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今天,我讀了這本書的第一章,內容是教育觀。文章理論闡述和教育案例相結合,給我脈絡清晰、簡潔明快、如遇老朋友的感覺。因此,我很輕鬆地和作者通過語言文字進行著心靈的碰撞、溝通,同時我也沉浸其中,整理起自己對教育的認識。
文中提出的教育觀點有六個:一、促進人和諧發展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二、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三、讓孩子成為受過教育的人;四、學校教育要回歸生活世界;五、關注學生的發展後勁是教育智慧;六、熱衷於規劃孩子人生的父母,不是太自信就是太無知。
闡述第乙個觀點時,文中說明了教師追求和諧教育的方法:把個體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在教育內容上要著眼與孩子的全面成長;在時間上要求教育者不能只盯著孩子的今天,而應更多地思考他們的明天會怎樣?要關注孩子個性的發展與張揚。
就第二個觀點中「全面發展」「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作者做了進一步明確——「全面發展」是一種知識、技能、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整體發展,包括組織、溝通、領導、應變和創新等多種能力的培養,包括良好的品格、對社會的責任感等素質要求。作者提出讓每一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方法是讓其擁有健康的體魄,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培養其自主的性格,教會學生自尊和自信,教會學生交往與合作。
闡述第三個觀點時,作者就何謂「受過教育的人」論述,概括為:不僅是具有一定基本知識儲備的人,而且應是具有終生學習和自我發展能力的人;是具有發育健全的心智和掌握一定生存技能的人;是具有責任感、獨立健全的人格和心胸豁達的人。
關於如何關注學生的發展後勁,作者提出四種策略:應進一步明確基礎教育的目標;既要關注學生情智的發展,也要關注學生生理心理的健康;要關注學生形成終身學習和發展的能力;要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等。
對於熱衷規劃孩子人生的父母,作者的建議是:尊重生命的獨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關照生命的整體性。
從以上所列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深厚的教育素養。作為同行,我在讀書過程中不斷地圈划行為是對作者教育觀點的肯定,還是在享受和教育知音對話的快活閱讀過程,更是在憧憬教育理想得以實現的美好前景!我喜歡這本書,我要接著讀下去,用其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並將自己的所得和大家分享。
2樓:網友
是哪一本?有得買嗎?
教育在於發展健全的個性是誰的觀點
3樓:匿名使用者
評述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
第一,個人本位論盛行於18—19世紀上半葉,以盧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祿倍爾等人為代表。其基本觀點是主張教育目的應依據個人需要來確定。該理論認為,人生來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決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於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發展;個人價值高於社會價值,評價教育價值應當以其對個人發展所起的作用為標準來衡量。
個人本位論興盛時期,正是歐洲資產階級進行反封建鬥爭的時期,它對反對宗教神學對人的思想禁錮,反對封建矇昧主義強加於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倡個性解放,尊重人的價值,具有歷史進步意義。但是,個人本位論排斥社會對教育的制約,排斥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第二,社會本位論是在19世紀下半葉產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爾幹、赫爾巴特等。其基本觀點是主張教育目的應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該理論認為,個人的發展有賴於社會,教育結果也只能以其社會功能加以衡量,教育結果好壞,主要看它為社會貢獻了什麼,貢獻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動都應服從和服務於社會需要,教育除了社會的目的之外,沒有其他目的。
社會本位論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會制約的一面是對的,但卻完全否認了教育目的的個體制約性,因此也是不全面的。
第三,個人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在處理社會和個人的關係問題上各執一端,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社會發展需要與個人發展需要統一起來,才是科學的。
章站埭邇梨妞湋伺癸狄郝氛璽響允坡蕊保辛蔭綜。
你對孩子成長教育理念是
4樓:烏暄秋梵
一、家庭教育是最容春迅易出錯的地方。
其一,我們的父母大多沒受過專門訓練。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戀愛成家,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很少有人對我們說怎麼做父母。即使有人說過,也只是長輩們。
他們或許會說「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長」……這些在生活中流傳的觀念對嗎?這需要我們去反思。要做駕駛員需要到駕校學習3個月才能拿到執照,而要做父母3個月能學會嗎?
父母不同的語言、行為、教育會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父母們難免會出錯。
其二,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離方向。父母與孩子間有天然的感情聯絡,特別是母子一體,自然產生期待,把自己沒實現的,沒做成的都轉而寄期望於孩子來完成,難免不切實際。一本《哈佛女孩﹒劉亦婷》賣了幾百萬冊,正是父母們這種心理的反應。
父母的過度關心,過度照顧剝奪了孩子成長的空間。《揚子晚報》的記者調查發現,現在的大學生不知道怎麼安排生活,其實,他們中的很多從小到大不要考慮任緩森羨何事情,怎麼會有成長呢?走向另乙個極端的過多限制、過多幹涉也會阻礙孩子潛能的釋放。
我們常常居高臨下地待孩子,以「家長」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讓你聽,你不聽,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聯合國兒童憲章》規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職責。由於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是學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慮也是學校教育,忽視了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俗話說:
三歲看老。孩童時代所受的教育影響著人的一生,兒童對世界的最初認識源於父母,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人刻骨銘心。父母們慣有的家長概念在英文中其實是個貶義詞,含有「家長制」、非民主的意思。
而要孩子完成一件事必須有真正的理解、接受,才能去做好。對教育職責的漠視,教育理念的偏頗自然導致家庭教育易擾拍出錯。
二、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通常優秀孩子成長為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乙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
教師應如何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個人認為首先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其次,隨著知識經濟和多元化時代的到來,不能再一味的應試教育,要更新教育觀念,所謂「常教常新」。
翻轉課堂與哪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類似
帕克赫斯特 道爾頓制,老師只提供材料學生自學為主。帕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類似。什麼是翻轉課堂,翻轉課堂的理念是什麼 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於主動的基於專案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以及其他現實世介面臨的...
個人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談談你對教育的看法?
我的小笨笨哦 一 現在,許多 對教育多批評。我們的教師隊伍真的是魚龍混雜,也該整理一下了,許多渣滓把教師的形象給毀了,一塊臭肉把整鍋肉都搞臭了。其實,很多教師是好的,很多是很好的,無私奉獻的比比皆是,尤其是農村的教師,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極低的工資,巨大的勞動量。各 公正些吧,也報道些正面的,成也蕭何...
怎樣做個人的swot分析,如何對個人做SWOT分析
姐妹食記 可以分點做逐一的分析,然後再將各種因素相互配合起來加以分析 w weaknesses 是劣勢,也是組織機構的內部因素,具體包括 性格缺陷 語言缺陷 缺少關鍵技術 思考力不足 獨斷專橫 競爭力差等。o opportunities 是機會,是組織機構的外部因素,具體包括 新機遇 新市場 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