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學史的中國傳統地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時間 2025-03-21 07:40:24

說一說我國古代著名地理學家以及在地理方面的主要成就

1樓:聆聽生活

1、裴秀。

西晉時中國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製圖理論家裴秀(西元223-271)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製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約西元90-168)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通過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現象,同古代地理著作進行對照、比較,發現其中很多地理情況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及時把這些地理現象的變遷記錄下來,後人就更難以弄明白歷史上的地理變化。

2、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出身於江陰的天資聰穎。童年上私塾時,即聽背經書,作八股文。

但徐霞客偏偏沒興趣,有興趣的是看古今史書,尤其是地方誌,從而立下遍遊名山大川的志願。 幼年好學,博覽圖經地誌。因見明末政治黑暗,不顧入仕,專心從事旅行,足跡所到,北至燕、晉,南及雲、貴、兩廣,旅途中備嘗艱險。

其觀察所得,按日記載。死後季會明等整理成富有地理價值的《徐霞客遊記》。

3、沈括(西元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漢族。北宋科學家、政治家。

1歲時南遷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陽一代,後隱居於福建的尤溪一帶。仁宗嘉祐八年(西元1063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

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曆法,與今天的陽曆相似。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

最早提出了「流水侵蝕」的概念,比英國早了七百年。沈括還發現了化石與石油,並且給其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4、周達觀(約1266年-1346年),元代地理學家。曾經奉命隨元使赴真臘(今柬埔寨)訪問一年。據所見聞,撰成《真臘風土記》一卷。

記錄其山川草木、城郭宮室、風俗信仰及工農業**等,是珍貴的國際歷史文獻,有法、英、日文等多種譯註本。書中所記之都城,即今柬埔寨吳哥窟。由於他在《元史》中無傳,故後人對其生平所知不多。

5、一行(683年~727年),佛僧法號名。本名張遂,唐高宗弘道元年生於武功縣,玄宗開元十五年卒於古都長安華嚴寺。籍貫為邢州鉅鹿(一說魏州昌樂)。

中國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主持修編新曆、最主要的成就是編制《大衍曆》。他在製造天文儀器、觀測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測量方面也頗多貢獻。

2樓:汽車影老師

2、酈道元(約466~527),字善長,北魏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他一生閱讀了大量地理著作,並對我國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調查、考證和研究工作,以《水經》為藍本,撰寫出了一部地理學鉅著——《水經注》,共計40卷,約30萬言,記述了大小河道計1252條。使原先僅記述137條河流、僅一萬餘字的《水經》擴大了20餘倍,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水經注》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遊記。

3、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江陰人。21歲開始出遊,30年間歷盡艱險,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將其觀察所得,按日記載。被後人整理成60餘萬字的《徐霞客遊記》,不但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被譽為「千古奇書」。

4、魏源(1794~1857),原名遠達,字默深,湖南邵陽人。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侵入中國,而中國人對外國知之甚少,於是他決定編寫《海國圖志》。

這本書的基礎是林則徐主持編寫的《四洲志》,在朋友的鼓勵下,他僅僅半年就完成了五十卷的《海國圖志》,後來又花四年時間精心擴充到六十卷,到1852年,編成一百卷。

5、竺可楨(,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當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他先後建立了中國大學中的第乙個地學系和**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擔任13年浙江大學校長,被尊為中國高校四大校長之一。

1949年以後,他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開闢了自然資源綜合考察事業。他從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對每天的天氣與物候均有記載,共300餘萬字。**有《遠東臺風的新分類》、《颱風的源地和轉向》、《東南季風與中國雨量》、《中國氣侯區域論》、《一年內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動力》以及《中國近五千年來氣侯變遷的初步研究》等。

3樓:匿名使用者

發現了經緯度 與外國使者測出赤道。

4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是乙個不規則的球體。

5樓:匿名使用者

《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

中國地理的整體特徵及其對中國文化走向統一發展的影響。

6樓:金色盛典歷史

試述中國地理的整體特徵及其對中國文化走向統一發展的影響。

1)眾多的河流像血脈一樣,將大陸廣大的地區聯絡在一起。

黃河、長江貫穿於中國三大階梯之中,溝通著中國大陸的東西。

漢水、淮河把這兩條大河聯絡在一起。

長江的支流湘江和贛江與屬於珠江水系的灕江、北江同發源於南嶺山,秦朝時開鑿靈渠,正式把湘江和灕江相溝通。

西江則聯絡著嶺南和雲貴。

2)地理通道。雖然地形多樣,山嶺眾多,但不論多麼險峻的地勢,大自。

然總留給人以交通的便利。

早在遠古時代,新疆與青藏就和內地有聯絡,廣大中原各地區之間的交流更為緊密。

大致沿渭水、黃河、濟水一線,從遙遠的古代,就形成一條聯絡東西的交通線。③與這條東西線相交,還有三條南北方向的交通線。

其一,太行山以東不遠,北起河北曲陽,南至河南新鄉,有仰韶和龍山兩個時期的文化遺址。

其二,太行山西側的汾水流域。其三,在今陝西境內,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嶺,北達榆林、府谷一帶。

3)中國地理的這些特徵都促使中國大陸內在的統一性。沒有交流就沒有文化的發展,交流範圍及交流者之間的差異越大,對文化發展就越有利。

地理學發展

7樓:亞浩科技

16世紀前 地圓說( 西元前500年,畢達哥拉斯設想地球是圓形的 ,因為他認為圓是完美的 )

16世紀 哥白尼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17世紀 牛頓的行星動力學。

18世紀 富蘭克林開創電學新紀元,赫頓建立地質時間的概念。

19世紀 達爾文建立生物進化學說。

20世紀 魏格納,大陸漂移學說。

太陽系包括8大行星,67個衛星和至少50萬個小行星,還有少數彗星。

1)在繞太陽運動的前提下,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而成為其所在空間的最大天體;

