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梧桐樹邊羽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有兩首,其中比較出名的是第一首: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描寫的是送別的狀態,並沒有對背後的關係進行過多交代,我們要讀懂他,就要了解王昌齡創作這首詩時自身的狀態,就能更清晰地理解他的詩意。
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當時由潤州。
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是江寧。
丞,陪他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
西北。前面兩句好理解,就是寫早晨送別時候所見到的景色。「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唐詩寫景,從來都是寓情於景,我們看到王昌齡所描繪出來的景色,就自帶了蕭瑟。
黯淡的離別之情。昨夜江雨聲聲,更添寒色,今朝送君遠行,江面的楚山孤峙,倍感傷懷。
第三句按照絕句文法,轉開一筆,不再寫景,用假設的口氣做出詩意轉換:「洛陽親友如相問」,親友肯定是會問的,問什麼呢?近況如何?
王昌齡個人不拘小節,引人謗議,仕途是不暢的,一直是在貶謫之中。那麼這種親友相問,可能就會帶有了關切的責備:「你現在可改了些?
改是不會改的,一輩子都不會改的,我心光明,不在乎流言是非。所以王昌齡第幾句自答,表明心跡:「一片冰心在玉壺。」南北朝時期的鮑照曾作《代白頭吟》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玉壺冰心就一直是性格高潔的代表。王昌齡在這裡化用這個意象,讓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口信,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
2樓:龍哥說
王昌齡與友人相見惜別的最著名的詩是《芙蓉樓送辛漸》
當時王昌齡寫了兩首詩,其一,為世人所傳頌。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當時王昌領宋新建史,總共寫了兩首,其二,全文內容如下。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詩歌開頭兩句寫的是他送別友人的場景。
深夜裡淒冷蕭瑟的寒雨,席捲了整個吳地,江山一片迷濛。
天高明亮,詩人便來到江邊送別友人,他看著友人的身影,漸漸隱沒在楚山中,一種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詩歌開頭尾連夜的寒雨渲染了一種悽清黯然的離別氣氛。著絲絲的寒意,不僅瀰漫在大江之上,更是縈繞在詩人和友人的心尖,揮之不去。
而第二句的孤字則是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詩人此時的心情。友情人北歸洛陽與親友團聚,這是歡喜,可是獨自留在吳地的詩人卻是孤零零一人,心中的悲切之情可想而知,!
王昌齡送別幸漸是在什麼季節
3樓:匿名使用者
秋季。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
芙蓉樓送別辛漸》這是一首送別詩。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定了談纖悽清的氣氛。二句中的「雀侍盯平明」點明送客的時間;「楚山孤」,既寫出了友人的頃和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
三、四句,寫的是自己,仍與送別之意相吻合。因為辛漸是詩人的同鄉,辛漸返鄉,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詩人送別辛漸時特別囑託他:「家鄉的親友如果問到我現在的情況,你就說,我的為人就象那晶瑩剔透的一塊冰,裝在潔白的玉壺之中。
表明自己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構思新穎,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王昌齡的送別詩中,哪一首最為驚豔?
4樓:一塘風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一首《芙蓉樓送辛漸》,描寫了被貶之地送別友人,臨別之時託友人向京城親友帶去問候的情景。寒冷的雨水灑滿江面,我在這個夜晚進入吳地,第二天天一亮我將在這裡送別友人,只有孤零零的楚山仍留此地。你到了洛陽之後,如果有親朋好友向您打探我的訊息,請您轉告,我的心依然如同玉壺裡面的冰一樣純潔如初。
在唐朝名家輩出的時代,有詠物言志,有寫景抒情者,有詠史懷古者,當然也送別應和者。初唐四傑後,唐詩中一度缺少邊塞題材的詩歌,王昌齡的傳世作品中,則不乏描寫邊塞征戰的詩句,王昌齡可謂是唐詩中邊塞詩的代表人物。王昌齡寫邊塞征夫的生活情況和心理活動,寫宮中女子的境遇和遭遇,而他的不斷輾轉的經歷、與親朋好友的分離重逢,也其送別詩提供了素材。
芙蓉樓送辛漸》共有兩首詩,第一首的傳唱度更高。使人進士及第兩年後即遭貶謫,被貶嶺南。謫官於嶺南的第二年,北上謫遷江寧丞。
辛漸是王昌齡好友,此次將從潤州渡江,經過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大概是從江寧陪辛漸到潤州,在此與友人告別。本就是離別時節,又逢寒雨,渲染了一派離別氛圍,詩人貶謫在此,遠離家鄉和京城的親朋好友,如今辛漸也要離開,怎能不心生悲慼。
冷雨之「寒」,即是詩人心境之「寒」;楚山之「孤」,亦是作者心境之「孤」。
但是作者並沒有因為環境的艱苦和內心的困苦而改變自己的初心,自己的心仍舊如玉壺之冰一般晶瑩剔透,不染塵埃。
王昌齡《》寫道:「」贈別
5樓:彼岸的暗夜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聞備陪此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仿迅,隨風直到亂羨夜郎西。
李白的《送友人》一詩中最能表達惜別之情的是
不二枯殤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首聯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點出告別的地點。詩人已經送友人來到了城外,然而兩人仍然並肩緩轡,不願分離。只見遠處,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這兩句,青山 對 白水 北郭 對 東城 首聯即寫成工麗的對偶句,別開生面 而且 青 白 相間,...
王昌齡是一位怎樣的詩人?王昌齡是什麼派詩人
王昌齡,著名邊塞詩人。以高適 岑參與王昌齡為主的邊塞詩派,是浪漫主義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他們的邊塞之作,表現了馳騁沙場 建立功勳的英雄壯志,抒發了慷慨從戎 抗敵禦侮的愛國思想,還描寫了西北邊強奇異壯麗的景色。王昌齡 698 756 字少伯,河東晉陽 今山西太原 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 七絕聖手...
與別人鬧矛盾時,你是怎樣解決問題的
消化 與別人鬧矛盾的時候,首先我會讓衝突我們雙方先冷靜一下了,冷靜下來過後再聽取對方的想法。 阿舞子 以理性分析不要從情感有事。在與別人鬧矛盾的時候,我也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人,我肯定是特別的難受,但是事後想想會覺得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我一般都是先會讓自己努力冷靜下來,認真解決好問題之後再說別的。 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