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不愛雨停
如果題主說的形態變化是指固液氣之間的變化的話,那可以說對於大部分物質來說,三態是都有的。固態物質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到達其熔點,就會融化,再高達到其沸點,就會蒸發成氣態,前提是溫度變化不會引起化學變化。舉兩個例子:
水固態是冰,1個大氣壓下,溫度低於等於0攝氏度時水是固態--冰,溫度高於0攝氏度後,水就會融化成水,溫度再高,到100攝氏度,水會快速蒸發變為水蒸氣,這裡說快速,是因為水在大氣中任何時候都在蒸發或者直接從冰變為水蒸汽--昇華。二氧化碳和水有點不一樣,液態需要高壓,固態是乾冰,乾冰的沸點是零下78.5°左右,所以常溫下二氧化碳是氣態。
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特性,類似的會有共同點,大部分金屬的形態也可以有固液氣三態。
2樓:顯示卡色彩校正器
不是的。
物態:由於構成物質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熱運動,且不同的分子做熱運動的速度不同,就形成了物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質的狀態稱為物態。
物態變化的過程(簡介):由於物態有三種(實際上有好幾種,但在這裡我們只研究三種。其他物態如:
等離子態。),它們兩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以物態變化有六種(簡記為:三態六變):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昇華、凝華。
三態六變及吸熱放熱情況:
物態變化
熔化:固態→液態(吸熱)
凝固:液態→固態(放熱)
汽化:(分沸騰和蒸發): 液態→氣態 (吸熱)
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 氣態→液態 (放熱)
昇華:固態→氣態 (吸熱)
凝華:氣態→固態(放熱)
一般來說,物質在溫度、壓力改變時,都會發生上述變化,但因材料不同,不同物質發生這些改變的條件也不同,如水在0℃熔化,常見金屬在幾百至上千℃熔化。
而在其他條件下,物質的狀態也能發生改變,如在足夠高溫(上千攝氏度)下變為等離子態、在極高壓力下(一般是大型天體內部)變為簡併態等。
3樓:博士逅
自然界裡的物質包括水都會發生形態改變,也就是物質的固液氣三態,不過,每一種物質的形態轉變有不同的條件。在相同的壓力下,物質的三態轉變溫度各不相同;而在相同的溫度下物質的三態轉變壓力也各不相同,這正是地球乃至宇宙中物質呈現的多樣性。
4樓:匿名使用者
答:不對
反例:乾冰就是2氧化碳的另一種形態
水變成冰後體積和重量會發生什麼變化
5樓:科普小星球
水結冰後體積會變大,重量不變。
水結冰,由於還是同樣的水,所以重量是不會變化的,只回
是從一種形態答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態。由於當水結冰的時候,浮在水面,可知冰的密度小於水。
而根據密度=質量/體積的計算公式可知,水結冰後密度變小導致了體積增大。根據測算,在常壓環境下,0℃水凍結成冰時,體積會增大約1/9。
擴充套件資料
冰的特性有:
1、冰是無色透明的固體,分子之間主要靠氫鍵作用,晶格結構一般為六方體,但因應不同壓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結構。
2、冰的晶格為一個帶頂錐的三稜柱體,六個角上的氧原子分別為相鄰六個晶胞所共有。三個稜上氧原子各為三個相鄰晶胞所共有,二個軸頂氧原子各為二個晶胞所共有,只有**一個氧原子算是該晶胞所獨有。
3、冰的結晶是水分子呈六角形規則排列的結構。加熱之後,首先是一個水分子從結晶脫離,開始自由運動,而這個水分子並不會回到原來的位置,從而導致結晶出現歪曲。而結晶一旦出現歪曲,就會逐漸擴大,最終整個結晶分崩離析,變為液體形態。
6樓:看淡世界
水結冰以後體積為什麼會變大?知道的人真是不簡單
7樓:哈泊妮七寶中心
體積會變小,重量不變。液體變成固體,密度變大,體積會變小。但質量是永恆不變的。
8樓:匿名使用者
質量不會變
但由於冰的密度是水的0.9倍,所以體積會變為原來的10/9倍
9樓:匿名使用者
體積變大,不是變小,還有人點贊..
哪些物質的變化和水的形態相似?
