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鬥魂戰甲
諸葛亮歷史**:
常言道:「話三國,必談諸葛亮」。的確,諸 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羅貫中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筆墨。
如果說《三國演義》缺少了諸葛亮這一角色,恐怕其篇幅將會折半,其影響也不會那麼廣泛。羅貫中正是通過活靈活現地塑造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通過「諸葛效應」,才能使其作品更廣泛流傳至今。
諸葛亮雖然不是**一開頭就出場的人物,但自第三十六回「無直走馬薦諸葛」後,一直到第一百零四回「將星隕落,諸葛合歸西天」,幾乎回回都出現諸葛亮的身影,並在其間扮演重要角色。諸葛亮無疑是一個奇才,他才高八斗,智慧過人,而且清淡傲世,不畏強權,更可貴的是———自從他出山助劉備後,一直為漢室出謀獻策,出生入死,鞠躬盡瘁,可謂一代忠臣。
首先,諸葛亮才高八斗。雖然他隱居南陽,但年少時博覽全書,上知天文,下曉地下,無所不能,司馬微薦諸葛亮時說道:「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可見其才。
而在第四十三回的「舌戰群儒」中,更顯出諸葛亮廣博而精深的才學。為達到吳蜀聯合抗魏,諸葛亮以弔喪為由孤身前往東吳,而東吳的各名士對初出茅廬的諸葛亮根本不放在眼裡,在交談中專挑諸葛亮的難,而諸葛亮憑藉自己的才能與東吳名士大戰一場,最後東吳名士各個都拜倒在了諸葛亮的口舌之下。還有,「赤壁之戰」前,周瑜為害諸葛亮,便限他三天造十萬枚箭,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但諸葛亮偏偏想到了「草船射箭」,到期時得了十萬餘枝箭,這與他能識天文,預知有大霧分不開的。
總之,《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懷有大才,並且這是他擁用智慧和傲世的資本。
其次,諸葛亮智慧過人,無所能比,諸葛亮就是憑藉他智慧過人的優勢,在他一生的指揮作戰中幾乎百戰百勝,為劉備創了基業。
對於諸葛亮的智,**描述得可謂淋漓盡致,最先體現諸葛亮智慧,也是諸葛亮幫助劉備成就大業的關鍵的,就是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隱居南陽,而對於天下事卻能瞭如指掌。他對當時的天下形勢向劉備作出分析,**和決策,並以此作為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方針,扭轉危機,由弱變強,與魏吳分庭抗禮終成三分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的種種**也都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通過自己的智慧考慮,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諸葛亮在隆中分析天下形式後,便出山效忠劉備,在他為劉備爭天下的過程中,體現其超凡的智慧。從「博望 城火攻李典」,「火燒新野拒曹軍」,到「智激周瑜」,「智處華容」,「智取漢中」再到穩定漢中,出師南征和兩次出師伐魏。
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南征中「七擒孟獲」和第二次北伐「造木流馬」更是其智慧最集中的體現。
徐庶讚歎諸葛亮時說:「此人有經 天緯地之才,出神鬼沒守計」,而諸葛亮在今早已成為智慧原化身,聰明的代名詞。
第三,諸葛亮不畏權勢,有膽識,先主劉備去逝後,諸葛亮便輔佐後主。就在劉備剛去世,後主即位之時,魏國調五路大軍來攻漢中,後主及文武百官,無不驚慌,而諸葛亮卻託病不出朝。百官來臨相府,他都不願出,直至後主親往,他才講了自己的退兵之策,這難說他是高慢 。
在我看來,這是他冒極大的危險向後主表示:自己是國父,凡事不能都召喚了事,要像先主當年一樣不拘下士。如果說以上體現諸葛亮不畏強權,那麼他敢於讓關、張、趙等立軍今狀去取城,就體驗他的膽識。
第四,諸葛亮清淡傲世,胸容天下,氣吞山河。諸葛亮隱居南陽時,的確顯出一幅傲世的態度,他曾為自己寫詩「專待春雷驚夢迴,一聲長嘯安天下」,「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得天時」……,而且當劉備第三次來顧草廬時,他卻高臥不起,總帶有幾分傲氣,這或許是隱士特有的氣勢。
諸葛亮一生從未有過享受榮華富貴之時,永遠是保持那種飄然清淡的神仙之氣。「清靜以明志,寧靜而致遠」這一句詩就掛在他的大門之上,可見其清淡之氣。除此之外,諸葛亮氣量很大,體現天當他初出草廬用兵時,關、張對他不信任,而他毫無在乎,最後以事實來服關、張兩將。
第五,諸葛亮忠心耿耿,乃是一代忠臣也。在這一點上,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自他答應劉備為他將效力劉之日起,他就一直是為蜀國效力,無論處在什麼環境之下,他的忠心永遠穩如泰山,不可動搖。
第四十四回中,周瑜請諸葛亮之兄諸葛瑾勸他歸順樂吳,總比屈身子劉備之下強。不料,諸葛亮心已鐵心跟劉備。他反倒說:
「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義也。弟與兄皆漢人。今劉皇叔乃漢室之胃,兄若能去東吳,而弟……倒不如兄與弟共效忠劉皇叔。
」諸葛瑾見如此,只得辭去。
