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人最高階的認識活動能力,叫「理性」。
康德的觀點是,人類的認識開始於經驗,知識來自於理性。依康德的這一觀點,人類知識的**有兩個:一個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後天感覺經驗,這些經驗是混亂零散的東西;另一個是人類頭腦中先天固有的帶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認識能力。
人類的認識活動就是用先天的認識能力對感官提供的後天經驗進行整理,才能形成科學知識,因此人們頭腦中任何一個科學知識都是這兩方面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康德指出,人類通過「知性」獲得的科學知識,僅僅是對「現象界」的認識。而「現象界」中的東西是相對的、有條件的,不能滿足人類的求知慾望。要超出「現象界」的認識,進一步把「知性」的各種知識再加以「綜合」「統一」,把它們整理成無條件的、絕對完整的知識,這是人最高階的認識活動能力,叫「理性」。
】康德認為「理性」企圖達到最完整、最高的統一體:靈魂、世界和上帝。康德把這三個統一體稱為「理性的理念」,這些理念都是「現象界」之外的,康德把它們稱為「自在之物。
」康德斷言說,「自在之物」是超經驗的,不屬於人的認識範圍,因而不能用「知性的概念」去認識。然而,當「理性」去追求「理念」時,卻又必須運用「概念」「範疇」去認識他們,這樣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康德把這一矛盾稱為「二律背反」。
康德利用形式邏輯的歸謬法來論證「二律背反」,即事先肯定命題的反面,然後論斷它不可能,以此推翻對立的反命題,來證明正命題是正確的,從而證明理性要求超出「現象界」範疇,去達到最完整、無條件的「自在之物」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2樓:阿笨
一、康德認為「理性」是人類最高的認識能力。
1、康德指出,人類通過「知性」獲得的科學知識,僅僅是對「現象界」的認識。而「現象界」中的東西是相對的、有條件的,不能滿足人類的求知慾望。要超出「現象界」的認識,進一步把「知性」的各種知識再加以「綜合」「統一」,把它們整理成無條件的、絕對完整的知識,這是人最高階的認識活動能力,叫「理性」。
2、康德認為「理性」企圖達到最完整、最高的統一體:靈魂、世界和上帝。康德把這三個統一體稱為「理性的理念」,這些理念都是「現象界」之外的,康德把它們稱為「自在之物。
」康德斷說,「自在之物」是超經驗的,不屬於人的認識範圍,因而不能用「知性的概念」去認識。然而,當「理性」去追求「理念」時,卻又必須運用「概念」「範疇」去認識他們,這樣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康德把這一矛盾稱為「二律背反」。
康德利用形式邏輯的歸謬法來論證「二律背反」,即事先肯定命題的反面,然後論斷它不可能,以此推翻對立的反命題,來證明正命題是正確的,從而證明理性要求超出「現象界」範疇,去達到最完整、無條件的「自在之物」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二、伊曼努爾·康德(德語:immanuel kant,2023年4月22日-2023年2月12日),德國思想家、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其學說深刻地影響了此後的哲學,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的諸多流派,被認為是對現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是什麼意思?
3樓:末流離
「視其所以.」視其所以,就是看此人平常所作之事.這是從近處看.只看眼前之事,尚不足以瞭解此人.
「觀其所由」所由,是前日所行事.即是觀非常之事.這也可以說,從遠處看此人如何辦事.亦即由過去的特別事蹟,進一步認識此人.
「察其所安.」就前述所視所觀之事而言,詳察其辦完事情之後,他的表情如何,以明其本意.」
視、觀、察三者,皆是運用眼睛的觀察力.所以、所由、所安三者是指對方的肢體語言.一個人懂得運用眼睛來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則可洞徹對方之心理.
如是則人焉叟哉?人焉叟哉!我知對方之心.
對方不知我所想.我則如轉圓石於萬刃之山.此謂「勢」也.
這是領導心理學的常識.
4樓:養優戊寄雲
「視其所以」,看他的動機、目的;「觀其所由」,看他的**,整個行動的經過;「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於什麼?