10樓:這臺冰箱有點冷
物理變化:水的三態變化,膽礬的研磨變成粉末, 蠟燭熔化 化學變化:鎂條的燃燒,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 氫氣在氧氣裡燃燒 前兩個變化與後兩個變化有著本質的不同。
水變為水蒸汽與塊狀膽礬變為粉末狀這兩個變化只是物質的形態發生了改變,而本質沒有變(仍然是原來的物質)。後二者變化,不但大小形態發生了改變,而且本質也發生了改變,變成了另外一種新物質。兩種變化的根本區別是物質在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如果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如果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所以有沒有新物質生成是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唯一標準。
有關水的形狀變化的資料
11樓:匿名使用者
水平時都以液態的形式出現,當溫度降為0℃時,水即變為固態變成冰的形式存在,當溫度升至100度時,水又會蒸發以氣體的形式存在。
圖中可見水的三種形態是互逆的,可隨溫度變化而變化。
自然界中水也因條件和過程不同以多種形態出現,如下表中的"霜"、"雪"、"雲"、"露"等。
12樓:匿名使用者
水水(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類很早就開始對水產生了認識,東西方古代樸素的物質觀中都把水視為一種基本的組成元素,水是中國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說中也有水。
水的性質
水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在自然界,純水是罕見的,水通常多是酸、鹼、鹽等物質的溶液,習慣上仍然把這種水溶液稱為水。純水可以用鉑或石英器皿經過幾次蒸餾取得,當然,這也是相對意義上純水,不可能絕對沒有雜質。
水是一種可以在液態、氣態和固態之間轉化的物質。固態的水稱為冰;氣態叫水蒸汽。水汽溫度高於374.
2℃時,氣態水便不能通過加壓轉化為液態水。
在20℃時,水的熱導率為0.006 j/scmk,冰的熱導率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為0.
1103 kg/m3時,雪的熱導率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
98℃時最大,為1103kg/m3,溫度高於3.98℃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時,水不服從熱脹冷縮的規律,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3 kg/m3,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3 kg/m3。
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熱穩定性很強,水蒸氣加熱到2000k以上,也只有極少量離解為氫和氧,但水在通電的條件下會離解為氫和氧水。具有很大的內聚力和表面張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張力最大,並能產生較明顯的毛細現象和吸附現象。純水有極微弱的導電能力,但普通的水含有少量電解質而有導電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劑,大部分無機化合物可溶於水。
在-213.16℃,水分子會表現出現厭水性。[1]
水的**
地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態水所覆蓋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下來並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雲物質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
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矽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生反映、析出水分。也有觀點認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隕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甚至現在地球上的水還在不停增加。
水和水體的作用
對氣候的影響
水對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大氣中的水汽能阻擋地球輻射量的60%,保護地球不致冷卻。海洋和陸地水體在夏季能吸收和積累熱量,使氣溫不致過高;在冬季則能緩慢地釋放熱量,使氣溫不致過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發到天空中形成了雲,雲中的水通過降水落下來變成雨,冬天則變成雪。落於地表上的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從地層裡冒出來,形成泉水,經過小溪、江河匯入大海。形成一個水迴圈。
雨雪等降水活動對氣候形成重要的影響。在溫帶季風性氣候中,季風帶來了豐富的水氣,形成明顯的乾溼兩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於不同的氣候條件,水還會以冰雹、霧、露水、霜等形態出現並影響氣候和人類的活動。
對地理的影響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蓋,從空中來看,地球是個藍色的星球。水侵蝕岩石土壤,衝淤河道,搬運泥沙,營造平原,改變地表形態。
地球表層水體構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澤、冰川、積雪、地下水和大氣中的水。由於注入海洋的水帶有一定的鹽分,加上常年的積累和蒸發作用,海和大洋裡的水都是鹹水,不能被直接飲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鹽水。
世界上最大的水體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歐亞大陸上的裡海是最大的鹹水湖。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 當中
海洋佔了的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2%)。
冰川和冰蓋佔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
地下水佔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0.9%)。
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2%)。
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1%)。
