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基本要求是要懂得詩詞格律,接下來,就是才華的問題了。
作詩的基本要領是什麼?
2樓:愛學習的小狸
1、明確立意。
無論是寫古詩還是現代式,立意都是開始寫一首詩前就需想好的。也就是說在寫詩前,要明確自己要表達的意思。然後才能來寫。
2、講究平仄。
在古詩中,這一點體現得尤為明顯。平聲對仄聲是古詩裡乙個普遍的規則,除了個別立意獨特的外。而現代詩則比較自由,一般不會要求平仄。
3、要有韻腳。
一首詩可以只有乙個韻腳,也可以有多個,這樣讀起來也會給人朗朗上口的感覺。這一點,無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都是需要的。當然,也不能可以去追求押韻,導致詩歌拗口。
4、虛實相對。
太寫實的詩歌會缺乏意境。因此,一般都會採取虛實結合的寫法。這樣詩歌才會給人如夢如幻的奇妙感。
5、句式變化。
一般的古詩由四句或八句組成,但抒寫範圍是可以無限大的,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那樣才不會使詩歌給人一種呆板的感覺。現代詩歌也是一樣,要富於變化。
6、講究意境。
意境是一首詩的靈魂,如果詩歌意境好,則完全可以忽略平仄、押韻、虛實等問題。現代詩更是如此。
寫古詩時都需要注意什麼
3樓:小小魚丸最厲害
第一格律,平仄、相粘、相錯,這幾個都是聯絡很緊的,律詩的中間兩聯當然要對仗,詞性和平仄都要相對。不懂可以百科相關詞條,如律詩、絕句等。
第二性靈,詩言志,要寫出你想表達的東西,你心裡覺得最美的東西,不要刻意去使用一些野氏譁晦澀生僻的詞,最自然最清雅即可,但也不可混用口語白話,這兩者和詩的語言有較大差距。
第三襟懷,性靈雖說重要,但要看你的裡面表達了一種怎樣的追求和人生觀,不能是自私偏激的,要真誠自然,要學會關愛別人關愛自己,要學會熱愛世界熱愛生活,發現美。不能假大空。
以上三點,必須以一定量閱讀與研究作為基礎。做一件事草草為之誰都可以,怕就怕認真二字。滴水穿石立核寬竿見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學詩需要的是嚴謹的態度。
應該怎樣作古詩???
4樓:網友
這個問題不簡單。我有個建議: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練練吧!
5樓:夢想的地方
每一句的最後乙個字要押韻,每句字數一樣。講究對仗工整,照應。天對地,山對水···
6樓:enjoy蘰踄繧鍴
【如何寫作古詩】
第一詩詞的格律,近體詩的格律是很容易講清楚的。絕句或者是律詩,第乙個原則必須是押平聲韻,韻腳的字一定是平聲的,轉化成我們現代漢語來說,基本上相當於第一聲和第二聲。
第二每一句當中的平仄聲字是相間的,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其實,近體詩--絕句和律詩,翻來覆去,就這麼四種格律。
第三要掌握我們現代漢語裡面,哪些字是平聲,哪些是上聲,哪些是去聲,尤其是我們現代的普通裡面已經消失了的入聲,入聲已經分配到現在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裡面去了,所以我們學寫近體詩的朋友,一定要把所有的入聲字,尤其是常見的入聲字,要有足夠的熟悉和了解,建議大家從韻律的書,或者直接從網上找到入聲字,看看哪些是常用的入聲字。
第四要追求的就是詩的最高境界--立意。你的立意是不是與眾不同,是不是能夠推陳出新,那這是評價一首好作品和一首平庸的作品的最高標準,或者最高的區別了。
古詩】古詩是古代漢族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如何寫好古詩
7樓:蝶金迪恩
2、不要總是待在家裡,應多出去走一走。這樣可以積累素菜,激發靈感3、沒有想法,寫不出來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別人寫的,一定不要挪用。看別人的可以對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啟發。
4、開始的時候,一定要確定好寫什麼詩,平時一定要多讀書,寫作需要長期堅持。寫好詩的前提是多看詩,多讀詩哦。
如何才能寫好文案,吸引使用者關注,如何才能寫好一個文案,吸引使用者關注
你好,一篇好的廣告文案總能說出目標消費者心裡所想,或消費者未意識到的需要。對於一個廣告文案最高的獎賞就是,消費者從廣告文案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的,這正是我想要的。怎麼寫出最具 力的文案?怎麼迅速抓住客戶的 痛點 讓客戶被你說服?其實呢,這類文案最常見的寫法是,找到使用者在某個場景裡,存在的一個麻...
古詩詞鑑賞,如何對古詩詞賞析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抒情詩。它不但是馬致遠小令中最著名的作品,而且素稱為元人小令的絕唱。篇中僅用了五句二十八個字就生動描繪出一幅蒼涼蕭索的秋郊夕照圖景,細緻刻劃了一種愁窮苦別的天涯遊子心境,可見其語言凝鍊的程度。前三...
如何才能寫好高中的作文,中學生如何才能寫好作文?
雪微夕影 作文要深刻,辨證分析不可少。具體地說,我們要注意下面幾點 認識事物要一分為二,要注意通過現象看到本質,要學會多角度看問題,要注意換位思考 要注意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要注意此事物與彼事物的關係 要認識到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在運動 發展 變化之中,避免採用靜止不變的觀點來認識事物。此外,我們還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