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怎樣形成的,冰雹是怎樣形成的,原理是什麼

時間 2022-05-10 10:20:05

1樓:初數寧靜致遠

冰雹是從積雨雲中降落下來的一種固態降水。它主要發生在春夏之交的過渡季節對流發展旺盛的時候。冰雹的形狀很多,有球狀、圓錐狀、橢球狀或其它不規則的形狀。

冰雹的核心是由霰或凍結的雨滴構成,一般直徑約為0.2~0.3毫米,大的直徑可達6毫米。外面交替地包以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層,通常可以有3~5層,多的可達28層。冰雹的密度變化很大(0.1一0.9克/釐米』),平均密度約為0.7~0.8克/釐米3。

雹的大小也很不相同,最常見的是直徑介於0.5~3釐米之間的,最大的冰雹可達數千克重。在我國曾出現過4.5千克的冰雹,但世界各地降大冰雹的概率是比較小的。

冰雹的多層結構反映了它的複雜的生成過程。當冰雹與過冷卻水滴碰撞時,水滴相繼在冰雹表面上凍結,同時釋放潛熱。這潛熱一部份消耗在冰雹的蒸發和空氣的熱傳導上,一部份使冰雹溫度升高。

這則雲內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雲內氣溫低,含水量也很低,此時冰雹所能捕獲的過冷卻水滴並不多,凍結時釋放的潛熱也不多,並且很多熱量很快擴散到空氣中去,過冷卻水滴與冰雹碰撞後能很快地凍結。原來水中溶解的空氣和水滴之間存在的空氣來不及逸散,於是凍結而形成不透明的冰層。

因此,冰雹的不透明層反映了雲內溫度低,有水量小的生長條件。這種增長過程稱為幹增長過程。另一種情況是雲內含水量充沛,氣溫高,此時冰雹捕獲大量的過冷卻水滴,凍結時釋放出大量的潛熱,由於冰雹蒸發與空氣的熱傳導只消耗其中一部份熱量,另一部份熱量則使冰雹溫度升高。

最後在冰雹表面上形成一層水膜,由裡向外慢慢地凍結,形成透明的冰層。顯然,透明層反映了雲內含水量高氣溫高的生成條件。這種增長過程稱為溼增長過程。

有人利用風洞模擬自然條件下冰雹的增長過程,發現除了幹、溼增長的透明層與不透明層外,還有一種叫做「海綿」型的冰水混合層。因為冰中可以包含液態水,結構也較鬆散,故叫「海綿」冰層。海綿冰層是一種不穩定狀態,它可以通過不同途徑產生、還可能演變成乾的不透明層或溼的透明層。

由於失水變為多孔狀幹層,多孔狀的幹層嵌入水後也可以變成海綿層。產生海綿層的熱力條件是當總的熱量不完全散失,因而與冰雹碰並的水份未能全凍結又未被氣流完全吹散掉,於是多餘的水分殘留在你的骨架之中,形成海綿狀結構。設想冰雹是通過下述方式形成的。

強大的風暴隨著高空引導氣流方向運動,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有一股強烈而穩定的向上傾斜的上升氣流。當雲中個別大水滴凍結成的冰粒,籍凝華過程迅速增長而成雹胚,這種雹胚第一次被上升氣流攜帶上升時長成小冰雹,並沿軌跡aa向前運動,被丟擲雲外,降落在上升氣流的前方,部分小冰雹可能再次進入傾斜的上升氣流中。稍大的顆粒可能在強大的上升氣流中部沿bb軌跡線運動。

通過過冷水區繼續增長並緩慢降落,然後在較低的高度上,再次捲入強大的上升氣流之中,最後變成中等尺度的冰雹下降。如果雲內強大的上升氣流速度是隨高度增加的,那麼,有一部份適當尺度的顆粒隨上升氣流沿cc軌跡線運動,這時冰雹不斷增大,而其下降速度也不斷加大,當下降速度增加率相當於上升氣流速度的增大時,冰雹最後可以長得很大,這就是大冰雹的形成過程。

綜上所述,冰雹形成必需有以下條件:

(1)大氣中必須有相當厚的不穩定層存在,

(2)積雲必須發展到能使個別大水滴凍結的高度(一般認為溫度達- 12~- 16℃);

(3)要有強的風切變;

(4)雲的垂直厚度不小於6~8千米;

(5)雲內含水量豐富。一般為3~8克/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個液態過冷卻水的累積帶;

(6)雲內有傾斜的,強烈而不均勻的上升氣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7)雹胚的數密度要小,一般為0.1~0.2個/米8左右(這些只是形成冰雹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2樓:米粒計劃

