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二物理的問題,一個關於初二物理的問題

時間 2022-03-03 02:45:04

1樓:匿名使用者

)聲現象

1.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電、力等的物理現象。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遞聲音。

3.聲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快,音調越高。

②響度: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不同物體的音色不同。

4.人們聽到聲音的基本過程:

①鼓膜的振動 → 聽小骨及其他組織 → 聽覺神經→ 大腦

②頜骨、頭骨 → 聽覺神經 → 大腦

5.聲音的作用:傳遞資訊和傳遞能量(能舉例說明)

6.凡是影響人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聲音都是噪聲。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

(2)物態變化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單位:攝氏度( ℃ ) 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 0℃ ; 沸水的溫度 —— 100℃

2.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製成的。常用的液體有水銀、酒精、煤油等。

3.溫度計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

玻璃泡全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讀:○1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2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液麵;

○3讀數時眼睛要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

4.體溫計: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將水銀甩下去。

5.物態變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熱。

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昇華;昇華要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要放熱。

6.常見的晶體有冰、海波、各種金屬;非晶體有蠟、瀝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別出晶體與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圖象。

7.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但溫度不變;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但溫度不變;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溫度不斷上升;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溫度不斷下降。

8.汽化有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

○1沸騰:

a.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b.沸騰條件:①達到沸點; ②繼續加熱。

c.沸騰時的特點:液體在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不變

○2蒸發:

a.定義:在任何溫度下,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氣化現象。

b.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液體溫度的高低:溫度越高,蒸發越快; 液體表面積的大小: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

c.蒸發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9.能解釋日常生活中各種物態變化現象。如:霧、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種「白氣」、窗邊的冰花、衛生球變小、燈管變黑、燈絲變細、冰化成水、鐵水濤成鋼件等。

10.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海拔越高,氣壓越高,沸點越高。)

(3)光現象

1.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 v = 340 m/s

3.元電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點知識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鐳射引導掘進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準時用到的「三點一線」、小孔成像等都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得到的。)

2.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陽、螢火蟲等。

○2人造光源:如電燈、手電筒、蠟燭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光在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同面)

②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規律:

①光從空氣進入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②光從其他介質進入空氣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平面鏡成像特點:

①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等距)

③像與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垂直)

④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虛像)

6.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反射有兩種: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能舉例說明)

8.紅外線的作用 紫外線的作用。

① 紅外線搖控

①殺菌作用

②紅外線夜視儀

②使熒光物質發光來判斷物質的真假

③探測病人的健康情況

③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鈣的吸收

9.光譜太陽光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4)透鏡及其應用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

3.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軸、焦點、焦距。

5.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與焦距關係 像距與焦距關係 像的正、倒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u>2f f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2f 不 成 像 u f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幻燈機: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顯微鏡:

目鏡:起放大作用;物鏡: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望遠鏡:

目鏡: 起放大作用;物鏡: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7.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形成的原因。 矯正:近視眼用凸透鏡矯正(凸透鏡為負);遠視眼用凹透鏡矯正(凹透鏡為正)。

8.透鏡焦度:φ=1 / f ( f →焦距

2樓:

2m的負一次方。。。。。 這個負一次方是說m這個單位的負一次方

初二物理簡單的問題,初二物理一個簡單的問題

頻率小於20赫茲的聲波的確是次聲波,因為能量太小,所以傷害極小,無傷害。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振幅 振動的幅度 與頻率無關。揮動的手臂是聲源 小於20不是次聲嗎,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就覺得很奇怪,是不是我 弄混了?次聲不是全都有害小於20是次聲 振動的幅度和頻率有什麼區別...

幾個關於初二物理的問題

1.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和經歷 當你吃餅乾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時,如果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自己會聽到很大的咀嚼聲,這說明 骨骼 能夠傳聲 但是你身旁的同學往往卻聽不到明顯的聲音,這是因為骨傳導時,聲音損失的能量少,響度較大 而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聲音分散後響度減小,所以你身旁的同學...

(初二)關於一些物理問題

1 d 因為是倒立 放大的像所以f 焦距 小於u 物距 小於2f 2倍焦距 又因為倒立 放大的像成在距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所以40大於2f,所以f小於20 所以選d 2 d 額。這個怎麼說呢 自己做一下實驗吧 3 實物與虛象之間所夾的距離是玻璃板的厚度的兩倍。所以厚度為5mm 4 你學分式了嗎?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