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車戰鬥力有多強,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作戰的時候的戰車後來為什麼在漢以後就很少見

時間 2021-05-07 19:58:57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很難比較,春秋時期的戰車,相當於現在的坦克,但是機動性太差,而且對於地形的要求非常高。一般來說,一輛戰車配備甲士大約3人左右 甲士主要是貴族 和一定數量的步卒 在平坦地形的情況下 一百輛戰車 戰鬥力遠超過一萬普通士兵 所以 在春秋乃至戰國 戰車都是國家地位的象徵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車多是一種國力,軍力的象徵!因為那個時代,戰車軍團對決往往遵循著固定的戰場作戰模式,很講禮數,如果一方沒有遵照,那麼必遭其他諸侯恥笑。也就是說,戰車實際上就是為了顯示國力的強盛,本身因為作戰套路死板並無多大戰鬥力!

3樓:匿名使用者

相當於現在的輕型坦克。

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作戰的時候的戰車後來為什麼在漢以後就很少見

4樓:匿名使用者

在車戰的起始階段,使用戰車的數量較少。據《呂氏春秋》記載,夏朝末年,商湯與夏人戰於戉邑,僅使用了戰車70乘。商末,在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中,達到一次動用 300乘的規模。

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兼併戰爭的加劇,戰車數量有了明顯增加。到春秋末期,一些大的諸侯國,如晉國和楚國,擁有戰車的數量已達4000乘以上。到春秋戰國之交,由於封建生產關係的發展,擁有大量步兵的新型軍隊開始組成。

而鐵兵器的採用和弩的改進,又使步兵得以在寬大正面上,有效地遏止密集整齊的車陣進攻。戰車車體笨重,駕馭困難,其機動性受地形和道路條件的限制,遂逐漸被步兵、騎兵取代。但是,這一作戰方式的演變過程是極其緩慢的,直到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戰車數量仍相當可觀,大規模的車戰仍然時有發生,如《史記·張儀列傳》記載,當時秦軍的組成是「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

但這時的戰車已不再擔負主要的作戰任務,車戰也不再是軍隊作戰的主要方式。

秦朝戰車的乘法和使用情況,可以從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戰車兵得到準確反映。儘管出土時木質車體已經朽毀,但從陶質的戰馬、甲士的分佈情形可以看出:每乘戰車仍然是前駕4馬,甲士3人,戰車的形制也沒有很大變化。

秦漢之交,漢將樊噲曾以輕車和騎兵攻破雍南;汝陰侯夏侯嬰善用戰車,曾 4次以戰車突擊立功;車騎將軍灌嬰曾以車騎追擊項羽至東城。說明在漢初的戰爭中,戰車仍然發揮著一定作用。大約到漢武帝年間(公元前140~前87),漢王朝的軍隊為了與匈奴進行持續的戰爭,發展了大量騎兵部隊,此後,戰車在戰場上便逐漸消失。

5樓:匿名使用者

戰車機動性不強,而且幾乎只能在平原作戰,況且戰車製作麻煩,衝擊力不如重騎,難以結陣配合作戰。戰車被騎兵取代是一種軍事技術上的進步

6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開始的軍事改革,從趙武靈王開始的,然後這種改革很快的普及開來。到了漢代,當然已經沒什麼戰車了。

<春秋戰國>打仗一般都有戰車.戰車上面有三人,弓箭手,操戈手,控馬.

7樓:冢冢園茵

樓上的說法嚴重錯誤

戰車主宰春秋戰國時代戰場的時候,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騎兵,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發明馬瞪

所以,那時的戰車兼具速度(有馬)威力(有2個戰士)防護(車本身),幾乎無人能敵,和今天坦克的地位差不多

而且,以秦戰車為例,一車三人——馭手、車左、車右,其中馭手兼指揮官,車左、車右一般以矛作戰

後世出現了騎兵,戰車的地位就迅速下降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對,那個時代主要就是車戰,衡量一個國家的軍事勢力往往和它所擁有的戰車數量掛鉤,所以有「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說法。但是二樓的說法也有些小錯誤,比如車左、車右以及御手的職責。

中國古代以馬拉木質戰車的交戰為主的作戰方式。據有關資料推斷,夏代已開始使用戰車進行小規模車戰,經商代、西周以迄春秋,戰車一直是這一時期軍隊的主要作戰裝備,駕乘戰車作戰即成為這一時期戰爭的特徵。

車戰的基本作戰單位是乘。乘是以戰車為中心配以一定數量的甲士和步卒(徒兵),再加上相應的後勤車輛與徒役編組而成。所以乘是車、卒組合的基本單元,也是當時軍隊的基本編制單位。

