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回憶舊時光
三國時期打仗基本常識如下
1、可以肯定在三國時基本沒有什麼武將單挑了,武將單挑基本上是春秋時代的事了,戰國時都很少,更別說三國時代了。
2、三國時期士兵被殺死的少踩死的多,士兵如果在打仗中摔倒估計就死翹翹了。
3、在大規模的戰役上(比如官渡,赤壁,夷陵)打的是戰略。而在兩軍士兵正面對陣的時候打的就是戰術和佈陣,最關鍵的是佈陣。
4、歷史上的三國戰爭反而不看重單純的謀略,各方勢力都更像是胡人一樣強調純粹的武力。用很多事後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野蠻對抗。
5、一般像關羽張飛這樣的武將其實都是多少懂一點佈陣和戰術的,但是一般他們的身邊都會有重要的幕僚(謀士),比如關羽的幕僚就是馬良,馬良本身是很不錯的,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對其有很高的評價。
6、關羽張飛本身的武力也不會差三國志中記載曹操的謀士程昱說關張為萬人敵,而作者陳壽也是評價關張萬人之敵,為世之虎臣。
擴充套件資料
關於作戰的陣型。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文明的主要作戰形式就是戰車打頭,步兵為主,步兵中又包括手持短刀的盾牌兵、弓弩手和長矛兵。不同接敵形式下有不同的軍陣,絕不是衝到一起亂打。
敵方射箭時,盾牌在前組成嚴密整齊的盾牆,不僅保護正面還要保護上方,因為弓箭的“彈道軌跡”是拋物線。
我方衝鋒時也是盾牌牆在前,接敵時往往是變陣為長矛在前。不同的陣法變換根據擂鼓的節奏指示,不同的節奏代表不同的口令,各兵種令行禁止整齊劃一,兩軍接觸的永遠是一條線,絕不是雙方交叉在一起亂打一氣,那是打群架不是戰爭。
因此擂鼓在冷兵器時代戰爭中絕不僅僅是為了助威,而是為了傳遞命令。要知道上萬人成陣型在一起,又不是資訊化時代,能夠控制士兵是作戰的基礎。
參考一下楚漢傳奇電視劇裡面,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首先在臺上宣佈的就是軍令,什麼舉旗不起、按旗不付,聞鼓不進、鳴金不退之類的都是斬。
各國有自己的節奏口令,不同節奏代表的含義僅己方知道,如果被敵方掌握相當於軍事密碼被敵人破譯。從這種傳遞資訊的方式也可以看出,雙方作戰很少混亂在一起。
2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的戰鬥並不是像《三國演義》裡所描寫的那樣,兩將相對,一對一的廝殺。那只是**的浪漫主義描寫。實際上古時作戰是講究佈陣的,主將是坐鎮中軍指揮,並不是衝到最前方。
古時的名將,雖然不排除像項羽、李廣這樣的一流猛將,但是更多的是以智謀取勝。例如韓信,他個人的武術肯定是不高的(如果他很能打的話,估計也不至於受到胯下之辱),他的勝利是在謀略而不在勇武。南北朝時的名將陳慶之,據說連弓都拉不開,看上去就是個文弱書生,但是他的統帥能力和謀略是鮮有人及的。
另外,三國時期是沒有馬鐙的。馬鐙應該是在北魏時期發明的。所以在馬上是難以做出太多的攻擊動作的。
像**裡說關羽的刀重82斤,絕對是不可能的。一則是當時的冶煉技術難以達到,另外沒有馬鐙,**過於沉重,舞動時造成的巨大慣性會把人晃下馬來。在《三國志》中記載的,關羽殺顏良的時的原文是:
“策馬刺良”所以可見應該用的是長槍類的**。
但是在三國裡確實有勇武的猛將。除了關羽,《三國志》裡曾經描寫過張遼和徐晃身先士卒,帶領本部以少勝多的情節,但是那都是在士兵的配合和掩護下進行的,估計他的身邊肯定有“警衛部隊”,不然以一人之力,也不可能在多年的征戰中生還。總之,大多數武將確實有過人的武藝,雖然達不到萬夫不當之勇,但是一個對幾個估計問題是不大的。
而在作戰中,雖然他們有時也衝鋒陷陣,但更多是時勢所需,一般正常的情況下,主將肯定是坐鎮中軍指揮的。
3樓:fofa慈愛
古人作戰一般不會單挑的。而是用智謀和優秀的指揮取勝。比如說兩軍對戰,主將都會佈置戰場也就是佈陣,優秀的陣形是取勝的一大關鍵。
比如說這是古代將領的一道佈陣軍令:弓弩手射住敵軍陣腳,步騎分開。一通鼓後,一營騎雁形陣突進500步,步跟進。
二、三營騎兵兩翼。(古代的營=現代的團)命令下完,然後士兵會在高處搖著令旗傳令或者用聲音、煙火傳令。這才叫打仗。
按照孫子兵法的中的描敘,古代打仗都是先佈陣,要稱敵人佈陣未完,我軍快速布好陣全軍衝鋒。這就是;“趁亂而攻之的道理。”但是戰前各個部隊都會進行分工,比如:
彪悍之士據為一班名曰:突陣之士,一般是關鍵時刻用來撕開敵軍防線 忘死之士據為一般名曰:敢死之士,這是地地道道執行有去無回的任務時他們才上。
其實這才叫打仗呢,
主將一般會在隊伍最後衝鋒,但也不排出個別不怕死的或者藝高人膽大的為了鼓舞士氣在隊伍前面衝鋒。
關羽斬顏良的真實歷史上他是隨隊伍衝入顏良亂軍之中,注意:是亂軍!也就是兩軍混戰中,關羽正好衝到顏良身邊,一刀幹掉顏良。
要是關羽自己衝到顏良軍中,把顏良殺了,關羽還回得來嗎?人家顏良的部下難道都不會放箭?
