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因為h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不易失去。所以與cl結合形成1個「共用電子對」。
***的形成和氯化鈉一樣嗎?
2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一個是離子反應,一個是化合反應。
***的形成過程是否也和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一樣存在電子得失問題?為什麼
有關化學,***溶於水的問題 120
nacl為什麼是離子鍵,hcl為什麼是共價鍵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電負性決定的,氯原子不能奪取氫原子的電子,所以形成共用電子對
鈉易失電子,氯易得電子,兩種原子相遇,形成離子
4樓:匿名使用者
na是活動性復較強的金屬製之一,離子鍵通常就是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合而成,金屬失電子帶正電,通常,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形成離子鍵,如鉀、鈉、鈣等金屬和氯、溴等非金屬化合時,都能形成離子鍵;共價鍵顧名思義就是共同使用它們的外層電子,在理想情況下達到電子飽和的狀態,在初高中階段,無需掌握二者區別,你只要記住離子鍵的特徵就行了,就是「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形成離子鍵」。
5樓:匿名使用者
na的電子bai有3層軌道,最
外層電du子數0或者8是最穩定的,zhina最外層的那一個電子dao,不穩定,會回丟失。丟失後為答0,而cl得到這個電子,正好最外層8個,雙方都穩定。所以這個叫做離子鍵。
h原子就一個電子,第一層電子數不會為0,而2個屬於穩定狀態。所以h貢獻( 不會丟失)1個電子,cl貢獻一個電子,共同使用,雙方都穩定了。這個叫做共價鍵。
原子結構的概念,原子結構的一個概念
湖南銀光 電子層結構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就越小吧.電子層結構相同,指的具有2或2,8或2,8,8結構時,核電荷數越大,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強,所以應該是離子半徑越小的.同主族時,離子的電子結構不同呀,一定會多一層電子,所以離子半徑是依次增大的.1 為什麼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強,所以應該是...
誰是最早提出原子結構模型的,原子結構模型發展的歷史
湯姆生最早發現電子,最早提出原子的 葡萄乾蛋糕模型 雖然現在被認為是不正確的 被譽為 原子物理之父 盧瑟福是在湯姆生之後提出的原子行星模型 湯姆遜j.j.thomson 原子結構模型發展的歷史 道耳頓 1803 根據質量守恆及定比定律提出原子說 原子為最小單位 湯木生 1897 陰極射線管實驗 發現...
人類對於原子模型的認識過程,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湯姆生 盧瑟福和波爾等提出的模型的過程 (1)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是利用
世界要大便了 道爾頓原子模型 1803年 原子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的粒子,它們是堅實的 不可再分的實心球。湯姆生原子模型 1904年 原子是一個平均分佈著正電荷的粒子,其中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正電荷,從而形成了中性原子。盧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帶正電荷的核,它的質量幾乎等於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