5樓:使命踐行者焦竣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本章討論的就是顯示出不同位次的現實個體之「患」所依據的「不患」,而本章類此而對人的個體之「不患」進行的分類研究,得出一個「視、觀、察」的個體「不患」結構
詳解:孔子,**情報局、克格勃的先驅?通常的解釋,不免有此疑問。
腐儒們「我本位」邏輯,在此有了最明目張膽的表演。這類解釋的唯一現實假設就是:從「我本位」出發,人只有兩類,符合「我」的和不符合「我」的,前者是朋友,後者是敵人。
通常解釋中的觀察、看、瞭解等,都是從「我本位」出發的,最後的所謂無處藏匿,其實就是對應這樣一個命題:無論任何人,在「我本位」下,都可以把他分類,沒有一個人可以逃掉。那麼,在這種的邏輯下,人的世界這樣構成了:
每個人都以「我」為本位對其他人進行如此的分類,人的世界就在這相互的分類中**。
從此,人類社會就成了這樣一個「雞鴨鵝兔」集中營,人人以所謂的「視、觀、察」扒光別人又被別人扒光。然後,一切低俗行為等等遊戲就此,腐儒把這章安排在「為政」一篇裡,他們心目中的政治就是各種低俗把戲,兩千多年來的政治也因此被他們塑造成各種低俗把戲,這就是諸如上述類似解釋所自我塑造的歷史。這種腐儒所腐敗的解釋滲透到歷史的每一角落,如此政治構成了自我複製的傳染過程,成為社會結構任一部分的非先驗性先驗基礎。
其實,本章根本無關於兩千多年來腐儒的「我本位」胡扯,由此產生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斷句也是完全錯誤的,正確的斷句應該是「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其」,指的是任何個體的人,即「天地人」結構中「人」的個體化現實存在。現實,必有其「患」,而其「患」是以「不患」而位次的,「人」的個體體化現實存在亦然。其中,「以」,憑藉;「由」,遵從;「安」,安置;「廋」,隈曲(意思是山水彎曲處)。
本章討論的就是顯示出不同位次的現實個體之「患」所依據的「不患」。必須指出的是,這現實個體之「不患」在「天地人」結構就是其「患」。並沒有任何絕對的「不患」,這在前面關於「患」與「不患」的論述中早有說明。
站在現實個體的自我係統中,其「不患」結構是無法考察的,因為在那裡,「不患」是一切依據的依據,也是其結構考察的依據,任何的考察都是同語反覆,就像在歐幾里德幾何公理系統內用三角型內角之和180度與平行線的唯一性之間的互證一樣。
但站在「天地人」結構中,現實個體之「不患」成其「患」,因此就有其位次,考察其內部結構就成了可能,就像可以站在歐氏幾何、羅氏幾何、黎曼幾何之外去考察它們各自的公理化結構,用三角型內角之和進行相應分類研究。而本章類此而對人的個體之「不患」進行的分類研究,得出一個「視、觀、察」的個體「不患」結構,所以孔子才有了「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的感嘆,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人不過如此」,就像在公理化的視角下,「三角型內角之和180度」之公設不再神祕,不過如此而已。
兩千多年後,西學**現了康德,對人類的先天能力(站在《論語》的話語系統中,就是上面所說的個體「不患」)進行了徹底的研究,寫出了近現代哲學歷史最重要的三大批判,成為近現代哲學最重要的源頭,從此,哲學的研究沒人能繞開康德,而《論語》本章,也就是孔子的三大批判,其意義和康德是一樣的,必須與之對照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不知其「不患」,又焉知其「患」?不知其「患」,焉能不患?