4樓:
那個時代的武將你不能用現在的眼光看,1700多年以前的事,現在解釋不通的。
大規模作戰,雙方兵力對等這時候兩軍就會派出武將進行單挑。往往這時候贏的一方,士氣上就會壓制對手,因為以前的兵不是像現在這樣的紀律性(少數除外,那些都是軍隊中百裡挑一挑出來組成的特種部隊。如曹操的虎豹j),那時候大部分當兵是為了活下去。
而小規模的時候,才是考驗這些武將的能力,這些武將會作為衝鋒的箭頭,扎進對方的軍陣裡。
這些武將都不能用常理來說的,那時候馬上的都是長兵器,武將藉助馬力,一掃是一大片的。
還有將領本來就是帶兵衝在最前面的。
你說的躲在後面運籌帷幄的那是帥。這類人比如說有(周瑜,曹真,司馬懿,陸遜等···諸葛亮有時也充當)
還有打仗絕對是騎馬的,照搬上面的話不要用現代人的智慧去小看古時候的人。
那時候的打仗是有騎射的(史料上有),你想過在馬上彎弓射箭,瞄準敵人,沒有固定的地方是怎麼射出箭的嗎?不要說極個別。那時候遊牧民族也沒有馬鞍,為什麼他們幾乎男的人人會騎射?
這說明要麼古時候有馬鞍,有麼就是古人有不用馬鞍照樣能穩定自己的東西
5樓:道之蔽人
馬,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它在古代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騎來打仗的。電影電視劇中設計的典型場景往往如下:
兩軍陣前,兩員戰將首先通報姓名,然後一言不合,勃然大怒,騎馬衝向對方,一人輪刀,一人輪錘,在兩馬交錯的一瞬間,“當”的一聲格開對方兵刃,隨後駁馬回來,各自使出渾身解數,廝殺在一起。這時候對兩人的考驗的不僅是打仗的技術,還有騎馬的技術,馬術好的可以玩出許多花樣:比如可以來個“鐙裡藏身”,技術要點是,先抱著馬脖子鑽到馬肚子下面,趁對手捏呆呆**四處找你的時候,再突然翻身上馬,給他一刀;眼看打不過對手了怎麼辦?
