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海岸揶蘊
相同點:都需要放熱形成,都是遇冷形成的
不同點:詳見:
冰雹雲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的。一般為三層:最下面一層溫度在0℃以上,由水滴組成;中間溫度為0℃至-20℃,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最上面一層溫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組成。
入冬,雨落在樹木、高樓、山岩、電杆等物體上,立即結成了冰,老百姓習慣叫「滴水成冰」。這種雨在氣象學上叫「凍雨」(它的凝聚物叫「雨淞」);它和人們常說的一般水滴不同,而是一種過冷卻水滴(溫度低於0℃),在雲體中它本該凝結成冰粒或雪花,然而找不到凍結時必需的凍結核,於是它成了碰上物體就能結凍的過冷卻水滴。
雪花不用說了吧,雪花就是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雪是由水蒸氣遇冷形成的,而冰雹是由雨滴遇強冷形成的。
冰雹,凍雨,雪疑有什麼區別
凍雨和冰雹有何區別
3樓:就是困了吐了
凍雨是指以液體形式降落且與冰凍物體接觸時可以轉換為冰的雨。凍雨會 使物體形成一種叫「雨凇」的光滑表面。因為很快會變成雨或雪,凍雨通常只持 續很短的時間。冰雹則是更大的冰雨。
凍雨以山地和湖區多見;中國南方多、北方少;潮溼潮溼地區多而乾旱地區少;山區比平原多,高山最多。據統計,江淮流域的凍雨天氣,沿淮淮北2~3年一遇,淮河以南7~8年一遇。但在山區,山谷和山頂差異較大,山區的部分谷地幾乎沒有凍雨,而山勢較高處幾乎年年都有凍雨發生。
凍雨風光值得觀賞,但它畢竟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它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公路交通因地面結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結冰,會凍斷返青的冬麥,或凍死早春播種的作物幼苗。
另外,凍雨還能大面積地破壞幼林、凍傷果樹等。
4樓:沒有語言的貓
凍雨:那種滴雨能夠成冰的雨稱為凍雨,而滴雨所結成的冰稱為雨凇。原來凍雨就是一種過冷的雨滴,在雲中,很多雲滴由於其半徑太小,表面彎曲得厲害,或者因為雲中缺乏固態的物質作為凍結核,常常在0℃以下,甚至零下20-30℃時仍不凍結,而保持其液體狀態。
冰雹: 冰雹雲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的。一般為三層:
最下面一層溫度在0℃以上,由水滴組成;中間溫度為0℃至-20℃,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最上面一層溫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組成。
5樓:匿名使用者
凍雨:高空的滴雨降落到地面時,由於地面附近溫度過低,雨滴立即結冰,形成凍雨。它主要是由於冷空氣突然來襲時,底層冷空氣低於0℃而產生的。
冰雹:高空的雨滴直接結冰,形成冰雹。
冰雹和雪的形成的區別
6樓:drar_迪麗熱巴
冰雹和雪的形成的區別是:
1、冰雹
冰雹多形成於擁有強烈上升氣流的天氣系統,例如超級單體、颮線、強切變風暴等等,可以形成冰雹的雲體就是積雨雲。
因為積雨雲屬於積狀雲(有些分類體系也歸入直展雲)的一種,它屬於熱力性質的雲朵,要求強烈的熱力因素來支撐它的發生發展,而夏天通常滿足這樣的要求。所以,冰雹常常發生於夏天。
2、雪雪花由於質量小,在低層溫度較高的時候會發生融化,所以雪的形成除了要求雲體溫度低以外,也要求低層溫度不是太高不至於雪花融化,通常只有冬季滿足這樣的要求,並且可以降雪的雲體也是多種多樣,層雲、雨層雲、高層雲與層積雲。
雪形成的原理
冰雲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並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這樣重複多次,冰晶便增大了。
另外,在雲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
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發掉,很少能落到地面。最有利於雲滴增長的是混合雲。混合雲是由小冰晶和過冷卻水滴共同組成的。
當一團空氣對於冰晶說來已經達到飽和的時候,對於水滴來說卻還沒有達到飽和。
在這種情況下,冰晶增長得很快。另外,過冷卻水是很不穩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凍結起來。
所以,在混合雲裡,當過冷卻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時候,就會凍結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當小冰晶增大到能夠克服空氣的阻力和浮力時,便落到地面,這就是雪花。
7樓:嗷大喵上海分喵