古代車戰分攻守兩種,攻車直接對敵作戰,守車用於屯守及載運輜重。一般文獻中所稱的戰車即指攻車,又稱兵車。考古發掘證實,商代的戰車為四馬兩輪,木質結構,重要部位一般還飾以青銅車器,西周和春秋時期戰車的形制大體略同。

四馬兩輪式戰車是中國車戰的定型用車。

從周代史料看,戰車乘法為每車載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車之長,稱「車左」,又名「甲首」;右方甲士執戈(或矛),主擊刺,並有為戰車排除障礙之責,稱「車右」,又名「參乘」;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車上一般還備有若干有柄的格鬥兵器,如戈、殳、戟、酋矛、夷矛等,插放在戰車輿側,供甲士在作戰中使用。主將之車,乘法特殊,主將居中,御者居左。

此外還有四人共乘之法。叫「駟乘」。但這屬臨時搭載性質,並非編制通例。

每乘戰車所隸屬的步卒,據《司馬法》記載,春秋以前為二十二人編制,其中包含七名車下甲士和十五名步卒,連同三名車上甲士,共計二十五人,為一步兵兩,配合戰車作戰。

戰車作戰的基本戰術原則是:輿側接敵,左右旋轉。戰車在接敵過程中,主要是車左以弓矢在輿側射擊殺傷敵人;接敵後則須與敵車接輿近戰。

為了保護輿側不使敵車接近,戰車輪轂都設計得很長,故又稱「長轂」。作為一種保護措施,一般均在輪轂兩端加有堅固華美的銅套,此外還要在軸端加上獸飾,如西庵出土的西周戰車,車轂全長40釐米,軸頭銅獸長13.5釐米,總長度達53.

5釐米。所以欲與敵車接輿,就必須先行錯轂。兩車錯轂是一個互相閃避、尋找戰機的複雜的運動過程,需要不間斷地進行旋轉。

因此車戰的駕車要領規定戰車的前進和後退都要嚴格保持在一條直線上,車身左右旋轉要能達到90°的直角,即《呂氏春秋》所謂的「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在此戰術原則基礎上遂形成了戰車的初級戰術編隊。有關資料表明,在車戰的戰場上,即使車陣被敵擊潰,戰車也不能單獨行動,仍是兩兩成雙,稱「雙車編組」。

「雙車編組」由左右兩輛戰車組成,其中一輛是主車,另一輛則稱「副車」。《周禮‧春官》記載車僕所掌的五戎之萃,實際就是這種副車,有時也稱「貳車」、「佐車」。這樣編組目的是為了便於從左右兩個方向同時接近敵車的輿側,以形成對敵車的夾擊;而在防禦中,兩車又能互相掩護一個側面,不至左右受敵。

這樣的一個雙車編組便是戰車最基本的戰術編隊。由此組成的戰車隊也便成雙行排列,左列戰車稱「左偏」,右列戰車稱「右偏」,或統稱曰「偏」。偏有九乘、十五乘、二十五乘、三十乘或五十乘戰車組成。

若干個這樣的戰車隊再進行編組,即構成更高階的編隊。

作戰時,甲士在車上,步卒以兩為單位隨同戰車行動;各戰車隊的戰車則以一定方式成陣。陣本指戰車和步卒的排列,亦即當時軍隊的戰鬥隊形,其基本形態為方陣。方陣,春秋初稱「拒」,其總體配置由左、中、右三個方陣組成。

方陣戰術要求戰車結成一個正面寬大的巨大整體來實施攻擊,因此當時軍隊作戰受地形條件制約甚大,一般均將戰場選擇在便於大量戰車集結的開闊暴露的平原地區。在西周及其以前時期,方陣內的步卒與戰車成互相脫離的兩線配置:步卒以兩為單位在戰車隊前方列成一個綿密的橫隊。

這種大排面的密集方陣很難保持隊形,為了協調動作需要在行進間不斷整頓佇列,如記載,牧野之戰中,周軍在接敵過程中每前進一段距離就要停止一次以整頓隊形;接敵之後,每進行四至七個擊刺動作也要停止一次整頓隊形,其前進速度十分緩慢。由於整個方陣形成一個大排面的整體,其中的步卒兩便無任何機動餘地可言,這不但影響了兵力的發揮,而且削弱了方陣對複雜地形的適應能力,因此機動性較差。此外,由於步卒和戰車成兩線配置,易被敵人從中截斷,使戰車失去步卒的掩護,因此其步車的協同也很不密切。