可以來個“拖刀計”,技術要點是,假裝失敗騎馬就跑,等對手追上來了,算準兩匹馬之間的距離和兵刃的長度(這一點很重要,晚了就被人家一槍刺於馬下了),然後“猛回頭”給他來個“警世鐘”,打他個措手不及,這是反敗為勝的法子——尤其是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這樣的場面尤其不陌生,離了馬似乎就沒辦法打仗。關羽同志就有三樣寶:長鬍子、青龍偃月刀、赤兔馬,一樣都不能少。
少了馬?你能想象關羽同志長鬍子飄飄,提著青龍偃月刀,滿地追著敵人賽跑嗎?什麼形象啊。
但馬館長說了,三國那時候打仗啊,還真有可能就是這樣。按照馬館長的描述,以上典型場景應該修改如下:
兩軍陣前,關羽同志首先端坐赤兔馬上,一手提刀,一手捋鬍子,做冷笑狀(此造型可保持5秒)。然後雙腿一夾馬肚子,只見赤兔寶馬“嘩啦嘩啦”一溜煙飛馳而出,衝向陣前,快到接近敵人的時候,關羽同志立馬長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翻身下馬(對方同志同時重複這個動作),手提寶刀撲上前去(剩餘距離由兩人徒步完成),然後廝殺在一起。
在這個場景中,馬起什麼作用?馬只是起了一個“運輸”的作用,就像現代戰爭,交戰雙方的士兵,要靠飛機汽車火車運輸到前線一樣,等雙方真正見面要廝殺的時候,馬就沒什麼作用了,它們已經完成了任務,可以到一邊歇著去了,如果赤兔馬有興趣,完全可以站在傍邊觀摩關羽是怎麼打架的。
為什麼會這樣?馬館長告訴我們,原因很簡單,因為古代的馬身上沒有馬鐙和馬鞍,比如我們看到秦朝的兵馬俑,馬身上都沒有馬鐙和馬鞍,這樣就很難借力,坐都坐不穩當,誰還敢騎著去打仗?等於騎著去送死。
那麼什麼時候馬身上有了馬鐙和馬鞍呢?目前能夠看到的最早的證據出現在唐朝,在唐三彩的陶馬造型中,我們明顯看到馬身上出現了馬鐙和馬鞍。
也就是說,在唐朝之前的三國時期,打仗的時候有可能是不騎馬的。
聽起來真有點不可思議,但目前只能做出這樣的結論。
6樓:極速香香
1.可以肯定在三國時期基本沒有什麼武將單挑了,武將單挑基本上是春秋時代的事了,戰國時代都很少,更別說三國時代了。
2.在大規模的戰役上(比如官渡,赤壁,夷陵)打的是戰略。而在兩軍士兵正面對陣的時候打的就是戰術和佈陣,最關鍵的是佈陣。
3.一般像關羽張飛這樣的武將其實都是多少懂一點佈陣和戰術的,但是一般他們的身邊都會有重要的幕僚(謀士),比如關羽的幕僚就是馬良,馬良本身是很不錯的,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對其有很高的評價。
4.關羽張飛本身的武力也不會差三國志中記載曹操的謀士程昱說關張為萬人敵,而作者陳壽也是評價關張萬人之敵,為世之虎臣。
7樓:崩潰敏
我們可以從很多描寫古代戰爭的書籍中看到這樣的描寫:兩軍對陳,大家擺好陳勢,然後一方將領出來挑戰,另一方也出來一位應戰,於是兩人交戰某某回合,一方不敵被斬於馬下,得勝方大刀一揮,眾軍士乘勢掩殺過去,最終大敗對方得勝而回。
似乎兩軍交戰能否取勝,往往是取決於那方的將領武藝高強,而士兵的多少竟然沒有一點的干係。那打仗時,又何必要徵用那麼幾十萬、上百萬多的士兵呢?用幾十個武藝高強的將士不就可以取勝了嗎?
本人覺得事實並非如此,那些對戰爭過程斷章取義的描寫只不過是為了突出一些將領而已。不知道我想的是不是真的?望指教!
8樓:手機使用者
兩軍對戰也有很多方法,比如鬥將、鬥陣,等等,將領都可以從中選擇最有利於己方的,而且不同將領的風格也不一樣,有身先士卒的也有在後頭指揮若定的
三國時期好像很流行鬥將,就是先武將單挑,再大部隊對衝掩殺,**程度就要看個人武藝、指揮水平和運氣了
三國時期,軍隊打仗時為何流行將領單挑而不是團隊進攻
電視上上演的將軍單挑只是為了增加時長,比沒有證據證明真的不是團攻 據史書記載,這種行為確實存在過,不過大部分的單挑是在前秦之前,那時候帶兵打仗的將領們都是貴族出身 人們在看三國以前的電視或 時,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雙方領導人對峙時,往往要騎馬持刀先打他數百發。而且往往是軍隊在一次戰...
三國時期吳國的主要將領有誰,三國時期的吳國名將都有哪些呀?
孫 堅 字文臺,吳郡富春人,江東基業的奠定人 孫策 孫權的父親 孫 策 字伯符,孫堅的長子,其父死後統領江東。人稱 小霸王 孫 權 字仲謀,孫堅次子,孫策之弟,承襲父兄基業,統領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孫尚香 孫權的妹妹,為 孫劉聯盟 而嫁給劉備,後來孫劉反目,孫權又把其妹接回了東吳。周 瑜 東吳託孤重臣...
三國時期的經濟如何,三國時期各國的經濟特徵?
北方人口大規模南移,將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生產經驗向南傳播。北方地區,曹操曾在許縣實行屯田,招募流民墾荒耕作的為民屯,命軍隊耕戰結合的為軍屯。對恢復生產 發展經濟具有不小作用。蜀漢境內,丞相諸葛亮在興修水利 開展屯田 大力發展農業的同時,還積極推動煮鹽 織錦等手工業的發展。還致力於開發少數民族集聚的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