冰雹:冰雹多形成於擁有強烈上升氣流的天氣系統,例如超級單體、颮線、強切變風暴等等,可以形成冰雹的雲體就是積雨雲。
因為積雨雲屬於積狀雲(有些分類體系也歸入直展雲)的一種,它屬於熱力性質的雲朵,要求強烈的熱力因素來支撐它的發生發展,而夏天通常滿足這樣的要求。所以,冰雹常常發生於夏天。
雪:雪花由於質量小,在低層溫度較高的時候會發生融化,所以雪的形成除了要求雲體溫度低以外,也要求低層溫度不是太高不至於雪花融化,通常只有冬季滿足這樣的要求,並且可以降雪的雲體也是多種多樣,層雲、雨層雲、高層雲與層積雲。
8樓:戴鼎小休
冰雹(hail)也叫「
雹」,俗稱雹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如徐州),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是一些小如綠豆、黃豆,大似栗子、雞蛋的冰粒。當地表的水被太陽曝晒氣化,然後上升到了空中,許許多多的水蒸氣在一起,凝聚成雲,遇到冷空氣液化,以空氣中的塵埃為凝結核,形成雨滴,越來越大,多了雲託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氣而沒有凝結核,水蒸氣就凝結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溫度急劇下降,就會結成較大的冰團,也就是冰雹。
雪子,氣象學中的「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後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常呈球狀或圓錐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
所以最明顯的差距是冰雹大,雪子小。
9樓:妙酒
雪 我們都知道,雲是由許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長變大而成的。那麼,雪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水雲中,雲滴都是小水滴。它們主要是靠繼續凝結和互相碰撞併合而增大成為雨滴的。
冰雲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並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這樣重複多次,冰晶便增大了。
另外,在雲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但是,冰雲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裡水汽不多,凝華增長很慢,相互碰撞的機會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長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發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於雲滴增長的是混合雲。混合雲是由小冰晶和過冷卻水滴共同組成的。當一團空氣對於冰晶說來已經達到飽和的時候,對於水滴說來卻還沒有達到飽和。
這時雲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華,而過冷卻水滴卻在蒸發,這時就產生了冰晶從過冷卻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冰晶增長得很快。
雪花 其形狀極多,而且十分美麗.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這是因為雪花屬於六方晶系。 雲中雪花"胚胎"的小冰晶,主要有兩種形狀。
一種呈六稜體狀,長而細,叫柱晶,但有時它的兩端是尖的,樣子象一根針,叫針晶。別一種則呈六角形的薄片狀,就象從六稜鉛筆上切下來的薄片那樣,叫片晶。
如果周圍的空氣過飽和的程度比較低,冰晶便增長得很慢,並且各邊都在均勻地增長。它增大下降時,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分別被叫做柱狀、針狀和片狀的雪晶。
如果周圍的空氣呈高度過飽和狀態,那麼冰晶在增長過程中不僅體積會增大,而且形狀也會變化。最常見的是由片狀變為星狀。
原來,在冰晶增長的同時,冰晶附近的水汽會被消耗。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汽越稀薄,過飽和程度越低。在緊靠冰晶表面的地方,因為多餘的水汽都已凝華在冰晶上了,所以剛剛達到飽和。
這樣,靠近冰晶處的水汽密度就要比離它遠的地方小。水汽就從冰晶周圍向冰晶所在處移動。水汽分子首先遇到冰晶的各個角稜和凸出部分,並在這裡凝華而使冰晶增長。
於是冰晶的各個角稜和凸出部分將首先迅速地增長,而逐漸成為枝叉狀。以後,又因為同樣的原因在各個枝叉和角稜處長出新的小枝叉來。與此同時,在各個角稜和枝叉之間的凹陷處。
空氣已經不再是飽和的了。有時,在這裡甚至有昇華過程,以致水汽被輸送到其他地方去。這樣就使得角稜和枝叉更為突出,而慢慢地形成了我們熟悉的星狀雪花。