2)具有足夠大的質量,能依靠其自身的引力使形狀近似球形;

3)內部不發生核聚變反應。

典型代表包括冥王星(pluto),齊娜,穀神星(ceres)。

自轉週期:自轉一週的時間即自轉週期,叫做一日。

地球自轉情況下運動物體的偏轉力。

d=2vw sin α中。

v為運動物體的速度;

w為地球自轉角速度;

中為運動物體所在緯度。

地球自轉的重要意義。

地球的整體自轉運動同它的區域性運動,例如地殼運動,海水運動,大氣運動等都有密切關係。

歲差、章動、極移。

造成兩種天文現象:

一、是使各地所見星空狀況發生了改變,例如6000年派公升銷前我國許多地區都能看到南十字座。

二、歲差,即當地球自轉軸旋進時,春分點西移,故地球自轉不到一週即可兩次經過春分點。

由於地球質量分佈不均,真正的極點位置經常發生變化,自轉軸又將圍繞新極點旋轉,這種現象就是極移。

**笑櫻波 **時產生的機械波分為橫波(固態介質)和縱波(各個介質)

1)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為35km。

由外向內依次為:風化殼,沉積岩層,矽鋁層和矽鎂層。

2)海洋地殼:厚度約5-8km,上部為疏鬆沉積物,中部為塵遊固結沉積物和玄武岩,下部為矽鎂層,地幔。

深35-1000km,主要由橄概巖質的超基性岩石構成,岩漿侵入,火山噴發**,板塊構造等一系列影響地球表層地理環境的過程都由此發生。

1)太陽輻射集中分佈於地表,太陽能的轉化亦 主要在地表進行;

2)固態,液態,氣態物質同時並存於地表;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發展形成的物質和現象;

4)相互滲透的地表各圈層之間,進行著複雜的物質、能量交換和迴圈;

5)地球表面存在著複雜的內部分異;

6)地表仍然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場所:

從傳統文化地理學到新文化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的發展表現出哪些特點?

8樓:

摘要。文化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文化空間組合的一門人文地理分支學科,也是文化學的乙個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種文化現象的分佈、空間組合及發展演化規律,以及有關文化景觀、文化的起源和傳播、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係、環境的文化評價等方面的內容。

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旨在**各地區人類社會的文化定型活動,人們對景觀的開發利用和影響,人類文化在改變生態環境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該地區區域特性的文化繼承性,也就是研究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變化。

從傳統文化地理學到新文化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的發展表現出哪些特點?

好的,謝謝!

新文化地理學更關注都市景觀**景觀。

傳統文化地春頃肆理學的本質是文化的空間研新文化地理學提出扒轎要注重文化的內部運作、符號生產與價值內涵,進而考察空間構成、空間乎殲秩序和空間競爭傳統文化地理學以伯克利學派的研究為主體,強調對文化景觀的研究。

好的,感謝!

文化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文化空間組合的一門人文地理分支學科,也是文化學的乙個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種文化現象的分佈、空間組合及發展演化規律,以及有關文化景觀、文化的起源和傳播、文化與裂談生態環境的關係、環境的文化評價等方面的內容櫻源首。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旨在**各地區人脊數類社會的文化定型活動,人們對景觀的開發利用和影響,人類文化在改變生態環境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該地區區域特性的文化繼承性,也就是研究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變化。

地理對歷史的影響(書摘)

9樓:承吉凌

地理好比是歷史所在的子宮,哺育著歷史,規範著歷史。它的河寬指流、湖泊、綠洲和海洋,吸引著移民定居於沿岸,因為水是生物和城鎮的生命之源,併為運輸和**提供廉價的航道此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慎扒配」,美索不達公尺亞在「兩河之間」及沿著它們的運河周圍建立了綿延的文明。

印度是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恆河的女兒;中國也把生計與災難歸因於大河,這些河流經常偏離自身的河道而氾濫,同時使附近的土地變得肥沃。義大利因臺伯河、亞諾河與波河的河谷而得到發展。奧地利沿著多瑙河而繁衍,德意志沿著易北河和萊茵河而成長,法蘭西沿著羅納河、羅亞爾河和塞納河而發展。

約旦古城佩特拉和敘利亞古城巴爾公尺拉則被沙漠中的綠洲所滋養。

錢學森的地理學思想,錢學森的地理科學思想綜述

中國地理網已經收錄了錢學森的地理思想。錢學森的地理科學思想綜述 錢學森在現代人類知識體系個門類中,將地理科學歸結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橋樑科學,在五大開放的複雜巨系統中,把地理系統排在星系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在社會總體設計部下設四大建設中,將地理建設與政治文明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建設並列。錢學森...

地理學的基本知識有哪些,學習中國地理有哪些基本常識要知道的 ??

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專業簡介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質學 應用地球物理學 岩土鑽掘工程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在資源勘查 工程勘察 管理等單位從事各類資源勘查與評價 管理及工程勘察 設計 施工與監理等方面工作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在學習數學 物理 化學 外語 計算機的基礎上...

人文地理學就業,人文地理學研究生今後的就業方向?

客觀地講,當然是去火電廠工作了啊。不然等你碩士畢業了,估計就只能進中學了。除非你對地理有著特殊的感情,有急促讀博的想法。我同學今年畢業,和你一樣是部屬師範院校,也是人文地理,核心 也發了兩篇,但是那又怎麼樣,找工作的時候一點優勢也沒有。咱這專業進大專都不好進,我覺得能進個好中學就算不錯了。都快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