康德,把人類的認識能力分為低階的認識能力「感性」與高階的認識能力「理性」,感性是認識的開始,是認識不可超越的範圍,是高階認識的物件和質料。高階認識能力分為知性、判斷力和理性,經驗並不是感性的直接結果,而是知性綜合感性材料後的結果。例如科學研究的所謂自然界,甚至每一個個體的人,這些經驗、認識物件,並不是感性所把握的,而是知性作用的結果。
判斷力,更準確的是規定性的判斷力,是應用知性的先天法律形成經驗、認識物件的能力。而理性,就是把知性的先天法律儘可能擴充套件的能力,一般這種能力的極限就是產生絕對的主觀理念,例如上帝、世界、靈魂等。但這種能力一旦把理性自我擴充套件到把製造的理念幻想當成有實有,就會產生各種謬誤,例如靈魂不滅、上帝存在等。
因此必須限制理性的應用範圍,但這種限制,反而是人擺脫自然必然性的實踐前提。人的理性實踐,其前提就是意志(人的高階慾望能力)的自由,而這才使得道德成為可能。但理性的實踐前提,在康德那裡是不能應用在實有之上,它只涉及「應有」而不是「實有」。
知性與理性之間,如果單純是規定性的判斷力所連線,那人就成了一個必然性的機器,意志的自由就成為不可能,理性的實踐也不可能。康德就此顯發了「反思判斷力」,使得意志自由與知性的必然有了協調的可能,人首先在藝術上創造出一種自然與道德、必然與自由的統一,而康德又把這延伸到世界從必然到自由的可能。其後,列寧主義所延伸的運動,將這付諸實踐,成為人類社會在康德思維正規化中對必然向自由的可能進行的一次行為藝術。
當然,這和馬克思毫無關係。
有了康德的比較,孔子的三大批判就有了明晰的可能。
「視」,人與認識物件之間的看,相當於感性以及康德規定性判斷力所連線的知性與理性所構成的高階人類認識能力,也就是人類所有的認識能力;
「觀」,看法,相當於「反思判斷力」所連線的自由意志;
「察」,當下的直「觀」,是自由意志的當下實踐。
「視,其所以」,認識能力是人所憑藉的;(人憑藉認識的能力)
「觀,其所由」,自由意志是人所遵從的;(遵從自由的意識)
「察,其所安」,自由意志的當下實踐是人所安置的最終歸依。(自由意識為前提的當下實踐是最終的選擇)
孔子比康德高明的是,他和馬克思一樣,不會去假設一條從必然到自由的藝術之路,你本自由,何必自由?列寧主義是康德藝術之路的必然延伸,而和馬克思無關,和孔子的「聖人之道」更無關。
白話直譯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說:認識能力,人的憑藉;自由意志,人的遵從;當下直
「觀」,即自由意志的當下實踐,人的歸依。人,**有隈
曲啊?人,**有隈曲啊?
畢達哥拉斯認為什麼是人類高階智慧的體現
哲學跟數學 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數學家 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出生在愛琴海中的薩摩斯島 今希臘東部小島 的貴族家庭,自幼聰明好學,曾在名師門下學習幾何學 自然科學和哲學。因為嚮往東方的智慧,經過萬水千山,遊歷了當時世界上兩個文化水準極高的文明古國 巴比倫和印度,以及埃及 有爭議 吸收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印...
森林為什麼是人類的朋友,為什麼說森林是人類的朋友是綠色的保護呢
森林,我們人類的朋友,大家共同的家園,你是多麼的美麗壯觀,我們要精心的呵護你。呵護我們的朋友,呵護我們的家園,因為你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胡爺爺曾說過 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就是這句話,我們把它當作座右銘看待。還讓我們做到 準 燒 五負責。這更體現森林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的...
為什麼說「狗狗是人類的朋友,為什麼狗是人類的好朋友
積極向上的阿亮 因為狗狗比較通人性,其他的動物就不能像狗狗一樣理解主人的想法和做法,更不能像狗狗一樣做出相應的反應了。科學家研究表明,狗狗的智商跟人類3 4歲的小孩兒智商一樣高,也就是說你教他一些東西它可以學得會!這一點,其他動物貌似就很難做到了。而且狗狗的忠誠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忠愛無言 一條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