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2樓:為北北觀音
1】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寫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啟迪智慧。
2】勤奮是探求知識的舟楫,思維是探索知識的方法,請教是學習知識的妙招,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途徑。
3】學好靠信心,求教靠虛心,探求靠專心,長進靠恆心。
4】勤奮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思考是理解知識的利器,讀書是掌握知識的捷徑,練習是鞏固知識的方法,討論是理解知識的妙招,探求是創新知識的途徑。
3樓:古人學問
先解釋「學問」。這是文言文中的雙關表達,一方面是名詞「學問」,另一方面則是動詞「學」和「問」。語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附上全詩解釋:
陸游 《冬夜讀書示子律》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是陸游的一首教子詩,名字叫《冬夜讀書示子律》,作於寧宗莊元五年(公元2023年)底。詩人就知識的獲取,從兩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氣力,一是「要躬行」。
詩中表達的思想不僅是冬夜讀書的體會,更是詩人勤奮學習的經驗總結。
詩的前兩句,從古人的經驗談起,其中「無遺力」三個字,概括了古人做學問用功程度;詩的次句,既道出了做學問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也強調了「少壯功夫」的重要。告誡兒子在年輕時抓緊大好時光努力學習,莫讓年華付水流,只有重視了「少壯功夫」,將來才會有所成就。
詩的後兩句則是從書本知識與實踐的關係著筆,強調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比較淺薄,要經過親身實踐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要躬行」至少有這樣兩層意思:一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在學習過程中的動腦、動手、動嘴就是學生的一種「躬行」。
我們現在不是提倡「啟發式」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嗎?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問、討論、練習,就是學生的一種實踐活動。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沒有學生的「躬行」參與,就幾乎無法進行,即使古人學習內容以文史為主,學習過程也有一個「躬行」問題,學了文章詩篇要背誦,是一種「躬行」,不是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古訓嗎?
懂得了文章的起承轉合,還要自己練筆寫作,否則,先生講得再多再妙,學生的文章還是做不好的。二是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這個「躬行」就是社會實踐,要通過社會實踐去檢驗已學的知識,要通過社會實踐把書本知識化為己有,為己所用,還要通過社會實踐去鞏固、深化已學的知識。
祝你愉快~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5樓:網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先天天資和後天努力對學習哪個重要
光有努力,沒有聰慧是不行的,正所謂謂朽木不可雕也!天資好的名人 李斯特莫扎特 對方再提出 努力可以造就成績 時 可以說 願意努力也是天資,有的人天生不願努力,不定不能成功。建議用內 外因的關係來闡述你的觀點。你可以在此基礎上發揮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 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通過內因起作...
我很慫,很內向,老實,學習也不太好,腦子和手都比較笨,從小一直被別人瞧不起,請問我該怎麼辦
關山霜滿月 你初二,十四歲的男生有些慫,很內向,老實,學習也不太好,腦子和手都比較笨,從小一直被別人瞧不起,那就改變啊,改正自已缺點,使自己更自信一些,推薦你本書 你在為誰讀書 希望書中的知識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崔天逸 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好好學習,多出去運動運動,不是每個人一出生下來就是很聰明的。只是...
關於午睡和學習,很矛盾,關於睡眠的問題。高手進來幫幫我!
偶然看到你的這個問題。我已經大學本科畢業了,也與你一樣經歷和初三的緊張 高考的選拔!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一些幫助 正常的生理規律是非常,通常情況下,一個人一天當中精力最為充沛的時間段是整個上午。下午的工作效率稍遜一籌,晚上最為不濟。另外就是午休的時間,其實只要你的睡眠 的話,30分鐘的午休已經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