上面說的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星狀雪花的形成過程。它的相當部位,不論形狀或大小,都應當是相同的。這種典型的星狀雪花只有在一個理想的、平靜的環境中(譬如在實驗室內)才能形成。
在大氣中,它不能象上面說的那樣有步驟地增大,所形成的形狀也就不能那樣典型。這是因為冰晶逐漸在下降著,而且有時在旋轉著,各個枝叉接觸水汽的多少有所不同,而那些接觸水汽較多的枝又便增長得較多。因此,我們平常所看到的雪花雖大體上一樣但又互不相同。
另外,雪花在雲內下降的過程中,也會從適宜於形成這種形狀的環境降到適宜於形成另一種形狀的環境,於是便出觀了各種複雜的雪花形狀。有的象袖釦,有的象刺猾。即使都是星狀雪花,也有三個枝叉的、六個枝叉的,甚至有十二個枝叉、十八個枝又的。
冰雹 冰雹是一種從強烈發展的積雨雲(這種雲也叫冰雹雲)中降落下來的冰塊或冰疙瘩,人們通常稱它為「雹子」。
如果把冰雹切成薄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冰雹內部構造很不均勻,冰雹的中間有一個核,叫雹核,主要是由霰粒或軟雹構成,也有由大水滴緩慢凍結而成透明冰核的。雹核的外面交替地包裹著幾層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層,有人見過十多層甚至三十層的冰雹,在冰層中還夾雜著大小不同的氣泡。
濃積雲的頂部像椰菜,由許多輪廓清晰的凸起雲泡構成,雲厚可以達4-5公里。如果對 流運動很猛烈,就可以形成積雨雲,雲底黑沉沉,雲頂發展很高,可達10公里左右,雲頂邊緣變得模糊起來,雲頂還常擴來,形成砧狀。一般積雨雲可能產生雷陣雨,而只有發展特別強盛的積雨雲,雲體十分高大,雲中有強烈的上升氣體,雲內有充沛的水分,才會產生冰雹,這種雲通常也稱為冰雹雲。
冰雹雲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的。一般為三層:最下面一層溫度在0℃以上,由水滴組成;中間溫度為0℃至-20℃,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最上面一層溫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組成。
在冰雹雲中氣流是很強盛的,通常在雲的前進方向,有一股十分強大的上升氣流從雲底進入又從雲的上部流出。還 有一股下沉氣流從雲後方中層流入,從雲底流出。這裡也就是通常出現冰雹的降水區。
這兩股有組織上升與下沉氣流與環境氣流連通,所以一般強雹雲中氣流結構比較持續。強烈的上升氣流不僅給雹雲輸送了充分的水汽,並且支撐冰雹粒子停留在雲中,使它長到相當大才降落下來。在冰雹雲中強烈的上升氣流攜帶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和冰晶運動著,其中有一些水滴和冰晶併合凍結成較大的冰粒,這些粒子和過冷水滴被上升氣流輸送到含水量累積區,就可以成為冰雹核心, 雹核在水量多、溫度不太低的區域與過冷水滴碰並,長成一層透明的冰層,再向上進入水量較少的低溫區,這裡主要由冰晶、雪花和少量過冷水滴組成,雹核與它們粘並凍結就形成一個不透明的冰層。
這時冰雹已長大,而那裡的上升氣流較弱,當它支託不住增長大了的冰雹時,冰雹便在上升氣流裡下落,在下落中不斷地併合冰晶、雪花和水滴而繼續生長,當它落到較高溫度區時,碰並上去的過冷水滴便形成一個透明的冰層。這時如果落到另一股更強的上升氣流區,那麼冰雹又將再次上升,重複上述的生長過程。這樣冰雹就一層透明一層不透明地增長;最後,當上升氣流支撐不住冰雹時,它就從雲中落下來,成為我們所看到的冰雹了。
雲,冰雹,雪,雨的詳細形成過程
雨,液化 霜,凝華 雪,凝華 雲,氣化 冰雹多來自對流強烈的積雨雲中。冰雹的直徑一般在5 50毫米範圍內,大的可達到幾釐米到幾十釐米。可以想象,即使個體不大的冰雹能夠在雲中存在,也需要強大的上升氣流。據統計,降雹時上升運動的速度必須大於20米 秒,要產生直徑10釐米的大雹,則需要20米 秒以上的上升...
血栓形條件和原因一樣嗎?血栓形成的條件
血栓形成的條件 在活體的心血管內,血液發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 凝集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稱為血栓形成 thrombosis 所形成的固體質塊稱為血栓 thrombus 與血凝塊不同的是,血栓是在血液流動的狀態下形成的。一 血栓形成的條件和機理。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流動狀態中由於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
世界科學活動中心形成的標誌和條件是什麼
傅行雲時代 如果一個國家的科學成果在同一時期佔全世界科學成果總數的 25 則該國為當時的科學活動中心,這正是世界科學活動中心形成的標誌。科學活動中心形成的條件 1 在世界科學活動中心形成的過程中,制度創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 世界科學活動中心的興起需要以先進思想作為先導 3 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