對生命的影響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現的。水是所有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中水佔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著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在生物體內還起到運輸物質的作用。 水對於維持生物體溫度的穩定起很大作用。
水的種類
不同的學科對水有著一些不同的稱呼:
根據水質的不同,可以分為:
軟水:硬度低於8度的水為軟水。
硬水:硬度高於8度的水為硬水。硬水會影響洗滌劑的效果,硬水加熱會有較多的水垢。
飲用水根據氯化鈉的含量,可以分為:
淡水。鹹水 此外還有:
生物水:在各種生命體系中存在的不同狀態的水。
天然水:
土壤水:貯存於土壤內的水
地下水:貯存於地下的水
超純水:純度極高的水,多用於積體電路工業
結晶水:又稱水合水。在結晶物質中,以化學鍵力與離子或分子相結合的、數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d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重水在天然水中佔不到萬分之二,通過電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還昂貴。重水可以用來做原子反應堆的減速劑和載熱劑。
超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t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極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億分之一。超重水的製取成本比重水還要高上萬倍。
氘化水的化學分子式為hdo,每個分子中含一個氫原子、一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用途不大。
與水相關的化學反應
水的電離與溶液ph值
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它能微弱地電離: h2o+h2o↔h3o++oh- 通常h3o+簡寫為h+
水的離子積 kw=[h+][oh-]
25度時,kw=110-14
ph=-log10([h+])
ph<7,溶液為酸性,ph=7,溶液為中性,ph>7,溶液為鹼性。
能溶於水的酸性氧化物或鹼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含氧酸或鹼。酸和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水在電流的作用下能夠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鹼金屬和水接觸會發生燃燒。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無機物和有機物能夠與水進行水解反應:
有機物的水解:有機物分子中的某種原子或原子團被水分子的氫原子或羥基(-oh)代換,例如乙酸甲酯的水解:
無機物的水解:通常是鹽的水解,例如弱酸鹽乙酸鈉與水中的h+結合成弱酸,使溶液呈鹼性:
此外,水本身也可以作為催化劑。
淡水短缺問題與對策
地球上水總儲量約為1.36x1018m3,但除去海洋等鹹水資源外,只有2.5%為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層地下水的形勢存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僅佔世界總淡水的0.3%。
世界氣象組織於2023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估計到2023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對於水資源稀少的地區來說,水已經超出生活資源的範圍,而成為戰略資源,由於水資源的稀有性,水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為讓全世界都關心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第47屆聯合國大會確定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水文化請參看水文化
水滴揚起水在科學、哲學、宗教、文學、美術、體育、神話等中都有所體現。
水的利用
水是人類生活的重要資源,特別是農業需要大量水進行灌溉,人類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邊建立,以解決灌溉、飲用和排汙問題。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水在飲用、清潔、洗滌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興修水利,與水澇害和洪水等自然災害作鬥爭。因此形成了一些專門與水有關的研究領域,如水力學,水文科學,水處理等,甚而產生了以水為生的產業水產業。
工業生產和化工生產大量使用這種廉價的原料。但未經處理的廢水的任意排放就會造成水汙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汙水的處理就變得十分必要。 (見水汙染和汙水處理。)
古代世界觀中的水
在文明的早期,人們開始**世界各種事物的組成或者分類,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說中就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體,以及具有流動、潤溼、陰柔性質的事物。
水崇拜在人類的童年時期,對於水兼有養育與毀滅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產生了又愛又怕的感情,產生了水崇拜。通過賦予水以神的靈性,祈禱水給人類帶來安寧、豐收和幸福。
中國傳統上的龍王就是對水的神格化。凡有水域水源處皆有龍王,龍王廟、堂遍及全國各地。祭龍王祈雨是中國傳統的信仰習俗。
什麼都不會怎麼找工作,什麼都不會怎麼找工作啊
您好,回答你的問題確切的說不是為了分,而是希望你能走好第一步!我不具體教你怎樣工作,而是從巨集觀上解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記得我剛走上社會跟你有著一樣的處境和想法,但這麼多年過來了,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事在人為,只要你努力什麼都會有,相信我!唯一不同的是如今社會受經濟影響找工作確實有些難,但不要怕,冷...
做廚師怎麼才能賺到錢?別的什麼都不會,這輩子算廢了嗎
有廚師問我,為什麼我工作都4年了月薪還只有4000多,而那些工作才一兩年的廚師工資都超過我了?還有 工資太低了我該不該跳槽?我只能回答 廚師要多審視自己 工資低,乾的時間還長,逢年過節還要加班,廚師真的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職位嗎?當然不是,在廚師當中,幹得好的每月能拿幾萬塊,幹得不好的每月拿幾千。在小...
有狐臭男朋友都不會帶我去看?
你可以自己去看,為什麼偏讓男朋友帶去看,有點矯情,人家不嫌棄你還跟你交朋友就是不嫌棄你不要太較真什麼事都要依賴他。有狐臭。你男朋友不帶你去看。你可以開口叫他帶你去看。如果你開口叫他帶你去看。他都不願意陪你去的話。那沒辦法。只好靠自己。狐臭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不一定非要男朋友帶你去,你自己有時間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