諸葛亮的忠耿集中表現在輔佐後主上。先主一去,後主登基,而後主毫無一點治國之能,整個蜀國的社稷都壓在諸葛亮的身上,而他也無怨無悔。為恢復中原,他兩次上表後主,決心出師伐魏,其言可謂感人肺腑。
正如後人所言:「讀完《出師表》不哭者不是忠臣也!」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讚歎其功業時也透出幾分感慨和嘆惜。他前半生的豐功偉業定會流芳百世,不過他誤用馬謖以至第一次出師戰敗,寓居漢中,這也給後人留下深刻的思考。還有當他第二次出師大獲全勝時,將星失位,危在旦夕;他想讓星延壽,但天意已定,最終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工,英雄淚滿襟」。
實在令人感嘆。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集才、智、膽、忠於一身,是**中最為成功的人物之一。最後,可引一古風再對諸葛亮做一次總結:
風之為物,生於無形;飄忽不定,無孔不入。或柔入懷,消署送爽;或冷冽勁急,透骨生寒。可高舉於天,橫空萬里;可俯掠於地,細緻入微。
可掀驚濤以擊浪,可助火勢以燎原;可送風帆於江海,可挾冰霜於長天。倏然而起,倏然而滅,有鬼神莫測之機。望採納
正史裡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到底咋樣? 20
出師表中寫出劉備三顧茅廬前躬耕南陽時心態的句子是
2樓:匿名使用者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苟全性命於亂世 不求聞達於諸侯
3樓:曹操大人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苟全性命於亂世 不求聞達於諸侯
仔細分析句子就行了。
4樓:告訴自己行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
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
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南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三顧茅廬
劉備很仰慕諸葛亮的才幹,想請他幫助自己統一國家。一天,三人來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們只好失望而歸。
回到新野,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叫人立即備馬.到了草屋,書童說諸葛亮被人請走了。三人怏怏而回。
時間過得很快,劉備打算三訪孔明。三人第三次來到隆中,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下馬步行。這時,諸葛亮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地在臺階下等候。
張飛見了,很生氣,想放火,但沒有。孔明醒來,談論起國家大事.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劉備共圖大業.
5樓:小心海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6樓:李洋卡卡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諸葛亮為什麼要七擒孟獲,諸葛亮「七擒孟獲」後,為何又要「七放孟獲」?
為了完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東吳孫權佔地利,北魏曹操佔天時,而蜀國需要靠人和,所以平定西川,完成鼎足局面,然而蜀國的都城在益州,諸葛亮抓住孟獲,需要他來守住南蠻,以固定局面,然而要使孟獲完全歸附蜀國,光光靠武力不行,需要他心服,所以要七擒孟獲。蜀國開闢四川后,諸葛亮為北伐計,亟需穩定南部邊境,僅靠武力難...
諸葛亮七擒孟獲是第幾回,諸葛亮七擒孟獲在三國演義第幾回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共有四回。分別是第八十七回 徵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一次擒孟獲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二次 第三次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 四 五次 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六 七次 七擒孟獲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
諸葛亮七擒孟獲付出的努力(原文)
陽明新學認為 諸葛亮南征蠻部擒孟獲是真的,但七擒七放的故事是演繹的。首先,我們來看諸葛亮這次南征在史書上的記載 三國志。諸葛亮傳 沒有提到七擒孟獲的事情。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與 三國志 同時代的史書東晉習鑿齒撰寫的 漢晉春秋 提到了七擒孟獲的故事,當然習鑿齒依然是以蜀漢為正統來撰寫的。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