冰雹又叫雹,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冰雹的形成過程和雨相似。夏天,大量的水蒸氣升到高空中溫度在-20攝氏度以下的地方時,就會變成小冰珠,當空氣無法托住小冰球時,它便會從高空落下。

冰雹是怎樣形成的,原理是什麼

3樓:叫那個不知道

當地表的水被太陽曝晒汽化,然後上升到了空中,許許多多的水蒸氣在一起,凝聚成雲,此時相對溼度為100%,當遇到冷空氣則液化,以空氣中的塵埃為凝結核,形成雨滴(熱帶雨)或冰晶(中緯度雨),越來越大,當氣溫降到一定程度時,空氣的水汽過飽和,

於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氣而沒有凝結核,水蒸氣就凝結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溫度急劇下降,就會結成較大的冰團,也就是冰雹。

擴充套件資料

從區域自然災害系統論角度理解,冰雹災害是冰雹的孕災環境與致災因子、受災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災害。降雹與暴雨都是強對流天氣過程,受地形約束,常相伴發生,因此暴雨和地形成為冰雹災害孕災環境的主要因素。

冰雹災害的強弱及區域分異首先取決於降雹的特點,從我國降雹的區域分佈看,降雹高值區呈現一區兩帶的特點:一區指青藏高原多雹區;兩帶指南方多雹帶和北方多雹帶,前者主要分佈在海拔1000~2000米的雲貴高原,向東延伸到湘西、川鄂邊界,後者從青藏高原的北部出祁連山、六盤山經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連線。

中國冰雹成害的區域分異與冰雹致災(降雹)的區域分異相比較,有明顯的向東、向南、向西擴充套件的趨勢,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的差異。其一,從大區域看,冰雹災害多發區和冰雹致災最高頻區截然不同,前者為人口稠密的華北—長江中下游一帶,後者則為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地區。

其二,冰雹成害與致災均存在兩條多髮帶,但前者較後者位置更偏東,特別是在東部形成南北向的多雹災帶。其三是多雹災區域均位於多降雹帶內,且呈現團塊狀分佈。

由此可見,我國冰雹災害的區域分異深受人類活動範圍的影響,呈現中東部多、西部少的空間格局特點。再從區域的降雹和雹災空間分異對比看,降雹僅僅是一個自然過程,受災體性質的變化使得冰雹致災的高值區不一定是成災高值區。

雖然受災體並不是造成災情的直接動力,但是它使得冰雹災害的災情產生相對的擴大或縮小。

4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冰雹,是一種自然天氣現象,俗稱雹子。冰雹常見於夏季或春夏之交,是我國比較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冰雹是一種固態降水物,是圓球形或圓錐形的冰塊,它由透明層和不透明層相間組成。

直徑一般為5毫米至50毫米,最大的可達10釐米以上。冰雹的直徑越大,破壞力就越大。冰雹是在對流雲中形成的。

當水汽隨著氣流上升遇冷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的增加溫度就會繼續降低,達到0℃以下時,水滴就會凝結成冰粒。冰粒在上升運動的過程中,就會吸附周圍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至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就會往下降落。當小冰粒降落到較高的溫度區時,它的表面就會融解成水,同時又會吸附周圍的小水滴,如果此時又遇到強大的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它的表面又凝結成冰。

就這樣,小冰粒在天空中就像滾雪球一樣,它的體積就會越來越大,直至它的重力大於空氣的浮力,就會往下降落,如果在到達地面時仍然是固態的冰粒,就被稱為冰雹;如果融解成水,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雨。冰雹和雨、雪一樣,都是從雲層裡掉下來的。冰雹

5樓:易書科技

在冰雹雲中強烈的上升氣流攜帶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和

冰晶運動著,其中有一些水滴和冰晶併合凍結成較大的冰粒,這些粒子和過冷水滴被上升氣流輸送到含水量累積區,就可以成為冰雹核心,這些冰雹初始生長的核心在含水量累積區有著良好生長條件。雹核在上升氣流攜帶下進入生長區後,在水量多、溫度不太低的區域與過冷水滴碰並,長成一層透明的冰層,再向上進入水量較少的低溫區,這裡主要由冰晶、雪花和少量過冷水滴組成,雹核與它們粘在一起並凍結就形成一個不透明的冰層。這時冰雹已長大,而那裡的上升氣流較弱,當它支託不住增長大了的冰雹時,冰雹便在上升氣流裡下落,在下落中不斷地併合冰晶、雪花和水滴而繼續生長,當它落到較高溫度區時,碰並上去的過冷水滴便形成一個透明的冰層。

