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女人在20歲是**時代,對於我們現在有些不同,但是在古代20歲也是那個女性最美麗的年華。而到了那些女人30歲之後,就會成為半老徐娘,意思是她們已經老了,變得人老珠黃。到了50歲,她們和男人們一樣,都成為知天命年。
古代女子各個年齡的稱呼不同,也代表著她們在各個年齡的作用不一樣,在家中,她們都是父母的孩子,而在出嫁之後就成了別人的附屬。20歲也是雙十年華,是一個女人人生最為寶貴的時候,對於我們現在也是如此,要珍惜時光,不要在以後空餘悔恨。
2樓:安靜少女
在古代女子二十歲會被稱為桃李年華,這是因為古代人將桃李比做青春年少,他們認為二十歲的女子還是十分青春。
3樓:肖雨安默
古代不同於現代,對男子女子的稱呼會因為年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眾所周知,豆蔻年華是指女子13歲的時候,可很少有人知道20歲的女子是什麼稱呼,在古代,20歲的女子是被稱呼為桃李年華。
4樓:格雷森的小甜餅
20歲的女子被稱為桃李之年,意思就是在這個時間段的女孩子就像盛開的桃花李花一樣,十分的燦爛美麗。
5樓:喵咂咂
在古代對女子各個年齡段有不同的被寄予美好的稱呼,二十歲時被稱為桃李年華,是指青春年少時的大好韶華,如桃花正開的時節。
6樓:
古代女子20歲被叫做「桃李年華」。是從明代徐渭的《又啟嚴公》當中演變而來的, 就是說這個年紀的女子就像盛開的桃花和李花一樣明豔美麗。
古代女子在不同階段稱呼不同 ,二十歲稱為什麼?
7樓:司馬鑄劍
男女相同bai:不滿週歲——襁褓;
du2~3歲—zhi—孩提;
幼年泛稱—dao—總角;10歲以下——黃版口,即乃稚氣未脫的權少兒代稱也;13~15歲——舞勺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100歲——期頤,又可稱為「人瑞」
男:8歲稱齠年; 15歲稱志學之年; 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女:7歲稱髻年; 12歲稱金釵之年; 13歲稱豆蔻年華; 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 至出嫁稱(標)梅之年;30歲稱半老徐娘
古代女子從一歲到二十歲各被稱為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不滿週歲
----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
年;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9樓:匿名使用者
襁褓:不滿週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志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耄耋: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古代對二十歲左右的女子是怎麼稱呼的?
10樓:金果
古代女子二十歲叫桃李年華。
原指桃李開花的季節,泛指春天,引申指青春年華,比喻青春年少。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佔年華」形容女子,初夏還不是盛夏的樣子,所以桃李年華就用來代指二十歲的女子。
花信年華(女子20-25歲):現在女子到了24、25歲,都要被喊「剩女」了,但古人卻賦予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一個非常美麗的稱呼──花信年華。
花信,是應花期而來的風。節氣中的信風,帶來開花的音訊,女子年方廿四,也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十二歲到二十四歲的稱謂:
1、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2、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3、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
4、舞象之年:十五歲至二十歲。
5、志學:十五歲。
6、及笄:女子十五歲。
7、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8、弱冠:男子二十歲。
9、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10、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女子出嫁稱梅之年,摽梅之年。
稱謂來歷:
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瞭解的知識。
古人的年齡稱謂**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又人到暮年,**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
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11樓:百度使用者
古代年齡稱謂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古代女子不同年齡段的稱呼
12樓:豐桂枝孛凰
不滿週歲:
襁褓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滿週歲--
--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14樓:隗淑蘭司釵
不滿週歲稱襁褓;2-3歲稱孩提;7歲稱髻年;
15樓:歐陽青芬葷婷
在古代男女不同年齡的稱呼部分與男士通用,而部分則與男士叫法不同。
古代女子不同年齡段的稱呼如下:
女孩7歲--髫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歲(女)--豆蔻年華,,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信年華。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16樓:匿名使用者
女孩7歲髫年 12歲(女)金釵 13歲豆蔻 15歲(女)及笄 16歲(女)-破瓜、碧玉 20歲(女)桃李 24歲(女)花信 至出嫁梅之。
17樓:吠君子
古代60歲被稱為什麼?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稱呼
18樓:不離不棄一輩直
古代對女子年齡段的稱謂,你都掌握了嗎?
古代二十歲左右的女子的稱謂
19樓:金果
古代女子二十歲叫桃李年華。
原指桃李開花的季節,泛指春天,引申指青春年華,比喻青春年少。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佔年華」形容女子,初夏還不是盛夏的樣子,所以桃李年華就用來代指二十歲的女子。
花信年華(女子20-25歲):現在女子到了24、25歲,都要被喊「剩女」了,但古人卻賦予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一個非常美麗的稱呼──花信年華。
花信,是應花期而來的風。節氣中的信風,帶來開花的音訊,女子年方廿四,也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十二歲到二十四歲的稱謂:
1、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2、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3、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
4、舞象之年:十五歲至二十歲。
5、志學:十五歲。
6、及笄:女子十五歲。
7、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8、弱冠:男子二十歲。
9、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10、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女子出嫁稱梅之年,摽梅之年。
稱謂來歷:
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瞭解的知識。
古人的年齡稱謂**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又人到暮年,**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
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古代的各個年齡階段稱呼是什麼,古代人對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慕m沐白 1 赤子 初生的嬰兒。孔穎達疏 子生赤色,故言赤子。2 襁褓 亦作 襁保 強葆 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3 孩提 指二三歲的幼兒。亦作 孩抱 4 齠齔 ti och n 兒童換齒。韓詩外傳 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 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齠齒。即指七八歲的兒童。5 垂...
古代女子的結婚年齡是多大?各個朝代有什麼不同
李子今史 關於古代婚姻,很多人有這樣一種認識,古人普遍早婚早育。從文獻資料來看,古代女子結婚是比較早的,具體早到什麼程度呢?一般而言,古代女子到了13 14歲就要出嫁的,最晚也不能超過19歲。春秋穀梁傳 文公十二年 載,西周時期男子20歲 冠而列丈夫 女子15歲為 及笄 男女過了這個年齡就可結婚。同...
古時候各個年齡段稱為什麼,古代人對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古代年齡的代稱 孩提 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孟子 盡心上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黃口 本意是雛鳥的嘴 指代嬰兒。垂髫 tiao 幼童,古時兒童不束髮 頭髮下垂。髫 兒童垂下的頭髮,因此稱兒童或童年為垂髫 陶淵明 桃花源記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束髮 古代男孩成童,將頭髮束成一髻。因此用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