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安妃歐飛數卡
陽明新學認為:諸葛亮南征蠻部擒孟獲是真的,但七擒七放的故事是演繹的。
首先,我們來看諸葛亮這次南征在史書上的記載:
三國志。諸葛亮傳》沒有提到七擒孟獲的事情。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與《三國志》同時代的史書東晉習鑿齒撰寫的《漢晉春秋》提到了七擒孟獲的故事,當然習鑿齒依然是以蜀漢為正統來撰寫的。
著名地理文獻《華陽國志》和《水經注》也都提到了七擒孟獲的事蹟。
乾隆三十三年間成書的《通鑑輯覽》對七擒孟獲的事蹟進行了否定,認為故事太過於兒戲。
七縱七擒為記載所豔稱,無識已甚。荒蠻夷固當使之心服,然以縛渠屢遣,直同兒戲,一再為甚,又可七乎,即雲几上之肉不足慮,而脫韝試鷹,發押嘗虎,終非善策。且彼時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豈宜屢縱屢擒,耽延時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三國志》是非常嚴肅認真的一本史記,如果真有於此偉大神奇大仁大義的七擒而放的事蹟,定會當以記載。所以對諸葛亮南征陳壽肯定是嚴加考證過的。
至於《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的故事應該是參考**自《漢晉春秋》。然而《漢晉春秋》這本書很多事蹟都是根據民間傳說而成的,沒有《三國志》的嚴謹和認真。
至於後面的一些書籍和地方誌,成書時間距離歷史時間相隔了上千年,故不足信,多半都是根據前人編撰以訛傳訛罷了。
陽明新學非常贊同《通鑑輯覽》的說法。所以七擒孟獲的故事是編撰的。
2樓:惠華小知識
確有此事。根據三國演義記載,諸葛亮七擒孟獲確實有這件事情發生,而且孟獲從此以後對諸葛亮心服口服。
3樓:查克瑞秋
這個屬於文學創作的範疇,並不是真實發生的歷史故事,三國演義中也有很多情節都是作者自己加工創作的,比如桃園三結義。
諸葛亮七擒孟獲
諸葛亮七擒孟獲
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歷史典故
諸葛亮為什麼要七擒孟獲,諸葛亮「七擒孟獲」後,為何又要「七放孟獲」?
為了完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東吳孫權佔地利,北魏曹操佔天時,而蜀國需要靠人和,所以平定西川,完成鼎足局面,然而蜀國的都城在益州,諸葛亮抓住孟獲,需要他來守住南蠻,以固定局面,然而要使孟獲完全歸附蜀國,光光靠武力不行,需要他心服,所以要七擒孟獲。蜀國開闢四川后,諸葛亮為北伐計,亟需穩定南部邊境,僅靠武力難...
諸葛亮七擒孟獲是第幾回,諸葛亮七擒孟獲在三國演義第幾回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共有四回。分別是第八十七回 徵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一次擒孟獲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二次 第三次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 四 五次 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六 七次 七擒孟獲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
諸葛亮七擒孟獲時寫的文章,就是大勝而歸時面對一條河寫的
鬥魂戰甲 諸葛亮歷史 常言道 話三國,必談諸葛亮 的確,諸 葛亮在 三國演義 中,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羅貫中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筆墨。如果說 三國演義 缺少了諸葛亮這一角色,恐怕其篇幅將會折半,其影響也不會那麼廣泛。羅貫中正是通過活靈活現地塑造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通過 諸葛效應 才能使其作品更廣泛流傳至...