這時如果落到另一股更強的上升氣流區,那麼冰雹又將再次上升,重複上述的生長過程。這樣冰雹就一層透明一層不透明地增長;由於各次生長的時間、含水量和其它條件的差異,所以各層厚薄及其它特點也各有不同。最後,當上升氣流支撐不住冰雹時,它就從雲中落下來,成為我們所看到的冰雹了。

6樓:我就呵呵你怎

冰雹是從積雨雲中降落下來的一種固態降水。 冰雹,人們常稱為雹。冰雹是在對流雲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之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則又凝結成冰,如此反覆進行如滾雪球般其體積越來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於空氣之浮力,即往下降落,若達地面時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態冰粒者稱為冰雹,如融解成水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雨。

7樓:斜陽紫煙

冰雹產生於強對流天氣。也就是地面巨大的熱量使地面空氣被加熱而快速上升。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高空,高空低溫使水汽凝結成冰晶,空氣變冷後與冰晶一起下降,下降途中與上升的熱氣流相遇,冰晶與水汽中的小水珠撞後增大,如果上升氣流強勁,冰晶將再上升,如此反覆,直到冰晶成為較大的冰雹,當上升氣流無法托住冰雹時,就會降落到地面。

據說最大的冰雹有45釐米大。

8樓:匿名使用者

冰雹多來自對流強烈的積雨雲中。冰雹的直徑一般在5-50毫米範圍內,大的可達到幾釐米到幾十釐米。可以想象,即使個體不大的冰雹能夠在雲中存在,也需要強大的上升氣流。

據統計,降雹時上升運動的速度必須大於20米/秒,要產生直徑10釐米的大雹,則需要20米/秒以上的上升速度。所以,一般要雲頂發展到對流層頂附近才有可能降雹。冰雹並不是當氣流上升到0℃的高度以上就立即生成的,解剖冰雹可以看到有一個不透明的核心。

外面由透明與不透明的冰層交替包圍著。所以冰雹遠遠看去一片白,並不像冰塊那樣透明。為什麼冰雹是這樣的結構呢?

這是由冰雹形成的過程決定的。因為積雨雲中溫度0℃高度以下是水滴,以上為過冷水滴與冰晶、雪花,當過冷水滴隨上升氣流上升時與冰晶或雪花上凍結,形成冰雹的核心。由於凍結的時間非常短,凍結速度又很快,所以,形成的雹核裡混有空氣,組織比較疏鬆,形成不透明的白色冰層,凍結得愈快,凍結成的冰層愈白,愈不透明。

雹核形成以後因為重量較大,或者上升氣流減弱,就會下降,當降到0℃高度以下氣溫較高,使雹核表面部分的冰融化成水,同時在下降過程中也會與一些雨滴相碰,又有一些水粘在外面。當外面包著水的雹核又遇到強的上升氣流,再一次被帶到0℃層以上。這時雹核外面的水又凍成冰,這時是逐漸凍結的,所以成為透明的冰層。

當冰雹再遇到過冷水滴,在其上凝結並與冰晶、雪花相碰時則又形成不透明的冰層,冰雹體積加大,又下降,如此往復多次,就可能形成很大的冰雹。

冰雹是如何形成的,冰雹是怎樣形成的?

冰雹是從積雨雲中降落下來的一種固態降水。它主要發生在春夏之交的過渡季節對流發展旺盛的時候。冰雹的形狀很多,有球狀 圓錐狀 橢球狀或其它不規則的形狀。冰雹的核心是由霰或凍結的雨滴構成,一般直徑約為0 2 0 3毫米,大的直徑可達6毫米。外面交替地包以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層,通常可以有3 5層,多的可達28...

冰雹是怎樣形成的,冰雹是怎樣形成的,原理是什麼

冰雹是從積雨雲中降落下來的一種固態降水。冰雹,人們常稱為雹。冰雹是在對流雲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

冰雹是怎麼形成的,冰雹是怎樣形成的,原理是什麼

冰雹和雨 雪一樣都是從雲裡掉下來的。不過下冰雹的雲是一種發展十分強盛的積雨雲,而且只有發展特別旺盛的積雨雲才可能降冰雹。積雨雲和各種雲一樣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氣上升凝結形成的。空氣從地面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氣壓降低,體積膨脹,如果上升空氣與周圍沒有熱量交換,由於膨脹消耗能量,空氣溫度就要降低,這種溫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