當時軍隊行軍一般採取前、後、左、中、右的行進序列,有時在前衛部隊之前還派出斥堠,稱為「先驅」。由於軍隊的物質保障條件有限,故行軍速度較低,據《周禮》所載,其標準日行軍速度為三十里,稱為「一舍之地」,再高的速度則為兵家所不取。野戰宿營大體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將車隊集結之後,在營地四周掘壕,並將掘出之土以木夾板夯實成環形土牆(壘),時稱「營軍」;如果限於時間和地形條件不能築壘,就用輜重車輛相互聯結,組成一道臨時的環形工事,時稱「次車以為藩」。作戰前首先出車佈陣,其程式先派出遊動戰車(闕車)在兩翼警戒,防止敵軍襲擾;然後再派出馬拉的重車(廣車)在陣前橫列,以為屏障;最後戰車部隊從軍門魚貫而出,按一定方式排列成陣。開始攻擊前一般還要進行挑戰,稱為「致師」。

致師多以一乘車的兵力赴敵,帶有考驗對方決心和竊測對方軍力的威力偵察性質,同時也為己方的隊形調整爭取時間。致師時並伴有一定的禮儀性言辭。正式攻擊開始後,進攻軍隊以正面寬大的嚴整隊形緩慢前進,各級軍士以不同發令工具隨時協調部屬的動作以保持隊形。

接敵過程中雙方以弓矢對射,接敵後以長兵擊刺,戰車衝擊,首先打亂敵方陣形,然後聚殲散兵。一般說來,如有一方陣形動搖勝敗即大致定局,所以戰鬥持續時間較短,最長不過一日。追擊的實施一般並不猛烈,《司馬法》說:

「古者逐奔不遠」,「逐奔不逾列,是以不亂」,大概為了保持隊形,一般不提倡長距離追擊。車戰時期的作戰是以野戰為主而很少攻城。原因在於以戰車為中心裝備起來的軍隊缺乏有效的攻堅手段;同時,當時的戰爭也沒有向縱深發展,對要塞的爭奪並不十分迫切。

《孫子兵法》認為「攻城則力屈」,攻城之法是用兵的下策。因此,車戰作為戰爭發展程序中的一個早期形態,具有形式簡單、機動性差、車卒難以密切協調、持續時間短、野戰而非攻堅為主、無突襲性而頗似決鬥等特點。

車戰在春秋時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和兼併戰爭的加劇,戰車數量大幅度增加,如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晉國一次出動戰車已高達七百乘;而到春秋末期,一些大的諸侯國,如晉國和楚國,所擁有的戰車數量已在四千乘以上,公元前505年的柏舉之戰,各國參戰的戰車也均在千乘以上。連年的戰爭造成甲士的奇缺,而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國遂增加了兵源充足,裝備簡單而又易於訓練的徒兵,步兵由每乘戰車隸屬二十二人增加到七十二人,同時又取消了原來的七名車下甲士,連同三名車上甲士,共計七十五人,以五伍(二十五人)編為一兩,共三兩。

方陣戰術也由原來步車相脫離的兩線配置,改變為三個步兵兩以戰車為中心的環形配置,把過去的密集隊形改變為疏散隊形,密切了步車協同,加大了方陣縱深,提高了方陣對複雜地形的適應能力和前進速度。公元前567年,在鄢陵之戰中,晉國苗賁皇首創翼側攻擊戰術原則,使方陣戰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以上因素制約下,車戰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所擴充套件。

一場戰爭往往由若干規模不等而又具有共同目的的戰鬥所構成;遭遇、迂迴、翼側攻擊、長途追擊等多種作戰形式亦開始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錢幣,春秋戰國時期的錢幣有哪些

陶心齋主 您的問題,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錢幣 蟻鼻錢 刀幣 布幣 寰錢 方孔錢,一共有這五種方式的錢幣! 夜狺人文館 戰國七雄秦 楚 齊 燕 趙 魏 韓的錢幣由為布幣 刀幣 環錢和蟻鼻錢 鬼臉錢 四種組成。是戰國時期的四大貨幣體系。布幣,鏟形,由農耕經濟的農具 錢 鎛 演變發展而來,這也是把貨幣稱之為...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小故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小故事有哪些?

容令梅仁振 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問鼎中原,臥薪嚐膽,朝秦暮楚,圍魏救趙,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紙上談兵,毛遂自薦。這些成語,都是出自典故 烽火戲諸侯,胡服騎射,一鳴驚人,紙上談兵等等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小故事有哪些? 砍柴的小男孩 烽火戲諸侯,退避三舍,一鳴驚人,老馬識途,負荊請罪等。烽火戲諸侯 在西...

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戰例是哪,春秋戰國時期的三個著名戰例是哪三個

海中獵人 這看咋說了,著名 出名的戰例太多了,應該分分類 規模最大的 最慘烈的是秦趙長平之戰 伏擊戰的經典戰例 齊魏桂陵之戰 馬陵之戰 強強爭霸之戰 晉楚城濮之戰 以弱勝強的經典之戰 樂毅破齊 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戰爭? 阿沾 1 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發生在中國春秋時代齊國與魯國之間的一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