的林麓間,常常為體會山川之真貌,獨自入山林經旬不歸,深入觀察、寫生,所以他得山川之真貌、真情和真骨,人亦磊落不羈如山如川,畫出了中國山水畫最有名的作品《溪山行旅圖》,表現出一種山川凝重森然逼人的陽剛之美。范寬以一句話總結他的領悟:「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
」(《宣和畫譜》)這裡的「物」,指的也是大自然。意指臨摹古人的畫法,不如直接向大自然學習,而只知學習大自然的外貌、表象,又不如從自己的生活體會、心靈上的感受,去汲取創作的養份。
不過,這是范寬在「師法古人,師法自然,師法自心「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後,得出的結論。如果初學者只知以自心為師,目無古人,對自然又疏於觀察與寫生,那恐怕將會走錯路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我暈暈暈 這不是中國話論作業啊 你是我那位同學?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含義是什麼?請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談談你的理解。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名詞解釋。 20
3樓:文化永生
「外師造化bai
,中得心源du」是唐代畫
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zhi創作理論。是dao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回化」理答論的代表性言論。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內心的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藝術創作**於對大自然的師法,但是自然的美並不能夠自動地成為藝術的美,對於這一轉化過程,藝術家內心的情思和構設是不可或缺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出自唐朝的畫家張璪,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不內朽名句。簡單的說,「容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內心的感悟。意指畫家應以大自然為師,再結合內心的感悟,然後才可創作出好的作品。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八個字概括了客觀現象——藝術意象——藝術形象的全過程。這就是說,藝術必須來自現實美,必須以現實美為源泉。但是,這種現實美在成為藝術美之前,必須先經過畫家主觀情思的熔鑄與再造。
必須是客觀現實的形神與畫家主觀的情思有機統一了的東西。作品所反映的客觀現實必然帶有畫家主觀情思的烙印。
5樓:凌墨茗琴
唐中期畫家張璪名言,強調通過摹寫自然山水來傳達人物的主觀性情。——出自大學課本《中國美術史》
唐代詩人張志和,唐代詩人張志和是個著名的什麼
張志和 732年 774年 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 左金吾衛錄事參軍 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唐肅宗曾賜給他奴...
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他又自稱為什麼
地煞 張志和又自稱為煙波釣徒,玄真子。原文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 732年 774年 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 左金吾衛錄...
張師娃 和 長安無痕 的篆體字怎麼寫
首先你要有一支毛筆,然後沾點墨汁,然後拿手寫,不能拿腳寫,謝謝,望。篆體 漢字古代書體之一,也叫篆書。是對古文字的統稱。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古人認為篆書為倉頡所造,其實是不可信的。一種文字的產生是要經過一個較長的醞釀發展過程的,不可能有一個人在短時期能完成。廣義的篆體包括隸書以前的所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